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1.
基于东北区域1961—2019年245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EOF)、累计距平方法、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分析了东北地区初夏(6月)和盛夏(7—8月)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东北盛夏降水主要集中于东北东南部地区,初夏北部和东北部降水量也较多。东北初夏和盛夏降水EOF第一和第四模态分别表现为全区一致和自北向南负—正—负(正—负—正)的变化特征。初夏降水在1972年和1995年左右发生了共两次突变。盛夏降水分别在1966年、1983年和1998年左右发生了共3次突变。东北初夏降水在20世纪80—90年代存在显著的准6 a振荡周期,90年代后期开始准3 a周期较为显著;盛夏降水存在12 a左右的主振荡周期,且20世纪90年代之后3—4 a左右的年际尺度振荡周期显著。通过分时段探讨与降水相关的环流场特征,发现了东北初夏降水受东北冷涡的影响增强,盛夏降水由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转为受中纬西风带系统影响为主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92.
根据露头地层、钻井岩心、岩石薄片等对构造裂缝进行了详细观测统计,分析了镇原-泾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构造裂缝的基本特征、力学构成和成因。以研究区目的层构造裂缝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应用岩石破裂法,对延长组构造裂缝分布和发育程度进行了初步定量预测研究,为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地区石油勘探提供了有利区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3.
基于RegCM4区域气候模式、CMIP5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集和中国东北地区162个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采用偏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评估了RegCM4和CMIP5对东北地区气温的模拟能力,预估了RCP2.6、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东北地区未来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区域模式和全球模式均能较好地再现气温时空变化特征,模...  相似文献   
94.
为客观评价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区管控效果,本文通过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区管控评价体系,运用PSR模型对渤海区域及三省一市(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和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管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渤海区域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管控情况总体上持续改善,压力层稳定性较差,状态层不断优化,响应层受政策影响较大。其中渤海区域压力层主要受山东省人口、工业影响,状态层的变化主要来自辽宁省丰富自然资源的作用,响应层的改变主要来自山东省对于生态安全做出的努力。最后根据各省市海洋生态环境现状从海洋保护区管控、海洋保护区限制开发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5.
汪立宜  田春雨  王宪 《台湾海峡》2010,29(3):320-324
于2006~2008年间2次对湄洲湾中部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进行了调查,发现2006年该海域水体石油类含量为9.27~78.91μg/dm^3,平均含量为28.12μg/dm^3;2008年湄洲湾中部海水石油类含量为8.36~23.34μg/dm^3,平均含量为15.10μg/dm^3.在垂直方向上,其石油类含量的分布较为复杂,不过大体呈现出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得出1992~2008年湄洲湾中部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虽时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1997年湄洲湾水体中石油类的平均含量为23.70μg/dm^3,而近几年对该湾的调查结果与10a前的比无太大增高.这可能是湄洲湾良好的水体交换条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海岸带三维景观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几十年,机载激光雷达作为一种快速获取地表信息、建立逼真三维模型的有力工具.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作者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了研究区的地形信息,结合同步获取的数码影像,实现了海岸带景观的三维模拟.结果表明,在"数字海洋"可视化方面,机载激光雷达可以较精细地模拟海岸带的三维景观,展示沿海地区的山体、沙滩、植被等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97.
吴兴晨  杨婧  张春雨  孙述海  朱未 《吉林地质》2021,40(1):60-65,81
对于入河排污口设置,通常需对周边地下水、地表水水质、水量、水生态及第三者权益分析,而北方小型河流易发生断流,时常着重于分析对其地下水的影响.以农安县某垃圾填埋场为例,结合水文地质勘察结果,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预测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主要特征污染物COD及氨氮在通过富滨分干排放时对周边地下水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98.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ce-going ship’s performance under the pack ice conditions, synthetic ice was introduced into a towing tank. A barrier using floating cylinder in the towing tank was designed to carry out the resistance experiment.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countering frequency between the ship model and the pack ice shifts towards a high-velocity point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ack ice increases, and this encountering frequency creates an unstable region of the resistance, and the unstable region shifts to the higher spe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for the same speed points, the ratio of the pack ice resistance to the open water resistanc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and for the same concentrations, this ratio decreases as the speed increases. Motion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the mean value of the heave motion increases as the speed increases, and the pitch motion tends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speed. In addition, the total resistance of the full-scale was predicted.  相似文献   
99.
黑龙江省1:10 000地形图数据更新是构建数字龙江,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其他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的基础数据源.1:10 000地形图数据内容比较详细,层次结构分明.介绍了黑龙江省内1:10 000地形图数据更新情况、数据库的更新设计、图形及入库数据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100.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三个典型城市(哈尔滨、长春和沈阳)1961—2019年的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和TRNSYS软件模拟的能耗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办公建筑设计气象参数的影响,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与1961—1990年相比,近30 a(1991—2019年)东北地区三个城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