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1篇
  免费   1135篇
  国内免费   1236篇
测绘学   709篇
大气科学   972篇
地球物理   1088篇
地质学   3332篇
海洋学   94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495篇
自然地理   73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NCEP/CFS模式对东亚夏季延伸预报的检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Climate Forecast System, CFS)所提供的1981—2004年历史回报试验结果,检验和评估了该系统对夏季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和系统误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模式预报和观测的10~20 d及30~60 d低频振荡分量,重点对我国南方3次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预报技巧进行检验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CFS系统对东亚整体大气环流逐日预报的可靠时效为5 d左右,60°N以北的对流层中高层高度场预报系统性偏低,而在40°~60°N则为系统性偏高。系统性误差随预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10 d以上预报的系统性误差大小和空间分布逐渐趋于稳定;CFS系统对低频分量的延伸期预报技巧好于对其整体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并且在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中,CFS系统对影响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低频振荡特征有一定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92.
利用NCEP1°×1°6 h再分析资料,对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典型环流形势配合下发生的一次四川区域性暴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期暴雨天气过程,其动力条件占到了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经向垂直环流圈和垂直上升运动支,而在副高断裂后较强冷空气作用下,在副高边缘发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受西风带槽前的能量锋区影响,动力强迫作用和热力强迫作用激发的次级环流,进一步加强了四川盆地垂直运动的发展;冷空气作用前期的暴雨过程和冷空气进入后副高边缘发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中暴雨区域内的假相当位温均强于高层,大气处于对流性不稳定层结状态,对四川盆地暴雨的增强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副高控制到副高逐渐断裂,湿位涡的斜压扰动是逐渐增强的过程,导致倾斜垂直涡度发展,激发更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副高与西风槽环流形势相配合的暖区暴雨过程水汽主要来自中低层孟加拉湾;而副高断裂后发生在副高边缘的区域性暴雨过程,水汽主要来自850hPa层南海和孟加拉湾,从对流层中到低层,四川盆地东部恰恰是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偏南气流将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盆地东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并与对流层低层秦岭附近的东北冷气流交汇。  相似文献   
993.
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应用1971-2003年的山东降水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台风年签和NCEP资料,对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环流形势场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山东有和无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合成的水汽和温湿能的收支.结果表明: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与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在山东造成的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年均2.5次.暴雨的范围广、强度大.出现暴雨的时间比热带气旋登陆时间滞后.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热带气旋在华南沿海登陆时,中心东部有一股东南风或偏南风低空急流指向内陆.中高纬度中低层西风带环流弱,位置偏北.500 hPa西风带中的偏北气流与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在山东境内汇合.低层850-700 hPa伴有低值系统影响,山东为气旋性环流控制.热带气旋登陆后其中心附近的中低层偏南风急流向北伸展,绕过副高脊线直达山东.在台风中心附近至山东之间建立起水汽和温湿能的输送通道,把高温高湿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山东输送.在台风登陆后12-48小时内,山东暴雨区上空有大量的水汽和温湿能的净流入.暖湿气流与西风带气流相汇合,产生辐合上升,造成暴雨.  相似文献   
994.
陈鲜艳 《气象》2008,34(8):124-125
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6℃,较常年同期(15.6℃)偏高1.0℃,为历史同期第三高.新疆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湖北、甘肃、青海为第三高.全国平均月降水量为66.0mm,接近常年同期(66.7mm).黑龙江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宁夏、重庆为历史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995.
基于NCEP/NCAR 1968~2009年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长期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1)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10a左右的时间尺度变化周期;(2)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偏强时,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多雨,气温偏低;当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偏弱时,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容易发生高温干旱;(3)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通过直接影响垂直上升运动场的异常,同时影响周围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异常强迫500hPa副热带高压,进而影响到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的夏季气候。  相似文献   
996.
发展低碳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气候变化,江西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就是重大行动。2010年是江西全面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题中应有之义。江西省政协为了策应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3-4月份组织部分常委、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及政府相关部门,就"发展低碳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于5月8日召开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民主协商。本刊现将调研总报告和5个委员大会发言汇集刊载,以飨广大读者,并以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和项目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关于发展电视天气预报背景广告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江门气象的新业务,其背景广告创收是新兴的创收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背景广告创收这一栏目前还是处于空白状态。随着天气预报节目步入正轨、收视率逐渐提高,背景广告创收业务也应相应地有所进展。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怎样进一步做好天气预报广告工作,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98.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定期评估修订是各级气象部门应急办的日常事务。本文引用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评判方法和专家评分方法,选取多个因子,尝试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行定量的总体评价,并采用专家评分方法对应急预案的主要章节进行大致评价,最后将我们刚完成的(《上海市处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作为实例予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99.
以中国夏季气温为预测对象,选取东亚地区冬季500 h 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地表温度场和850 h Pa温度场为预测因子,采用1951~2009年去趋势处理后的资料,通过变形的典型相关分析(Barnett-Preisendorfer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BP-CCA)方法分别建立单因子预测模型,再利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Ensemble Canonical Correlation,ECC)方法建立集合预测模型,对中国夏季气温进行基于交叉检验方法的预测试验,然后利用2010~2014年的资料对中国夏季气温进行独立样本检验。通过分析BP-CCA模态可知,一对BP-CCA模态的空间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预报因子场和对象场的遥相关特征。通过基于交叉检验方法的预测试验表明环流场和热力场均能为气温提供预测信息。ECC预测模型综合了各个预报因子的在不同地区的预报技巧,比单因子BP-CCA预测模型有更高、更稳定的预报技巧。独立样本检验表明ECC模型与单因子BP-CCA预测模型相比,对中国夏季气温有更高、更稳定的实际预测能力,对气温季节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法国特细青刀豆生长发育特性及其气象条件的要求,在不同的生育期,结合贵州特殊的山地立体气候,利用气候相似性原理,运用贵州省1:25万地形数据和84个台站30a的气候资料,以GIS为技术手段,划分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3种不同等级、不同时段的分布范围,得出每年4—6月贵州的适宜种植面积较为广泛,西部局地可以延续到8—10月;有7个月的采收加工期(4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3—10月,适宜区的分布由南部边缘的河谷地带向西部高海拔地区逐渐推移等结论,为法国特细青刀豆在贵州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