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7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沱沱河地区,发育了一套新生代始新世特殊的侵入体。依据岩石组合系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灰白色闪长玢岩和灰白色石英闪长玢岩两种侵入岩,由13个侵入体组成,出露总面积为26.85km2。这些岩石具有高铝、高锶而贫重稀土的特征,与区域上其他时代、类型的侵入岩形成显明对比。这套岩石组合的特征与埃达克岩的特征一致,却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形成环境又不同,其为挤压消减环境,值得关注。笔者重点探讨这套新生代埃达克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环境分析,以及对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2.
蔡晓军  王文 《干旱气象》2007,25(4):25-29
利用一次较成功地模拟了"95.1"青藏高原暴雪过程的MM5中尺度模式输出资料,用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模式,对"95.1"暴雪发生发展过程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三维基流中二维非线性对称不稳定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ψ场和w场的三维配置在降雪发生初期和发展过程中与暴雪带基本一致,说明非线性对称不稳定是这次高原暴雪启动的一种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3.
分析了0509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强降水分布及物理量场分布,重点分析台风在安徽突然转向东北和强降水不在中心附近而是偏于中心东北侧的原因。结果表明:副高突然南落及200hPa辐散偏向台风中心右侧是台风在安徽转向进入江苏的原因;台风进入西风带以后没有明显的冷空气侵入;台风进入山东前,半岛大暴雨是由台风右侧东南急流和切变线引起,而台风进入山东境内时,鲁北、鲁中强降水由台风倒槽引起。  相似文献   
144.
0509号台风麦莎影响山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0509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强降水分布及物理量场分布,重点分析台风在安徽突然转向东北和强降水不在中心附近而是偏于中心东北侧的原因。结果表明:副高突然南落及200hPa辐散偏向台风中心右侧是台风在安徽转向进入江苏的原因;台风进入西风带以后没有明显的冷空气侵入;台风进入山东前,半岛大暴雨是由台风右侧东南急流和切变线引起,而台风进入山东境内时,鲁北、鲁中强降水由台风倒槽引起。  相似文献   
145.
对水文时间序列混沌特征参数估计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  许武成 《水科学进展》2005,16(4):609-616
水文过程到底是不是低维混沌过程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相关文献在混沌特征参数估计中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时延量估计的主观性很强,不同研究者的估计值差别很大;在关联维估计中,很多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只有在关联维估计图上存在明确的标度区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判断存在有限关联维;很多研究者在计算水文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时仍采用原始的G-P计算公式,而没有采用Theiler提的修正公式,从而可能误将相点在时序上的相关性当做一种状态空间几何特征,造成关联维估计错误;国内相关研究中还普遍存在序列长度偏短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6.
“95.1”大雪的对称不稳定数值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文  程麟生 《气象》2000,26(7):9-11
利用一次较成功地模拟了“95.1”青藏高原东北部大雪过程的MM5中尺度模式输出资料,根据条件对称不稳定(CSI)的非线性理论判 据对这次大雪过程进行了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雪的发生发展过程与σ^2正值区的分布和演变非常一致,表明“95.1”大雪是由明显的湿对称不稳定所致。  相似文献   
147.
“96.1”高原暴雪过程横波型不稳定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次较成功地模拟了“96.1”青藏高原东北部暴雪过程的MM4中尺度模式输出资料, 用非线性横波型不稳定模式对“96.1”暴雪发生发展过程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数值试验, 结果指出:横波型不稳定的分布和演变与暴雪切变线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当一致, 说明横波型不稳定是这次暴雪过程的一种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8.
甘肃黄土高原春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34,自引:16,他引:18  
利用甘肃黄土高原55个气象站在1968-2000年间的春季降水、气温资料, 计算了春季干湿指数, 划分了春旱标准, 用REOF方法进行了气候分区, 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计算了其与欧亚500hPa高度场、赤道北太平洋海温和高原加热场的相关关系, 建立了甘肃黄土高原春旱的均生函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干旱有三个高发区, 频率为36%~57%, 约2~3年一遇, 且有增加的趋势。春旱与当年高原500hPa高度场、赤道北太平洋海温及上年盛夏高原加热场呈正相关, 与前期冬季高原加热场呈负相关, 所建立的预报模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9.
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与多源水文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  王鹏  崔巍 《水科学进展》2015,26(6):759-768
从趋势性、滞后性及相关性三方面,对2002—2013年间GRACE重力卫星反演的长江上游与中游陆地水储量与模型模拟土壤含水量、实测降水和实测径流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干旱强度及发展时间两方面评估了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SWS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和标准化土壤含水量指数SSMI对区域性干旱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陆地水储量与降水、径流和土壤水蓄量均无显著变化,而中游地区陆地水储量则与水库蓄量同样具有显著性增加,反映人类活动对中游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有很大影响;各指标指示的各等级干旱月份数量基本相当,但各指标反映的特旱具体月份有较大差别,基于GRACE数据构建的SWSI指标对特大干旱的指示性不好;对比各指标对上游与中游地区干旱事件发展时间,体现出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存在一定的迟滞关系.  相似文献   
150.
寿光日光温室温湿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立  王文  袁静 《山东气象》2014,34(1):49-53
对寿光日光温室秋、冬、春季节不同天气状况的温湿度变化特征、通风及增温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在不同天气状况下有明显的日变化,晴天、多云、阴天时日最高气温分别在24~35℃,22~30℃,20~25℃,最高值均出现在13:00前后;日最低气温分别在9~16℃,11~20℃,09~12℃,最低值出现在06:00—07:00。温室内相对湿度在白天降低,夜间升高,晴天与多云天气时,日相对湿度最大值在75%~86%,最小值在20%~50%,阴天时,最大值在85%~90%,最小值在40%~60%。晴天时,秋、冬、春季节的适宜通风时段分别在11:00—15:00、13:00前后、12:00—15:00,多云天气的适宜通风时段分别在12:00—15:00、13:00前后、12:00—13:00,阴天时,在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排湿。晴天与多云天气时,秋、冬季节的增温时段分别在00:00—07:00、00:00—09:00,阴天时冬季增温时段在19:00—次日10:00。经过对温室环境进行调控,有效促进温室作物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