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4篇
  免费   1206篇
  国内免费   1603篇
测绘学   874篇
大气科学   954篇
地球物理   1126篇
地质学   3109篇
海洋学   1047篇
天文学   212篇
综合类   536篇
自然地理   77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把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划分为 1个超层序组,4个超层序,10个层序,进行体系域划分,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构造坡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对盆地充填的可容纳空间和沉积作用可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层序地层格架与构造坡折带的研究,建立东营凹陷层序发育模式。受构造坡折带控制的层序低位域砂体和湖侵体系域砂体,成藏条件良好,最有利于形成隐蔽油气藏。  相似文献   
992.
基于耗费场的最优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GIS中,有一类应用是基于连续分布耗费场的最优路径计算问题,如公路选线等。该文首先采用规则格网对耗费场进行建模,进而基于规则格网表现,分别建立网络实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实现模型,并探讨了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最优路径算法,通过实例研究,说明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3.
太平洋水下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首次对太平洋与大洋富钴结壳密切相关的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 ,各种产出形态的磷酸盐都不同程度地交代碳酸盐等含钙物质 ,而呈现出交代生物结构、交代凝灰结构、交代角砾状结构及交代填间结构等各种交代结构 ,反映了磷酸盐的交代成因。此外 ,其δ13 C值 (变化于 0 .7‰~ 2 .0‰之间 )也证实其属于交代成因。磷酸盐中Na、Mg、Sr、F、P2 O5含量以及Na/P2 O5、Mg/P2 O5、Sr/P2 O5、F/P2 O5的比值 ,特别是晶格中结构CO2 的含量 (变化于 5 .7%~ 6 .2 %之间 ) ,与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的Blakeplateau、ChathamRise、AgulhasBank等处的磷酸盐相近 ,表明调查区磷酸盐亦形成于氧化环境。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 ,磷酸盐的形成温度为 5 .8~ 14 .8℃ ,平均为 11.5℃ ,显示其形成于正常的海水温度环境。西、中太平洋海山磷酸盐形成环境十分接近的事实暗示 ,西、中太平洋广大区域内的成磷事件存在着时间上和成因上的统一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994.
Pasquier  Ulysse  He  Yi  Hooton  Simon  Goulden  Marisa  Hiscock  Kevin M. 《Natural Hazards》2019,98(3):915-937

Coastal regions are dynamic areas that often lie at the junction of different natural hazards. Extreme events such as storm surges and high precipitation are significant sources of concern for flood management. As climatic changes and sea-level rise put further pressure on these vulnerable systems, there is a ne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ications of compounding hazards. Recent computational advances in hydraulic modelling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and adaptation. Our research makes use of recently released features in the HEC-RAS version 5.0 software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1D–2D hydrodynamic model. Using extreme value analysis with the Peaks-Over-Threshold method to define extreme scenarios,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UK.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rotected wetland known as the Broads to a combination of fluvial, tidal and coastal sources of flooding was assessed, accounting for different rates of twenty-first century sea-level rise up to the year 2100. The 1D–2D approach led to a more detailed representation of inundation in coastal urban areas, while allowing for interactions with more fluvially dominated inland areas to be captured. While flooding was primarily driven by increased sea levels, combined events exacerbated flooded area by 5–40% and average depth by 10–32%, affecting different locations depending on the scenario. The results emphasise the importance of catchment-scale strategies that account for potentially interacting sources of flooding.

  相似文献   
995.
川西汉旺地区雷口坡组四段风暴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聪  刘树根  宋金民  唐玄  赖冬 《沉积学报》2019,37(1):94-103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镜下薄片观察,川西汉旺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发育典型的风暴岩,具有底冲刷—充填构造、风暴砾屑层、菊花构造和丘状交错层理等典型风暴沉积标志。根据该风暴岩岩性、沉积位置、沉积标志组合特征,共识别出三种风暴沉积序列类型:1)序列Ⅰ由侵蚀底面及砾屑段、粒序段组成,代表靠近风暴浪基面附近的台前缓斜坡下部环境; 2)序列Ⅱ由侵蚀底面及砾屑段、粒序段、平行纹层段、丘状纹层段组成,代表靠近正常浪基面附近的台前缓斜坡上部环境; 3)序列Ⅲ由粒序段、平行纹层段组成,代表台地边缘环境。风暴层序自下而上的沉积演化为:台前缓斜坡下部—台前缓斜坡上部—台地边缘,整体为一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996.
