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为探讨模式产品预报不一致性问题,利用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业务中常用的GQEC,GQJP及T639模式的12 h降水、2 m温度网格产品,采用跳跃指数定量计算方法,研究了产品在不同区域内跳跃指数变化与预报不一致性问题。结果表明:产品多日平均跳跃指数随预报时效延长而增大;长时效预报比短时效预报跳跃频率大、预报不一致性也大;对比两种要素可知,降水的跳跃指数比温度大,跳跃频率高,预报不一致性大;对比不同模式发现,GQEC不仅跳跃指数值小,且跳跃频率低,预报不一致性小,GQJP虽然跳跃指数值小于T639,但其跳跃频率更高,预报一致性较T639低;产品跳跃频率存在季节差异,夏季降水和温度预报跳跃频率最高而冬季最低,夏季预报不一致性最大。研究还发现:基于跳跃指数的预报不一致性特征与选取的区域大小密切相关,区域越大,跳跃指数和预报不一致性越小;区域内跳跃指数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2.
袁敏  黄敏松  段炼 《气象科技》2018,46(1):170-177
2014年3月12日利用机载粒子探头(DMT)对我国宜昌及周边地区的非降水云系进行了探测时发现了少量的飞机积冰,本文分析了积冰云层中云微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垂直平均分布表明,CAS、CIP和PIP粒子数浓度分别大于300个·cm~(-3)、1个·cm~(-3)和10~(-5)个·cm~(-3),粒子中值直径最大值分别为3μm、89μm和1389μm。谱分布表明,3650m高度重力碰并和凇附过程使得CIP和PIP粒子谱较宽,3650m以下谱宽较窄,粒子以凝结增长为主,大粒子和冰晶粒子主要是由高层下落造成。平飞观测统计表明,3350m的CAS和CIP粒子平均数浓度均大于3650m的值,但PIP粒子数浓度、粒子平均和最大中值直径则相反。平飞时间变化表明,3350m高度CAS粒子数浓度和直径大致呈反相关,3650m大云滴和冰雪晶粒子的数浓度和中值直径随时间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53.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基于1981 2010年普洱市10个县区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季节划分、气温极值和平均气温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舒适度指数(包括温湿指数、风寒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研究了普洱市的宜居气候舒适性。结果表明:普洱市夏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为20~24℃,仅有东部和中部少数河谷地带超过24℃;冬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冬半年全市最低气温低于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1天,夏半年全市最高气温高于35.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4天。因此普洱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有6~9个月的春秋宜人气候,是典型的全年"人体感觉舒适"的宜居气候区,尤以夏半年最为舒适。近10年普洱市快速增长的旅游总人数和完成的GDP进一步说明普洱市的宜居和旅游的气候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4.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topological current of the locally gauge invariant Maxwell-Chern-Simons Model and its bifurcation is studied. The electric topological charge is quantized in term of winding number. The Hopf indices and Brouwer degree labeled the local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topological current. Using Φ-mapping method and implicit function theory, the electric topological current is found generating or annihilating at the limit points and splitting or merging at the bifurcate points. The total electric charge holds invariant during the evolut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55.
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物质基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它在世界农业建设中起过巨大作用。近百年的肥料试验表明, 化学肥料具有和有机质一样的持续增产效果, 在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同时, 还可培肥土壤。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 化肥的负作用会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6.
综合物探调查评价深圳市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段佳松 《物探与化探》1999,23(5):373-375
在深圳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综合物探技术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7.
In this paper,the data of continuous atmospheric vertical integral vapour and liquid water content during April-June of 1992-1994 obtained by a ground-based dual-channel microwave radiometer are used to analys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vapour and liquid water content,and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pour and liquid water content in cloudy atmosphere,the correlative relation of integral liquid water content L and ground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and precipitation transform rate of precipitation system.Finally,the weather modification condition of precipitus stratiform clouds and seeding potential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8.
近40年湖南洪涝灾害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段德寅  汪扩军  陆魁东 《气象》1999,25(6):42-46
利用湖南52个代表站1958 ̄1998年4 ̄9月的降水资料,确定了洪涝年,分析了近40年湖南洪涝的特征和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近期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原因。它们是:气候背景因素,大气环流异常,厄尔尼诺的影响,洞庭湖的水文特性和面积锐减,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59.
GMS实时资料识别冰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旭  雷茂生  李英 《气象》1999,25(12):21-23
利用1997 ̄1998年3 ̄4月GMS-5的红外亮温和水汽亮温资料,根据云南春季冰雹和非冰雹的红外、水汽亮温值二维概率分布,建立数学判别式、结果表明,我必 非冰雹的识别率为94%,冰雹判虽准确率为30.8%。  相似文献   
160.
应用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对云南的一次冬季强降水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θe 陡立密集区内;倾斜涡度发展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是形成强降水的重要因子;大气的弱位势稳定和强斜压性有利于云南冬季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