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7篇
  免费   1793篇
  国内免费   2023篇
测绘学   1221篇
大气科学   1264篇
地球物理   1342篇
地质学   5589篇
海洋学   1463篇
天文学   220篇
综合类   735篇
自然地理   1239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305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4篇
  1965年   14篇
  1959年   21篇
  1958年   32篇
  1957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根据1984—1985年间在汾河水库采集的850尾H.leucisculus样品,对其年龄生长、食性、生殖和胚胎发育等进行研究。用Von.Bertalanffy生长公式描述了的该鱼生长特征。论述了这种鱼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摄食方式是主动捕食,其全面性成熟年龄,雄鱼为1龄,雌鱼为2龄,绝对怀卵量,据采集的标本为3766—2353粒;生殖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4℃,卵呈粘性,孵化水温为24—25℃,时间为26.5小时,初孵仔鱼体长2.1—2.4毫米,体无色素,肌节41—43对。  相似文献   
132.
南海西南部新生代盆地类型及演化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西南部地区发育了多种类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各种类型的盆地具有各自的结构特征和演化历史,走滑-周缘前陆盆地-曾母盆地发育了渐新-中中新统层系,晚中新统层系和上新-第四系层系第三套地层,曾母盆地经历了三个发育阶段,拉张剪切盆地-万安盆地发育下第三系-下渐新统层系,上渐新统一中中新统层系和上中新统一第四系层系三套地层,万安盆地经历了四个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3.
牙鲆升温育苗及其苦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4.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135.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6.
137.
这是一篇东海陆架区的甲藻调查报告。调查是在1977年10月至1月的东海北部陆架区进行的。所获甲藻标本经初步鉴定有105种,分隶于12科15属。在我国海域首次发现的有22种,对它们作了描述并绘制了图样。  相似文献   
138.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forming the red tid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nitrates and phosphates in the eutrophic water is the prerequisite of explosive increase of algae and the forming of red tide.Reduction of eutrophic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eventing the red tide.The method of deep treatment of the waste water and its denitrification and dephosphorization are introduced,and a new opinion on the red tide formation and fundamental prevention i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39.
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志江  李复雪 《台湾海峡》1992,11(3):238-243
本文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波纹巴非蛤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演变规律,以及成熟精子的形态结构。观察到精细胞核形态变化的特点和线粒体演变过程。尤其是精细胞变态过程中顶体的形成和中心体的移动。精子为典型的初生型。本文还讨论了双壳类成熟精子核型变化的种属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0.
《日本海洋基本法》所确立的一系列重要海洋制度折射日本未来海洋战略走向,《日本海洋基本法》颁布实施后给日本海洋战略、政策带来的转变是革命性的:作为日本"海洋宪章",《日本海洋基本法》为日本今后的海洋政策展开一幅宏伟蓝图,而并非仅仅只是应对中国东海石油问题的应急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