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370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等人曾提出用n—辛苯胺(OA)富集铂族金属时指出,惰性稀释剂中的OA能够在酸性介质中萃取钯和铂,在中性介质中以配位—溶剂化方式萃取铑。3(5)—甲基吡唑由盐酸溶液中萃取钯和铑。在吸着剂上吸着铂族金属,是基于苯乙烯和3(5)—甲基吡唑的共聚合物,同铂族金属形成以M-N键的化合物。显然,芳香胺对铂族金属具有一定的特效性。由脂肪胺转变为苯胺和杂环芳香胺时氮原子得更“软”。铂族金属多与“软”配位体结合。  相似文献   
102.
在较大区域内,城市用地扩张和农村土地利用发展一般同步进行。为了能够正确理解这类区域内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动力机制,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多主体系统的土地利用模型。模型将鄱阳湖区视为一个典型区域,利用有限扩散聚合算法模拟城市主体的行为,采用基于涌现理论的主体模型模拟农村土地利用。农村子模型包括多种类型的主体和环境影响层,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户主体,农户主体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周围的环境影响参数确定下一步土地利用的决策,政府主体则通过实施不同的政策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我们根据农户总收入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将农户主体分为6类,每种类型的农户主体遵循不同的决策规则。结果表明,本模型的模拟结果与鄱阳湖区1985 – 2005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趋势高度相符。尤其重要的是,模拟结果充分表明农户主体的土地利用决策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这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多主体的土地利用模型是一种评估政府土地管理政策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3.
Using the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2), soil thermal properties (STP) were examined in a Tibetan prairie during the monsoon period to investigate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We improved the SiB2 model by incorporating a revised force-restore method (FRM) to take the vertic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thermal diffusivity (k)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revised FRM alleviates daytime overestimation and nighttime underestimation in modeled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Tg), and (2) its role in little rainfall events is significant because the vertical gradient of k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urface evaporation. Since the original formula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λ) in the SiB2 greatly underestimates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we compared five algorithms of λ involving soil moistur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overestimation during the day and underestimation at night on the basis of the revised F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five algorithm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g prediction, especially in daytime, and (2) taking one of these five algorithms as an example, the simulated Tg values in the daytime are closer to the field measurements than those in the nightti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led Tg and field measurements are mostly within the margin of error of ±2 K during 3 August to 4 Sept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呼和浩特市1961—2010年气温资料,用线性回归、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呼市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季节性变化规律,指出近50a来平均气温以每0.57℃/10a的幅度增高。  相似文献   
105.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friction velocity, roughness length, and the drag coefficient over coastal zones and open water surfaces enable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air-water interaction. In context of measurements from the Humidity Exchange over the Sea Main Experiment (HEXMAX), we recently proposed wave-parameter dependent approaches to sea surface friction velocity and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by using the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 To exte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approaches to a range of natural surface conditions,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ssess this approach by using both coastal shallow (RASEX) and open water surface measurements (Lake Ontario and Grand Banks ERS-1 SAR) where wind speeds were greater than 6.44 m s-1. Friction velocities, the surface aerodynamic roughness, and the neutral drag coefficient estimated by these approaches under moderate wind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ments mentioned abov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efficients in these approaches for coastal shallow water surface differ from those for open water surfaces, and that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in terms of wave age or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should be treated differently for coastal shallow and open water surfaces.  相似文献   
106.
利用云南省大理州12个气象站1962~2008年共47a雨季开始期资料及NCEP/NCAR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大理雨季开始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异常年环流特征。EOF分析表明,大理雨季开始期存在多种空间分布类型,主要的分布型是一致偏早(晚)型及东南一西北型。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大理雨季开始期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偏早,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偏晚,90年代初至今偏早;且存在约2a和10a的特征时间周期变化。异常偏早年5月高度距平场上北半球经向上呈“-+-”的分布,异常偏晚年则相反,呈“+-+”的分布。异常年5月高、中低层的距平风场同样存在明显差异,异常偏早年高层存在增强伊朗高压的反气旋环流,低层存在偏强的南亚季风环流,异常偏晚年则是相反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107.
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的非迭代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Högström (1996) 和Beljaars et al.(1991) 的研究工作, 沿用Louis et al.(1982) 和Launiainen (1995) 的思路,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研发了一种采用非迭代方法的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该方案直接用整体理查森数、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和热力学粗糙度长度对稳定度参数进行参数化, 从而避免了通过循环迭代计算Monin-Obukhov长度。该方案不仅有效地节省了CPU计算时间, 而且其计算结果与迭代方案 (BHH方案) 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08.
两种土壤温度算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定量理解黄土高原土壤的物理特性和过程, 为进一步提高陆面模式对该地区地表能量平衡模拟能力奠定基础, 本文利用2005年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中7月22~26日期间裸土地表观测站土壤温度观测资料, 采用热传导(结合数学拟合法)、热传导-对流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该地区土壤热扩散率。本文还利用热传导-对流方法计算0.05~0.1 m浅薄土壤层的热扩散率垂直梯度与水通量密度之和, 其值介于0.80×10-6~2.43×10-6m/s之间。在此基础之上, 以0.05 m深度的土壤层为上边界, 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模拟0.10 m深度的土壤层温度, 结果表明: 由于忽略土壤的垂直不均匀性和水分的垂直运动而只考虑热传导过程, 热传导方法不仅高估了土壤温度振幅, 而且高估了位相的延迟。而热传导-对流方法对温度振幅和位相的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 白天 (北京时间08:00~20:00) 的温度模拟值相对测量值的平均误差、 标准差和归一化标准差分别为0.19 K、0.18 K和0.08%。  相似文献   
109.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的3个气象理念,"公共气象"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则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一种主要手段.本文通过总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种种优势,指出其在公共气象服务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0.
濮阳高新区洪灾城市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5--2004年濮阳高新区气象和洪灾实况资料,分析了洪灾时空分布及城市经济损失特征.采用分等级、分资源类型的参数统计、回归分析和加权平均等方法,探讨了洪灾损失的评估步骤和技术方法,建立了城市洪灾损失的定量评估系统模型.选用2005--2006年濮阳高新区典型的洪灾事例验证该方法、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洪灾损失评估定量计算结果与社会经济损失调查统计数据比较接近.结论认为:洪灾损失评估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洪灾损失作出定量评估,技术方法是可行、可操作的,为政府指挥防洪抗灾提供理论分析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