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布嘎寺正长岩体是目前冈底斯乃至青藏高原地区唯一含似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的新生代碱性正长岩体,主要岩性为霓辉正长岩。碱性正长岩体与新生代钾质熔岩密切共生,Ar-Ar法测得正长岩的年龄为27.14Ma±0.05Ma,略早于熔岩。正长岩在化学成分上高钾、富碱,K2O Na2O>11%,K2O>8%,K2O/Na2O>2,里特曼指数σ>9,属超钾质的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生热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贫Sr、Ba,具弱的Eu负异常。岩石地球化学特征、O同位素组成、黑云母化学成分等显示其成岩物质来源于富集的上地幔。渐新世碱性正长岩与中新世钾质火山岩构成了该区碰撞后的构造岩浆组合,是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岩石圈加厚及高原隆升的基础上,岩石圈拆沉、软流圈上涌导致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2.
对川西甲基卡地区二云母花岗岩及伟晶岩脉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二云母花岗岩物质来源、构造背景及其与伟晶岩脉的成因联系。分析结果表明,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的SiO_2含量在73.93%~75.06%之间;全碱含量7.90%~8.36%,钾质含量较高,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Al_2O_3含量为14.24%~14.77%,A/CNK=1.14~1.24,具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ΣREE=31.18×10~(-6)~41.67×10~(-6),LREE/HREE=4.15~6.41,δEu=0.46~0.70;CaO/Na_2O=0.07~0.12(0.3),指示其物源可能是含砂屑物质极少的泥质岩;Al_2O_3/TiO_2=133.1~279.8,比值较高,表明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属高压低温型后碰撞强过铝质岩石。花岗伟晶岩脉SiO_2含量在72.59%~80.91%之间,全碱含量5.26%~10.60%,Al_2O_3含量11.79%~17.64%,σ=0.74~3.80,A/CNK=0.98~2.38,ΣREE=4.03×10~(-6)~8.29×10~(-6),LREE/HREE=2.61~10.40,δEu=0.18~0.68,与岩体差异明显,主、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也较大。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与伟晶岩脉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岩浆不混溶作用可能是形成甲基卡含矿伟晶岩脉的关键因素,花岗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通过不混溶作用分离出富含挥发分的伟晶岩熔体,在运移或侵位过程中可能交代围岩矿物而使稀有金属元素进一步富集。二云母花岗岩浆和伟晶岩熔体性质的不同导致稀土元素和Th、Sr、Ti、Y、Rb、N等微量元素在两者中含量有明显差异。伟晶岩熔体在运移或就位过程中所经的路径不同和周围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位置产出的伟晶岩的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变化。与二云母花岗岩相比,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相似文献   
113.
与大型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韦必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泥石流和滑坡不仅直接地改变和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往往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湖北巴东县城址迂址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环境工程地质前期论证,致使现已...  相似文献   
114.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沼泽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恢复和扩大芦苇种群有利于松嫩平原西部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修复。与利用根状茎恢复方法相比,采集芦苇种子破坏性小、更易获取,但芦苇有性生殖能力弱,种子成熟率低。于2021年10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生态研究站的退化区、水文恢复区和养殖河蟹区,收割芦苇样品,测定芦苇的生长指标和有性生殖指标,分析水文恢复和河蟹养殖对芦苇有性生殖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蟹养殖区和水文恢复区芦苇种群株高、穗长、抽穗数、抽穗率、单穗总花数和结实数的平均值都显著大于退化区(p<0.05),河蟹养殖区的芦苇种群株高和抽穗率的平均值显著大于水文恢复区(p<0.05);河蟹养殖区的芦苇种群密度平均值显著小于退化区(p<0.05);退化区芦苇种群穗的全碳和全氮含量平均值都显著小于水文恢复区和养殖河蟹区(p<0.05),碳氮比平均值显著大于水文恢复区和河蟹养殖区(p<0.05),退化区、水文恢复区和河蟹养殖区内芦苇种群茎叶的全碳、全氮含量以及碳氮比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5.
羌塘错尼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羌塘错尼地区火山岩可以划分为3套岩石组合:①高钾钙碱性火山岩(44Ma~38Ma);②钾玄岩质火山岩;③强碱性火山岩(34Ma~19Ma)。3套火山岩均是大陆碰撞造山后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始新世以来,随着该区由碰撞、挤压作用发展到出现走滑,应力环境由挤压转变为张性,导致依次喷发高钾钙碱性火山岩、钾玄岩质火山岩和强碱性火山岩。强碱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岩浆源区受到过地幔流体的强烈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江苏省地质灾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阐述了江苏省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危害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治工作,同时也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并针对省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点,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根据滤波原理,通过平滑的手段,设计了一种利用格点场资料对不同距离采用不同权重进行尺度分离的方法,并给出了物理意义说明和9711号台风的个例计算。本方法计算简单实用,适用于各种格点场。  相似文献   
118.
新疆阿希金矿区古火山机体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润则  王润民 《新疆地质》2000,18(3):229-235
新疆伊犁盆地南北两侧广泛分布有早石炭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通过对盆地北缘阿希金矿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岩、次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及古火山机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古火山机体和次火山岩相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沿古火山机体发育的环状断裂穿其深渊并与区域线性构造复合的部位是有利的构造条件,火山活动晚期侵位于火山 是成矿的重要围岩。  相似文献   
119.
降水是发生在大气中的自然现象,对它的预报是气象台站重点研究的项目之一。预报的准确性和传递的迅速程度与经济部门利用预报趋利避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我国属季风气候,降水时段明显,是一多暴雨的国家,较纬度相当的美国雨量为大。  相似文献   
120.
为了分析2008年初浙江省电网大面积覆冰事故发生的原因,在缺乏有代表性电线结冰观测的条件下,利用气象探空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低空各个海拔高度上气温、湿度条件,发现低温与高湿度的配置条件出现状况与输电线路覆冰事故调查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可将这样的配置条件视作覆冰气象基本条件,并可通过对比历史上严重冰雪天气灾害发生期间的低空覆冰气象条件,分析评估电网覆冰事故。分析指出: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浙江内陆海拔100 m以上高度出现持续性较严重的覆冰气象条件,是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时段,覆冰条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加强,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层低空低温与高湿配置条件较好,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