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半球环流异常与我国夏季旱涝分布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51—2000年NCEP/NCAR风场和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及全国160站降水量资料, 采用奇异值分解、相关和合成分析方法, 研究6—8月南半球500 hPa高度、高低层纬向风距平差异常 (Δu850-Δu200) 与我国夏季旱涝分布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500 hPa澳大利亚高压脊偏强及西南太平洋热带地区高低层纬向风距平差为负值时, 来自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偏弱, 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热带季风偏弱, 我国夏季雨带偏南。反之, 当澳大利亚高压脊偏弱及西南太平洋热带地区高低层纬向风距平差为正值时, 我国北方降水偏多。同时, 定义了澳大利亚冬季风指数, 指出澳大利亚冬季风强年和弱年影响我国夏季旱涝分布异常的水汽输送型式不同。  相似文献   
42.
The active region NOAA 6555 had several locations of highly sheared magnetic field structure, yet, only one of them was the site for all the five X-class flares during its disk passage in March 1991. The pre-flare observations of high-resolution H filtergrams, vector magnetograms and H Dopplergrams of the 2B/X5.3 flare on 25 March 1991 show that the flaring 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new rising emerging flux region (EFR) near the highly sheared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The polarity axis of the emerging flux was nearly perpendicular to the pre-existing magnetic neutral line. The location of the EFR was the site of initial brightening in H. The post-flare magnetograms show higher magnetic shear at the flare location compared to the post-flare magnetograms, which might indicate that the EFR was sheared at the time of its emergence. As the new EFR coincid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the flare, we suggest that it might have triggered the observed flare. Observations from Big Bear Solar Observatory and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also show that there was emergence of new flux at the same location prior to two other X-class flares. We find that out of five observed X-class flares in NOAA 6555, at least in three cases there are clear signatures of flare-related flux emergence.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EFR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stabilizing the observed sheared magnetic structures leading to large X-class flares of NOAA 6555.  相似文献   
43.
沙地渗灌系统的自动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爱国  荔克让 《中国沙漠》1998,18(3):294-296
通过沙地渗灌系统的应用实践以及与沟灌、漫灌进行的比较研究,着重介绍了其对水分实行自动监测与控制的功能;分析了其可向植物根群区直接供给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沙地良好水分状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4.
山区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和自然资源构成了山区人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且是研究后者的很理想的切入点.在人地协同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相似文献   
45.
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地地学信息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樊艾 《铀矿地质》1998,14(2):107-111
本文以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地甘肃北山玉门镇地学信息库的建立为例,详细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前景,为不同层次的管理、科研人员提供了全新思路;介绍了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引入图件和资料管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46.
从大地测量技术、地震观测技术和钻孔应变观测技术3种地面运动观测方法在观测频频带和观测精度方面的互补性,探讨了钻孔应变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钻孔应变观测应将观测重点放在周期数十秒到数十天的短临信息频段,同时指出,钻孔应变观测可以同时用于声和高频地震观测,以获取更多的短临信息。  相似文献   
47.
本文给出了一个在观测中辨别光球横向磁场指向的一个判据。并证明了光球横向电流与横向磁场的指向无关,因而完全可以由向量磁象仪测定。  相似文献   
48.
Zhang  Kaikai  Mai  Kangsen  Xu  Wei  Zhou  Huihui  Liufu  Zhiguo  Zhang  Yanjiao  Peng  Mo  Ai  Qinghui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15,14(3):541-548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proline (Pro), and Pro and hydroxyproline (Hyp) in combination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total...  相似文献   
49.
High-pressure mafic granulites occurring as lenticular bodies within garnet-amphibolites in Kangxiwar Fault have been first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P-T conditions of two metamorphic stages were ob-tained using calibrated geothermal barometers and ThermoCalc Program. The peak metamorphic con-dition of these high-pressure granulites is about 760―820℃,1.0―1.2 GPa and the retrograde meta-morphic condition is about 620―720℃,0.7―0.8 GPa. The petrolog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y have a near-isobaric cooling P-T...  相似文献   
50.
位于西天山别珍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西段的喇嘛苏铜矿床是区内最大的铜矿床,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斑岩体为英云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是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且花岗闪长斑岩可能属于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本区成矿斑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Ta、Nb负异常,初始锶同位素ISr和εNd(t=390Ma)值分别为0.7072~0.7076和-0.32~0.17,显示壳幔混合源的特征,利用Sr和Nd同位素估算其源区物质约有50%来源于地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其为典型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暗示其形成于大陆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本区成矿斑岩是在洋壳俯冲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交代原先的地幔楔,并混合了部分下地壳的物质,经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准噶尔洋板块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结合东西天山的成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岩浆源区的差别可能导致不同类型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较斑岩型钼矿床可能有更少的地壳物质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