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是一种参与机体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分子。采用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PCR)的方法从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头肾中克隆IRAK-4基因的c DNA全序列(登录号:KF279357)。该序列全长2 015 bp,包含5′非编码区(5′UTR)205 bp,3′非编码区(3′UTR)421 bp,开放阅读框(ORF)1 389 bp,编码462个氨基酸。根据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蛋白分子质量为52.0 ku,理论等电点为5.19。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红笛鲷IRKA-4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54.2%~85.7%。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红笛鲷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聚为一支,两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红笛鲷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红笛鲷IRKA-4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皮肤、肝脏和胃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胸腺、鳃、心脏、肠、肌肉和脾脏,在头肾、后肾和脑的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微小RNA-155(miR-155)和SOCS5(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5)的靶向关系,并研究其对无乳链球菌诱导的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中miR-155、SOCS5及炎症因子表达变化规律,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55与SOCS5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qRT-PCR方法分析过表达和敲降miR-155对SOCS5基因表达的影响和miR-155对SOCS5的调控机制。【结果】无乳链球菌诱导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中miR-155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 <0.001),4 h达到最高值。SOCS5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 <0.01),6 h达到最高值。促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显著升高(P <0.000 1),抑炎症因子IL-10、TGF-β表达显著下调(P <0.05)。构建尼罗罗非鱼SOCS5 3′UTR野生型...  相似文献   
43.
复方中草药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B、C三种复方中草药分别按质量分数1.5%的比例添加到罗非鱼商品饲料中,喂养初始体重约16.58±0.48g的吉富罗非罗28d,通过测定罗非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肠道菌群等指标,研究三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非鱼的增重率、成活率、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虽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C可使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提高10.82%,饲料系数降低4.71%,蛋白质效率提高15.68%;三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均可显著促进罗非鱼肠道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P<0.05),C方中草药制剂还可显著抑制大肠杆菌生长(P<0.05)。结果表明,C方中草药制剂可显著促进罗非鱼肠道中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从而有效促进罗非鱼生长。  相似文献   
44.
用新鲜的中华鳖卵提取卵黄粗提物 ,再与兔抗鳖 Ig M抗血清反应 ,琼脂免疫扩散法发现鳖卵黄粗提物可与兔抗鳖 Ig M的抗血清发生免疫沉淀反应 ,且效价可达 1∶ 4 ,表明鳖卵黄中存在着抗体 ,进而用 ELISA法测定到鳖卵黄中抗体的含量只有 2 4 0 .5μg/m L,明显低于血清中抗体的含量。因而认为中华鳖母源抗体可通过卵黄传递给稚鳖 ,使稚鳖在孵化后可获得较弱的被动免疫力以抵抗病原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由于受病害影响,对虾养殖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传统上治疗和预防虾类疾病主要依赖抗生素、化学药物等,这些药物的滥用造成环境污染、药物残留、产生耐药性细菌等严重问题,对安全水产品的生产、出口创汇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人们已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虾的免疫机制,并越来越重视提高虾类自身的抗病能力。一般认为,甲壳动物的免疫主要为非特异性免疫,其体液不具有免疫球蛋白。然而许多体液免疫因子在甲壳类动物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中具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因子包括天然形成和诱导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主要有血淋巴中各种抗菌因子、…  相似文献   
46.
在注射溶藻弧菌胞外产物(ECP)48h后,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出现死亡.临床痱状表现为;运动迟缓.体色变深.腹部膨大.腹腔有明显的积水.肝脏出血有花斑.肾脏和脾脏肿大。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肝细胞坏死,解体.界限模糊.细胞核变形、裂解甚至消失;肝脏出血.肝索中有红细胞浸润.有的红细胞变形甚至破裂;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微绒毛不整齐.模糊不清.脱落;脾窦和脾索不清晰.分界不清.且在脾窦和脾索中分布着大量的、形态不规则的红细胞。此外.还发现在肝脏、脾脏、肾脏、肠壁肌层、心肌和鳃等组织中存在一种相同结构,该结构有平滑肌环绕.管腔内壁衬以扁平上皮细胞.管腔中含有一团染成紫红色的物质.经推断为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而在正常的组织切片中.均无此结构。  相似文献   
47.
注射黄芪多糖对吉富罗非鱼c型溶菌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黄芪多糖(APS)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2 mg/mL和20 mg/mL针剂,腹腔注射吉富罗非鱼,以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对照。24 h后分别提取吉富罗非鱼鳃、头肾、肝脏、脾脏等组织中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腹腔注射20 mg/mL高剂量APS后,其鳃、头肾、肝脏等三个组织中的Lysozyme-c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2 mg/mL低剂量APS后,Lysozyme-c基因表达量仅在脾脏中出现显著上调(P<0.05)。APS可通过诱导Lysozyme-c基因在鳃、头肾、肝脏和脾脏等组织在的表达量,来提高吉富罗非鱼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48.
在广东湛江海水网箱养殖的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中发现了库道虫病 (Kudoasis) ,检出率高达 31%。其症状表现为 :白色孢囊分布于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等的鳍膜下 ,剖检时发现腹壁和背部肌肉中布满许多白色呈球形或椭圆形的小孢囊 ,在肠系膜、腹膜以及近口腔的粘膜上也有大量的白色小孢囊分布。镜检发现孢囊中含有典型的库道虫 ,其孢子宽为 ( 8 90± 0 55) μm ,长为 ( 8 35± 0 4 6 ) μm ,极囊宽为 ( 2 39± 0 36 ) μm ,极囊长为 ( 4 4 8± 0 39) μm。孢子在淡水中 2 0min后全部死亡 ,在盐度为 6的水体中 ,12h和 2 4h后存活率分别约为 87.4 %和 70 % ;在盐度为 16、2 6和 36的水体中 ,孢子存活率均为 10 0 % ;在盐度为 4 6的水体中 ,12h和 2 4h后存活率分别约为92 %和 84 %。孢子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力 ,当水温达到 4 4℃时 ,8h、12h和 2 4h后 ,孢子的存活率分别约为 91%、80 .5%和 6 6 %。  相似文献   
49.
采用ANAE组化方法(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和ABC免疫组化方法(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分析了1龄红笛鲷成鱼的胸腺、头肾和脾脏中IgM+细胞(具有免疫球蛋白分子IgM的细胞)、ANAE+ T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三个淋巴器官皆有IgM+细胞、ANAE+ T细胞;胸腺皮质区IgM+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头肾、胸腺髓质区、脾脏;ANAE+ T细胞以脾脏中数量居多,其次是头肾、胸腺髓质区、胸腺皮质区;ANAE+ T细胞在三个器官中多呈均匀分布,而IgM+细胞在血管、胸腺小体、黑色素巨嗜细胞中心等的外周呈密集分布。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胸腺中的T细胞多为不成熟的T细胞,此外,还含有大量的IgM+细胞;而脾脏、头肾内的ANAE+ T细胞多于胸腺,推测胸腺成熟的T淋巴细胞迁移到头肾和脾脏。  相似文献   
50.
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溶藻弧菌疫苗饲喂凡纳滨对虾,测定了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 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发现,投喂弧菌疫苗后,溶菌活力在12~20d内迅速增强,在20d时 活力达到最高,VF1组高于VF2和VF3组,但VF2和VF3之间差异不显著;凝集效价在投喂后的 第8天开始升高,在14d时达到最高,实验组的凝集活力均高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之间无明显的差 异;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溶血活力变化不明显。以每克饲料含疫苗细胞1.0×109、 1.0×108和1.0×107个的浓度投喂,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6.7%、46.7%和13.3%。 可见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率随疫苗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