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284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道路网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城市道路网是一个动态、开放、自组织的空间复杂网络,构成了城市的结构框架,研究城市道路网的结构特征对路网规划和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国内城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基于道路走向的视角对整个城市路网结构进行研究,也缺少对全国主要城市路网的整体性评...  相似文献   
42.
波浪作用下单桩基础周围海床液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波浪作用下单桩周围三维海床动力响应模型,考虑自重影响下的海床长时间固结过程。采用已有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证实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波浪作用下单桩周围三维海床液化区域,通过定量分析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初始有效应力的变化,讨论单桩插入深度对海床液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单桩插入深度发生变化时,土体初始有效应力对海床液化的影响要大于超孔隙水压力,且影响程度随着插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3.
早三叠世时期频繁的火山事件是导致全球性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主要原因,前人对早三叠世重要界线时期的火山事件地层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典型界线时期以外的其他火山事件地层却鲜有报道.本文以上扬子西南普宜地区嘉陵江组两件沉凝灰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沉凝灰岩样品具有典型岩浆锆石...  相似文献   
44.
陈育峰  张强 《地理研究》1995,14(4):91-96
在众多文献中整理、归纳出各区域气候周期与天体活动周期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二者间的对应性及其区域特征.指出:(1)气候变化周期与大体活动周期之间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和对应关系;(2)天体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以及区域气候对天体活动的响应都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对此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5.
利用一维时间序列重建动力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月平均气温一维时间序列作相空间拓展,和假定相空间状态变量随时间的演化方程含有线性和非线性二次项,再根据拓展后的资料进行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各项系数,保留其方差贡献大的项,以重建动力系统.实际计算结果表明,重建的低阶动力系统有可能对月平均气温所表征的短期气候演化过程的非线性特性作出描写.  相似文献   
46.
寇怀忠  牛玉国 《水文》2005,25(6):37-40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之一。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管理、保护利用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的发展的重要保证。水文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在水文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方面的经验,以期对黄河水文信息资源应用.乃至全国水文信息资源共享及服务能力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7.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8.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after snow thawing in South Gurbantunggut was quantitatively studied using ANOVA and geostatistics at various sca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moisture heterogeneity varies along with spatial scales. At the shrub individual scale, there is a gradient in soil moisture from shrub-canopied area to canopy margin and to the interspaces between shrubs. At the community scale, soil moisture is highly autocorrelated and the semivariogram is fitted as spherical model, with an 89.6% structural variance and a range of 4.02 m. In addition, Kringing map indicates that the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 pattern after snow thawing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shrub patch pattern. At the typical inter-dune transect scale, soil moisture presents a pattern of high value at inter-dune depression and low value at dune, and this variation is fitted as Gaussian model with a structural variance of 95.8% and a range of 66.16 m. The range is comparable with the scale of topography zoning, suggesting that the topography pattern controls the pattern of snowmelt at this scale.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heterogeneity of soil moisture at various scales is controlled by various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fter snow thawing. For Gurbantunggut Desert,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nowmelt at various scales is ecologically valuable, because it promot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nowmelt for the desert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49.
50.
地裂缝是西安市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诱发地裂缝活动的重要因素。以西安地铁六号线暗挖段施工降水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地裂缝场地施工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和地层应力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上盘大于下盘,地裂缝带两侧地表存在差异沉降的现象,最大差异沉降量与地下水位下降深度近似呈直线关系;不同位置处地表的横向沉降呈现出"Z"形的变化特征,差异沉降区随地裂缝位置的变动而变化,且差异沉降量与横向地表位置近似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地层竖向应力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大,地裂缝位置处地层应力存在突变现象,上下盘应力影响区与地层深度近似呈三次函数曲线关系;基于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的解析解,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计算地表最大沉降量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