张梦虎  刘帅  何希位  孙奕 《地质论评》2019,65(Z1):297-300
正航空瞬变电磁法(简称航电)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多金属矿探测技术,该方法测量速度快、效率高、受地形影响小。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勘查难度的加大,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航空瞬变电磁法在黑龙江、内蒙、新疆等地试验性开展工作,获得较好找矿效果。新疆东天山成矿带是新疆最重要的成矿带地区之一,为了加快阿奇山-黑尖山一带多金属矿找矿步伐,该地区引入  相似文献   
997.
扬子板块东北缘的浅变质岩被认为是三叠纪大陆俯冲过程中从扬子板块剥离而来的,其原岩主要为新元古代中期岩浆岩和沉积岩,是理解扬子板块东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重要对象。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夹持于大别造山带和苏鲁造山带之间,出露一套绿片岩相—低角闪岩变火山—沉积序列,即由西冷组变火山岩和北将军组变碎屑岩组成的张八岭群。然而,西冷组与北将军组之间的关系和张八岭群的形成时代都尚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对张八岭群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MC-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西冷组顶部石英角斑岩的原岩时代为723±7 Ma;北将军组底部变粉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变化于916~614 Ma之间,与西冷组、肥东杂岩内新元古代岩浆活动时间相一致,暗示它们的物质主要由西冷组和肥东杂岩提供,其中,最年轻碎屑锆石谐和年龄(677±12 Ma)限定了北将军组沉积时代下限。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前人张八岭群上覆震旦系盖层沉积初始时间(635 Ma),本文认为北将军组的沉积时限为677~635 Ma,是覆盖于西冷组之上的中新元古代晚期沉积地层。对比研究显示,张八岭群可能是扬子东北缘新元古代中期裂谷火山—沉积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8.
地热资源是一种绿色低碳、极具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江西省会昌县坝背地区断裂构造密集,地热异常广泛发育。为了查明勘查区各断裂构造的产状、规模及深部变化特征,为寻找地热水钻孔布置提供依据,项目组首先在已知温泉位置布置3条高密度试验测线,接着在已知温泉位置以南布置4条高密度测线,然后在高密度电阻率法资料初步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再施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得出其中两条深大断裂是温泉主要的导水导热构造、断裂深切至基底界面、基底界面起伏明显的结论。同时圈定了4个低阻异常区,其中低阻异常范围最大的区域长约1000 m,宽约240 m,高约200 m,是含水最为有利区域,亦是寻找地热水的直接依据,建议在其正上方布设钻孔进行验证,孔深约800 m,满足深大断裂和基底对低阻区的深度控制。  相似文献   
999.
王剑  王虎  李勇  赵华宣  陈怡  兰永飞 《探矿工程》2019,46(12):18-23
结合贵州省地热钻井设备及井身结构等情况,就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对冲洗液正循环和气举反循环两种钻进工艺原理、设备配套、钻具组合、沉没比、钻进参数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工艺能够提高溶蚀裂隙地层施工效率,减少孔内事故的发生,同时该工艺在热储层中应用还具有明显的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张宜 《探矿工程》2019,46(7):51-56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其存量资源越来越少。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成功,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储层改造技术是决定页岩气开发成败的两大关键技术之一。而页岩气储层的脆性指数是评价页岩气储层可改造(可压裂)的关键指标。本文对国内外的页岩气储层脆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总结了岩石脆性的各种力学表征方法以及矿物成分对岩石脆性的影响,为我国页岩气储层脆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