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2篇
  免费   1411篇
  国内免费   2059篇
测绘学   856篇
大气科学   806篇
地球物理   899篇
地质学   3091篇
海洋学   1778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389篇
自然地理   83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6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异珊瑚原始隔壁数目、后生隔壁的增生部位和方式以及隔壁的排布系列的研究,是探讨异珊瑚的起源、演化和分类的基本前提。通过对3隔壁的Triphyllia和4隔壁的Quadratphyllia二属的研究,结合生物体对称的原则,提出异珊瑚原始隔壁为2条,并认为异珊瑚的后生隔壁发育在原始隔壁所分隔的左右两侧部体腔内缘部位,长隔壁呈树枝状拓布或者末端达中心向某一方面扭曲连接形成轴管构造。依据后生隔壁在体腔内的繁生能力、增殖数量、发生部位、排布方式、分化程度、隔壁始端在外壁中的埋植类型和末端在中心部位的连接类型等方面的不同,异珊瑚隔壁增生大致可划分为7个布系列。  相似文献   
142.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文章从 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1)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东亚环境演化 ;(2 )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记录及重大气候突变事件 ;(3)青藏高原2ka以来温度、降水变化特征 ;(4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主要结论有 :第三纪青藏地区曾两次隆升与夷平 ;7MaBP开始高原再次抬升 ,3 6MaBP以来经历了强烈隆起。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与高原隆升过程紧密相联 ,2 5MaBP高原季风由浅薄系统变为深厚系统 ,现代季风格局形成。在约 1 1~ 0 8MaBP间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 ,西北地区干旱化、主要沙漠扩展、周边地区新的黄土体系形成均与此有关。高原气候在冰期 /间冰期循环时间尺度上具有升温缓慢、降温迅速的特征。达索普冰芯记录中的CH4 浓度高出极区 15 %~ 2 0 %,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青藏高原最新的一次大湖期时代在 40~ 2 5ka ,代表着一次特强的夏季风暖湿事件。古里雅冰芯研究发现气候突变事件频繁。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敏感。根据冰芯、湖芯、树轮和历史文献恢复揭示了2ka以来高原温度降水变化特征。百年来青藏高原气候经历了 3次突变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的变暖趋势超过北半球及同纬度地区。高原冰冻圈 (包括冰川、积雪和冻土 )对近代  相似文献   
143.
苏皖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碳和氧同位素演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江苏南京孔山和安徽巢湖凤凰山石炭系碳酸盐岩C、O稳定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皖地区石炭系δ^13C,δ^18O记录是以4个同位素演化阶段为特征,前3个同位素演化阶段与同时代的北美石炭纪相似,仅仅是内部演化特征略有不同,这反映了区域性的沉积环境的不同变化。在金陵组下部、和州组下部、黄龙组中下部和船山组层段,δ^13C表现出明显的正漂移,这可能是受植物和生物量增长、有机碳储藏量增加所引起的。δ^18O记录总体上与δ^13C值呈相似的变化趋势。δ^18O增加记录了气候变冷和冰川作用的结果。δ^18O负漂移与气候变暖和冰川消融是一致的。在浅水潮坪环境,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使δ^13C和δ^18O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4.
云南矿业支柱产业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矿业发展现状尤其是磷化工和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矿业已成为云南工业的主体产业群体,影响云南矿业发展的难点主要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国有企业困难面大,地质勘探投入少,矿山建设落后等,并据此讨论了矿业作为云南省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5.
水晶中的包裹体是在水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晶体内的由一相或多相物质组成的封闭系统。水晶中包裹体的形成与生长时的物化条件密切相关 ,而生长过程中的物化环境又直接影响了水晶的结晶习性。  相似文献   
146.
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体系域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对库车坳陷白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对其体系域的构成及其纵、横向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的天山造山带;盆地及其充填层序的南北不对称性,反映了白垩纪库车坳陷的性质具有前陆盆地的特征。在苏善组的2个层位发现了厚度达10-20m的暗色泥岩,反映本区白垩纪的干热型气候曾间歇性出现过短暂的潮湿时期。  相似文献   
147.
半无限空间中圆形孔洞周围SH波的散射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建立了求解在含有圆形孔洞的弹性半空间中SH波散射与圆形孔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解析方法。利用SH波散射的对称性和多极坐标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可以预先满足半空间自由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圆形孔洞对SH波散射的波函数。利用这一波函数,则可将该问题转化成对一个圆形孔洞散射的求解问题。该问题的解答最终又可归结为对一组无究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可利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最后给出了有关圆形也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算例和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波数与圆孔至自由边界距离变化对动应力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8.
华北地台北缘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金属矿床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台北缘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根据重、磁异常数据反演计算了该地区的莫霍界面、居里界面、磁性界面的起伏.利用地球物理场资料和反演计算结果对该地区的构造格架和断裂进行了推断,同时预测了9个成矿远景区:(1)集宁一呼和浩特金成矿区;(2)张家口一赤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区;(3)密云一高岭金、铜成矿区;(4)青龙一马兰庄金成矿区;(5)秦皇岛、金多金属成矿区;(6)郝家营多金属成矿区;(7)承德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区;(8)赤峰一喀喇沁旗金成矿区;(9)宁城东金、多金属成矿区.  相似文献   
149.
拱坝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一致粘弹性模型的概念,引入应变率的影响,将混凝土静态William-Warnke三参数模型改造成一致粘塑性William-Warnke三参数本构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对某高拱坝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与线弹性模型和应变率无关的William-Warnke三参数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应变率对拱坝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用大地电磁法研究构造走向及维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地电磁GB张量分解法及其对它的改进法 ,可确定出更可靠更真实的区域构造走向 .将分解结果结合传统的座标旋转法所确定的视电阻率、相位、走向、偏离度等响应函数及维权参数进行分析 ,可得到更详细的电性结构维性质信息 .对兰州地区的实测资料研究表明 ,区域电性结构主体呈 2 D结构 ,走向方向大致为南北或东西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