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33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91.
192.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88K时Li+,Mg2+//SO42-,B4O72--H2O四元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四元体系在288K时平衡液相的溶解度和密度。依据实验测定的平衡溶解度数据及对应的平衡固相,绘制了该四元体系的平衡相图及密度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交互四元体系Li+,Mg2+//SO42-,B4O27--H2O288K时平衡相图中有2个共饱点,5条单变量曲线,4个结晶区对应的平衡固相分别为Li2B4O7.3H2O,Li2SO4.H2O,MgB4O7.9H2O和MgSO4.7H2O。  相似文献   
193.
三角高程实施跨河水准方法探讨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利用三角高程进行跨河水准的可行性,从三角高程单向观测的公式出发,推导跨河水准对向观测的公式,并分析三角高程跨河水准的主要误差来源。针对三角高程测量中棱镜量高精度低的弱点,提出一种高精度的棱镜量高方法。最后结合实例,指出用精密三角高程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并提出几点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4.
提出一种实用的基于物方投影基准面的线阵推扫式卫星影像核线模型,研究并实现基于该模型的近似核线影像生成方法.该方法能够生成子像素级上下视差的近乎严格的核线影像,且能直接由立体影像的定向参数建立原始影像与核线影像之间的严格坐标对应关系;基于投影基准面进行近似核线排列,有利于生成分辨率一致、相对于物方水平的核线立体模型,方便进行立体量测和立体判读.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通用性,分别对带有高精度RPC的SPOT5-HRG异轨立体像对、IKONOS同轨立体像对、IRS-P5同轨立体像对以及Quickbird同轨立体像对进行了核线试验.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卫星影像的立体测图和DEM自动生成软件模块中.  相似文献   
195.
长江入海泥沙的变化趋势与上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1950年以来系列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今后20年长江入海泥沙量和口门区5 m等深线以浅滩涂的冲淤趋势作了初步估计,结果表明:(1) 人类活动已导致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约2/3.大通站输沙率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尤其是80年代后期以来输沙率下降加快.1996~2005年的输沙率(2.80亿t/a)比1956~1965年的输沙率(5.04亿t/a)下降了2.04亿t/a,降幅达44%;三峡水库蓄水后的2003~2005年大通站输沙率(1.89亿t/a)比1956~1965年降低63%.(2) 滩涂淤涨速率明显下降.河口口门区4大滩涂(崇明东滩、横沙东滩、九段沙和南汇东滩)的合计淤涨速率在1958~1977年、1977~1996年和1996~2004年3个时段分别为19.1、5.1和4.9 km2/a.(3) 目前上海5 m等深线以上的滩涂面积主要分布在口门4大滩涂,它们分别是崇明东滩(701 km2)、横沙东滩(464 km2)、九段沙(410 km2)和南汇东滩(462 km2),占总面积的80%.(4) 考虑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后得出,大通站输沙率(108 t/a)和口门区4大滩涂淤涨速率(km2/a)之间的关系为Y=9.51X-29.1,r=0.925.预测表明:2006~2015年和2016~2025年时段大通站平均输沙率估计将分别降至1.5和1.2亿t/a左右.根据上述关系,2006~2015年和2016~2025年时段口门4大滩涂5 m等深线以上面积将分别蚀退148和177 km2,即20年累计损失占现有面积的13.8%.在现有工程条件下,今后20年口门的4大滩涂5 m等深线以上的面积累计损失可能为10%左右.因此,作为上海滩涂资源主要来源的长江口门区滩涂淤涨速率在自然条件下随着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而迅速下降,若无有效的工程保护措施,今后随着长江来沙的进一步降低将出现净的蚀退.采取适当的工程促淤措施,利用高悬沙浓度的有利条件,上海仍可望获得新的滩涂,以实现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6.
基于多波束数据的海底地形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基于多波束数据的几种建模技术,针对多波束数据量大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建立空间索引数据块并结合MQS插值方式来构建海底DEM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多波束数据海底地形的建模与实时渲染。  相似文献   
197.
邢台和唐山地区地震前后的地面沉降李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一、地面沉降研究的依据目前在地壳现代垂直运动和地面沉降研究方面,主要是应用水准测量的结果。即根据埋设于土层的水准标石的高程变化对地形变做出某种解释。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标石高程变化所反映的物理...  相似文献   
198.
李明  林宝玉 《地质学报》2022,96(6):1895-1921
本文参照北京西山及国内外寒武系相关地层资料,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西山寒武纪海相红层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西山寒武纪地层中,共识别出14层(套)海相红层,分别为:早寒武世下苇甸组1层B∈RB1(沧浪铺期);早—中寒武世早期3层B∈RB2、B∈RB3及B∈RB4(馒头期—毛庄期);中寒武世中期3层B∈RB5、B∈RB6及B∈RB7(徐庄期);中寒武世晚期1层B∈RB8(张夏期);晚寒武世早期2层B∈RB9、B∈RB10(崮山期);晚寒武世中期3层B∈RB11、B∈RB12、B∈RB13(长山期):晚寒武世晚期1层B∈RB14(凤山期)。所有14层海相红层形成于陆表海浅水环境,它们均属陆棚红层。红层分布模式说明,它们的形成与其附近的古陆有关。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中所含的三叶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其他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山西东部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层序和全球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海相红层的广布事件。  相似文献   
199.
<正>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和考虑,人们的注意力愈来俞转向海洋。海面的升降,直接影响着沿海国家和地区,所以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从事海面长期和近期变化的研究。七十年代初,Lisitzin的《海面变化》一书是一部代表作。近十年来,出于对减灾防灾的考虑和大地测量基准面的需要,不少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我国也投人了巨大力量,从事海面长期趋势(数以万年计)和短期近期变化的研究和预测,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我们从事沿海地区陆地和海平面垂直运动及海面地形变化的课题研究,自然密切注视海面变化的研究,现就当前海面变化的若干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0.
西太平洋海域(北纬)海面动力地形的初步研究梁振英,李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测绘局“八五”测绘科技攻关项目C85—03—03“我国近海海域海面倾斜的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课题组根据大量的海洋气象资料,对西太平洋东经100。─170°,北纬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