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9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879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1670篇
地质学   1661篇
海洋学   617篇
天文学   172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42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42.
混合流成沙波迁移中的砂粒运动MiwaYokokawa等混合流即波浪与潮流相结合的流动,它已引起沉积学家的广泛关注.混合流沙波在下列环境中有较多报道,即现代及古代的潮流影响区、古风暴、滨面及陆架环境等.混合流沙波以圆的、不对称形态为特征,其中圆形剖面为...  相似文献   
43.
北大西洋海流是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热带的热量从墨西哥湾传输到北大西洋北部。这些热量被释放进向东移动的气团中,极大地改善了欧洲北部的冬季气候。我们通过模式模拟预测出:随着CO2浓度的持续增加(IPCC第3个评价报告:气候变化,2001),下个世纪的大洋循环会极大地减弱。自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我们开始观察到由于来自Nordic海的流量减少,北大西洋北部的海水不断淡化(Hansen等,2001;Dickson等,2002)。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论述了Philodfill GSEC66区块,即人们称之为“西北Malampaya区块”的石油潜力评价结果。相信该区块存在主要烃类聚集所必需的要素。可能的烃源岩是深水尼多灰岩,早第三纪同裂谷期前尼多沉积和前第三纪沉积。潜在储集层包括尼多礁隆、尼多和前尼多碎屑岩和,或破碎碳酸盐岩,早中新世Galoc碎屑浊积岩和前尼多沉积。该地区识别出的主要油藏类型是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礁和侵蚀/喀斯特碳酸岩高地。在对已有的1982年以前地震资料评价后,又采集了1,625km的地震资料。新的地震资料解释后,在这一地区划出了11个预选区,其中2个勘探区(Santa Monica和Ipil勘探区)。Santa Monica是在尼多灰岩上圈出的一个十字倾角圈闭,垂直闭合高度超过457m,闭合面积超过83km^2。Ipil勘探区发育在尼多灰岩台地面上,具缓倾闭合特征,闭合面积超过47km^2,垂直闭合高度122m。这个大型勘探圈出的技术价值与菲律宾十分有利的深水勘探条件及其邻近的即将开发的Malapaya—Camago油气田结合,使这一区块成为今后勘探工作中一个极具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45.
文中介绍了一项二层流体内密度界面处湍流挟卷的实验室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表面波存在时,混合层下密度界面处的挟卷速度较之无表面波时有明显的增大。这个实验事实的可能的海洋学含义为:不破碎的表面势波对于混合层内湍流有强化的作用,因而成为在考查密跃层变迁问题中应考虑在内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46.
两种涡鞭毛藻的周日垂直迁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Alexandrium lusitanicum于1987年采自葡萄牙沿海,Y-100于1989年采自德国湾。在暗室中用一根柱长150cm,内径3.4cm的玻璃柱对两种涡鞭毛藻的垂直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藻均进行有规律的周日垂直迁移,且均在始前2h开始向上迁移,光照结束前3h开始向移速度约为280μm/s,向下约为140μm/s向下约为850μm/s;Y-100向上迁移速度约为280μm/s  相似文献   
47.
本文所研究的样品由《Hakurei—maru》号科学考察船进行的GH80—1和GH83—3两个航次所采集.这两次航行的目的是作为日本“中太平洋锰结核调查”五年计划(1979—1983)任务的一部分,在威克-塔希提横断层上进行地质调查(GSJ)。  相似文献   
48.
The gastropod limpet, Cellana grata, is common on moderately exposed to exposed Hong Kong rocky shore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 in Hong Kong, four sites were identified, representative of highly polluted (Aberdeen and Lei Yue Mun) and clean (Cape d'Aguilar and Clear Water Bay) conditions. Limpets from the two polluted sites showed similar,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body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than limpets from the two clean sites, which were also similar. Non-invasive measurements of cardiac activity of limpets from the four sites showed between site differences in baseline heart rates under standard seawater, irrespective of pollution level. When acutely exposed to water borne copper (2 h, 0.5+/-0.06 SD ppm), however, limpets from clean site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rease in inter-beating time (bradycardia) than those from polluted site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use of cardiac activity to assess the exposure of natural populations of limpets to trace metal pollution.  相似文献   
49.
在印度西大陆边缘外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和浅层剖面都揭示了在内陆架上有空白反射、反射波终断与渗流相伴生的形式出现的声学屏蔽特征的存在。这些屏蔽现象揭示了富含气体沉积物的存在。在外陆架-中陆坡地区,那些麻坑地形及上覆水体中突出的羽状流都清楚地表明有气体从陆坡沉积物中渗流出来,而正是这种渗流反映了源岩的存在。地震剖面也揭示了中-下陆-陆隆地区存在着似海底反射波(BSR),同时推测认为存在着气体水合物。BSR大约出现在海底之下300-600ms(TWTT)、水深525-2200m的范围内,它们偶然地呈不连续特征。在BSR之上同样也可以见到清楚的反射空白区及声学空白带。相反,杂乱/或散射的双曲线反射波则出现在BSR之下,这可能是富含气体沉积物存在的一种反映。褶皱、底辟构造及断层均存于陆坡-陆隆区,它们可能成为流体及甲烷气体从深部向上运移的通道及圈闭。  相似文献   
50.
ODP164航次期间,在布莱克海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在海底200mbsf至450mbsf海底似反射层(BSR)之间。在横跨BSR的深度里,没有出现沉积间断。只是BSR层受到了Cape Fear盐底辟(一种刺穿构造)的干扰。在该地区,自生碳酸盐矿物(白云石、菱铁矿)少量的出现在沉积物中,仅占几个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