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植物生长、繁殖、防御和生存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探究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NSC积累的器官间规律及其对土壤氮磷供应水平的响应,以3年生黑果枸杞为对象,测定了3个氮磷比例和供应量条件下根茎叶NSC含量。结果表明:(1)黑果枸杞根、茎、叶NSC组成均以可溶性糖为主,淀粉约占37.3%;器官NSC含量粗根和细根>叶片>新梢>一二年生枝条,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粗根和细根>叶片>新梢>一年生枝>二年生枝;淀粉含量细根>粗根>二年生枝>一年生枝>叶片和新梢;糖淀比叶片>新梢>粗根>一年生枝>二年生枝>细根。(2)氮磷比和供应量对黑果枸杞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对茎叶NSC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氮磷比5∶1时,茎叶NSC含量随氮磷供应量升高而增加;氮磷比15∶1时,茎叶NSC含量随氮磷供应量增加显著降低;氮磷比45∶1时,茎叶NSC含量随供应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3)一年生枝NSC含量于萌芽前达到最大值(5.05%DW),于春梢旺盛生长期降至最低值(3.79%DW);二年生枝NSC含量在萌芽前最低(4.23%DW),于秋季落叶期达到最大值(4.33%DW)。(4)粗根和叶片NSC含量与一二年生枝NSC含量负相关;新梢NSC含量与叶片NSC、二年生枝淀粉含量正相关;一年生枝可溶性糖含量与二年生枝可溶性糖含量负相关;二年生枝淀粉含量与根系淀粉和NSC含量负相关。黑果枸杞通过调整各器官NSC积累及分配应对生长季各器官能量需求和环境氮磷供应变化,在氮磷限制环境中将更多NSC储存在根系,可平衡当前碳同化与未来能量需求的矛盾,增强个体生存能力,也为黑果枸杞应对非生物逆境胁迫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2.
盘锦市湿地信息提取与动态变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盘锦市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相对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湿地信息提取,运用景观生态学及转移矩阵模型进行湿地变化分析的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方法。在决策树分类技术支持下,实现光谱特征、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等多特征融合,完成研究区三期湿地信息提取。通过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实验提取结果满足湿地动态变化监测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从空间格局、景观格局及空间演变特征上,对盘锦市湿地变化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可供盘锦市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管线探测方法,在城市测量应用中逐步得到推广,通过使用LD9000型探地雷达对天津市部分区域进行综合管线探测和分析,阐述了探地雷达在城市管线测量中的应用原理和测量过程,得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04.
程熙  沈占锋  骆剑承  周亚男  张新 《遥感学报》2013,17(5):1191-1205
提出"全域-局部"遥感信息分布提取模型,通过计算和整合影像局部范围内的空间和光谱特征来优化全域上光谱混淆较大像元的提取精度。模型分为两个主要计算步骤:"全域"前分类与"局部"后分类;"全域"前分类将仅划分出满足一定精度阈值标准的像元,而"局部"后分类则在此部分分类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计算已分类像元所蕴含的信息来辅助对全域未分类像元的提取。在不透水面专题提取过程中,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前分类器,通过控制精度阈值所对应的分类后验概率产生部分分类结果;采用调节最小距离分类器作为后分类器,根据一定的权重整合像元局部范围内的空间与光谱信息,代替了传统的全域光谱信息来优化分类。实验采用TM5影像以及所对应的NLCD(National Land Cover Data)标准不透水面产品作为测试集,"全域-局部"模型对应单一SVM模型的提取精度由80.31%提高为82.73%,局部后分类器精度较单一SVM模型由54.27%提高到59.94%。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较明显的精度提升且能够较好地解决不透水面与裸土混淆的问题,并得到空间形态上更为完善的不透水面提取结果。  相似文献   
105.
对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中结构基础底面积和结构基础埋深对体系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结构-土相互作用三维计算模型,通过改变结构底面积及基础埋深在不同地震动下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相互作用时,在同一种地震动作用下,结构顶层总位移及基础转动随着结构底面积的增大而明显减小,上部结构本身位移在总位移中所占比例随着底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底面积相同,结构顶层总位移及基础转动均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大而减小,上部结构本身位移在总位移中所占比例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不同特性的地震动,不同底面积及埋深结构顶层总位移、基础转动、基础平动和结构自身位移的变化规律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06.
长江河口和密西西比河河口水文测验工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亚南  李保 《水文》2012,32(6):56-60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流,两条河流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本文首先对两大河口进行了简介,并对国内外河口测验现状进行了介绍,继而从站网分布、测验整编、数据的传输、体制和管理、经费来源和服务关系等方面对长江河口和密西西比河河口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及其形成根源,最后为长江河口水文发展提出建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7.
根据1981~2015年华北地区地面基本气象要素定时值数据集和地面气候日值数据集站点资料,分别利用14时实测值法和目标区域极端事件的客观识别方法挑选霾日数和持续霾事件,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然后对持续霾事件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霾日数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有4个大值区:吕梁山和太行山之间的河谷地区、沿太行山以东的平原、河南北部、环黄海和渤海地区。(2)华北地区共挑选出111个持续霾事件,其中,持续3~5 d的事件最多,占了总数的86.5%,最长的事件可达12 d。(3)持续霾事件和霾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且存在明显的年、季变化。1981~2015年持续霾事件数呈增加趋势,冬季增加最显著,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少。(4)结合地形、霾日数、持续霾事件的分布和环流特征把持续霾事件分为7类,对发生频次较多的4类(华北地区型,河南北部及太行山以东的平原型,河南北部型,河南北部及环渤海、黄海地区型)的环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环流形势的主要特征包括:对流层的中低层华北地区为纬向西风气流或脊前西北气流,我国南部或东南部地区高压西部的西南气流与华北地区的偏西气流产生弱辐合下沉气流;近地面层由于地形的影响形成垂直环流圈,霾最严重的地区一般出现在地形的东坡和垂直环流圈的下沉支。近地面东南气流和低层的西南气流向该地区输送了暖湿空气和污染物。华北地区霾发生位置的不同,主要由低层我国东部或者南部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局地垂直环流的下沉支的位置决定。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华北地区持续性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砂岩侵入体是由沉积后的砂岩再活动并侵入到周围地层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砂体。为了研究其演化过程,设计了砂岩侵入体形成过程的模拟实验。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基于体素模型法和Petrel软件的三维重建方法:在实验切片的基础上,对所得到的实验照片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为Petrel软件能够识别的Gslib格式的数据体,再使用克里金插值算法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克里金算法可以很好地再现砂岩侵入体的外部形态,多组切片的特征参数统计可以定量地刻画出侵入体的形态,以期为实际岩性油气藏中的规模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危害极大,为了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并降低损失,对其全寿命周期中的规划选址、水文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重要环节进行主要风险因素辨识及相应事故分析,指出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多因素、多方法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可行性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构建 “全周期、全体系、全系统”的风险防控技术和管理体系,为保障城市地下空间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更加直观、准确地刻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别选取裂缝发育的双孔介质碳酸盐岩储层样品与裂缝不发育的单介质碳酸盐岩储层样品,利用多尺度X-CT扫描成像技术建立不同级别的三维数字岩心,应用最大球算法与孔喉尺寸校正方法,提取并建立碳酸盐储层纳米级数字岩心孔隙网络模型,最后实现利用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模拟储层物性参数、进汞曲线以及孔、喉分布曲线,并与常规高压压汞法结果进行平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岩心技术模拟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差较小;模拟得到的进汞曲线、孔喉分布曲线与室内压汞实验得到的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数字岩心得到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数字岩心技术在碳酸盐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直观刻画与定量描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