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伴生金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井矿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铜,银,铅,锌等多矿种大型矿床,矿床铜,锡矿化即有关,又有分离,伴生的金矿化局部较好,可能与铜矿化阶段的黄铁矿化有关,浮选铜矿尾砂中的Au含量较高,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独立的黄铁矿(毒砂)脉中的金,银矿资源应予评价,大井矿床东北约10km处叶腊石(巴林石)矿床中金矿化的发现为高S型浅成低温热液银-金-多金属矿床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说明大井外围有着较好的银-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大井矿床是次火山热液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基底及燕山期岩浆岩。  相似文献   
32.
马永政  郑宏  李春光 《岩土力学》2008,29(1):119-124
传统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DA)采用线性位移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为准确计算块体应力场,传统上一般直接增加位移函数的多项式阶次,或进行子块体划分或耦合有限元等改进措施,但应用上仍不够方便有效。建议引进无网格节点位移插值模式,采用自然单元法中的自然邻接点插值(NNI)法,具有插值特性,易于准确实施边界条件或材料连续性条件,且具有无网格特征和良好的计算精度,计算更快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块体弯曲、裂纹扩展破坏形式等,以解决线性位移模式等的不足。  相似文献   
33.
齐永正 《岩土力学》2007,28(Z1):859-862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近年来成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热点问题。根据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将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通过选用合适的三维空间计算模型,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应用数值仿真系统ANSYS程序对所建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于软硬不同的地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硬度的地基会在上部结构及基础中产生应力重分布,同时还得出了地基土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此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4.
吉林省部分河流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河流的水化学组成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而湖泊水则因其交换缓慢,即使与河流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相似,其化学组成也明显区别于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也不同.利用形态分析、相关分析和地累积指数法研究了吉林省境内部分河流、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伊通河和南湖重金属元素生物可利用态含量都很高,存在较大的、潜在的生态危害,Pb、Cu在有机物态中表现出明显的赋存趋势;河流沉积物中Cu、Pb、Zn与pH值显著相关,但湖泊中却相关性不显著.河流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污染程度最高达到4级,属强污染,湖泊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35.
论内蒙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区旋转构造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旋转构造体系”在本区铜、锡的成矿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控制着地层、岩脉、构造与矿脉的分布及产出.区内主要构造格架的特征表现为:在海西期构造的基础上,燕山期发生旋转,即在F1、F2等NE向压扭性左行断裂构造夹持的地块因剪切作用而发生整体顺时针的旋转;形成的配套构造包括呈羽状排布与同步剪切的近SN向的F3、F4、F5、F6压扭性断裂和NWW向张扭性断裂(矿脉主要充填于该组中);同时造成矿区内地层、岩脉的走向与区域上的走向的极不协调.  相似文献   
36.
研究和建立了一套无人直升机低空数字摄影与影像测量系统。该系统以无人直升机为飞行平台,以数字相机为传感器,直接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影像,具有垂直升降、低空作业、自主飞行等特点。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航空摄影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同时,提出了视距网格的飞行模式,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利用试验场相机检定的技术,实现了非量测数字相机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15 km2大比例尺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综合精度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