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471篇
测绘学   336篇
大气科学   184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738篇
海洋学   35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51.
在诸多地理信息系统中,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用户的统一空间载体,面向全社会和各专业部门,因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产品需求既是最广泛的,也是最复杂的.本文针对社会上不同行业、部门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产品的不同需求程度,以1: 5万数据库为例,采用调查、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按内容创造性地分为三个等级,并得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1: 5万数据库内容等级划分方案",为下一步三级数据库产品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2.
文中详细阐述了印前系统直接制版版材的制作原理及其输出工艺.通过选择经过采用特殊染料增感的卤化银乳剂作为银盐扩散型直接制版版材的感光物质,使之对630~680 nm的激光极为敏感;控制合成过程中化学反应条件,获得致密、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耐磨性能的核层;经涂布制成银盐扩散型直接制版版材,并配制出与之相适应的亲水、感脂液.实验证明,该版材适合CTP系统输出,经显影稳定后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可作为少份数印品的印刷版材.  相似文献   
953.
西藏改则县冈玛错地区发现榴辉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翟庆国  王军  王永 《地质通报》2009,28(12):1720-1724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出露有一条东西长约500km的高压变质带,高压变质带中段片石山地区已有榴辉岩的报道,然而其他地区至今尚没有发现榴辉岩出露。首次在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西段冈玛错地区发现了典型的榴辉岩,岩石呈透镜状或块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角闪石。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427~472℃和约2.3GPa。冈玛错榴辉岩是藏北羌塘地区第二例榴辉岩,它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该地区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同时也暗示羌塘中部地区可能存在一条榴辉岩带,这对研究特提斯洋的闭合与青藏高原的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4.
The Permian fusulinoidean genus Monodiexodin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ast Tethys.The genus might b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in northwestern China, but this is disputed.Monodiexodina-bearing areas can be restored as in either northern or southern middle latitudes with a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between a high latitudinal,cool/cold water climatic realm and a paleotropical,warm water realm.Permian strata bearing Monodiexodina in Karakorum, Muztag Pear,and Buka Daban Pear...  相似文献   
955.
江南断裂构造属性及成生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南断裂作为江南隆起带北缘边界的区域性断裂,时空变形特点表现为前燕山期非造山性质的沉积相突变带和燕山期具造山性质的构造变形带。突变带内同生角砾岩仅具相带划分意义。构造变形带内江南断裂中浅层宏观总体表现逆冲断层;地质证据和ESR年龄证据表明断裂作用起始于燕山早期,持续至喜山早期;宏微观构造、包体测温和差异应力等综合研究显示断层总体处于脆性、低温、低差异应力构造变形环境。但江南断裂现今中浅层主要变形形迹和成生条件所表现的构造属性与空间断层性质不相对应,原因可能与中浅层构造变形样式、基底变形特征及区域应力作用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56.
吉林省晚印支期—燕山期成矿事件年谱的拟建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林省铁、镍、钒、钛、钨、钼、金、银、铜、铅、锌、锑等内生金属矿产主要是晚印支—燕山期成矿事件的产物,已有测年数据拟建的成矿事件年谱所显示的结构特征表明:①、可划分出230~180 Ma、180~130 Ma、130~100 Ma三个时段和六个亚时区;②、180 Ma±、130 Ma±、100 Ma±的三大成矿峰期,均处于早期盆地闭合,新期盆地打开的转换期;③、三大成矿峰期由老而新主矿种由钼—金(银)—铜的演化。上述特征受该地质时期区域构造-岩浆作用和岩石圈的演化所制约。  相似文献   
957.
夏季黑河流域蒸散发量卫星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空气动力学方法和蒸散发量时间尺度扩展方案,利用MODIS资料和气象资料,计算中国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复杂地形下,2004年夏季7月蒸散发量空间分布及总量。利用Landsat-5TM资料对比分析发现,估算地表水热传输过程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资料的估算结果受下垫面非均匀性影响程度,明显小于采用中分辨率资料。通过"金塔实验"湍流观测资料验证表明,利用高分辨率资料估算日蒸散发量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对月蒸散发量计算分析表明,黑河流域海拔2000m以上祁连山区,7月平均蒸散发量是海拔2000m以下山前地区的2.2倍,而山前平原区绿洲(NDVI>0.10区域)平均蒸散发量又是荒漠戈壁地区的12.3倍。因此,流域中下游绿洲地区特别是农业灌溉区是夏季主要水资源消耗区。  相似文献   
958.
王永  王军  纪占胜  翟庆国  肖序常 《地质通报》2009,28(9):1330-1334
藏北羌塘盆地腹地戈木错周围发现大量石制品,主要为细石核、细石叶、石片和石器,未发现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通过对石制品表面特征的观察,没有发现流水磨损的痕迹,认为这些石制品未经过后期搬运,为原地堆积。对石制品的初步研究表明,戈木错遗址的石制品主要为细小石器,使用的原料主要有硅质岩、玛瑙和燧石。将戈木错的细石器与藏北其他地点的细石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文化特征与藏北双湖、申扎等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说明藏北细石器基本属于相同的文化背景,有相同的起源,属于中国北方细石器文化的一部分。此外,从石制品的组合、加工技术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过程来看,其时代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相似文献   
959.
翟庆国  李才  王军 《地质通报》2009,28(9):1207-1220
羌塘中部榴辉岩位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段,改则县古姆乡片石山地区。榴辉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角闪石等,围岩为石榴白云母片岩和蓝片岩,石榴白云母片岩主要由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和石英构成,蓝片岩由石榴子石、角闪石(含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等构成。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显示,榴辉岩主要经历了3期变质作用:①峰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阶段,以石榴子石、绿辉石和多硅白云母为特征,变质温度和压力分别为500℃和2.3GPa;②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阶段,以后期形成的冻蓝闪石、镁红闪石、绿帘石、钠长石等交代早期矿物为特征;③绿片岩相变质作用阶段,以毛发状阳起石等为特征。榴辉岩的变质演化过程代表了青藏高原北部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和冈瓦纳与劳亚大陆碰撞造山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0.
胡波  翟明国  郭敬辉  彭澎  刘富  刘爽 《岩石学报》2009,25(1):193-211
化德群出露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部,紧邻中亚造山带南缘,呈近东西向展布。在它的西边是早-中元古代的白云鄂博裂谷和渣尔泰—狼山裂谷,东南面是由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组成的早-新元古代的燕辽裂陷槽,南边分布着1.9~1.8Ga麻粒岩相变质的丰镇群(孔兹岩系),北边出露有代表中亚造山带的古生代岩石。化德群由一套浅变质和未变质的沉积岩组成,无火山岩夹层。地层序列包含多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自下而上为含砾砂岩、砂岩、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岩石组合反映了从河流—滨海—浅海相的沉积环境。化德群的地层序列可以和白云鄂博群及渣尔泰群相对比。本文对化德群四个变质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年龄主要集中在1800±50Ma和1850±50Ma,另外还有~2500Ma和~2000Ma的次要峰值。化德群底部变质含砾云母长石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的最小谐和年龄是1758±7Ma,限定了化德群沉积时代的下限。碎屑锆石的CL图像显示,1800±50Ma和1850±50Ma的锆石主要是变质成因,少量岩浆成因,说明化德群的源区主要是古元古代的变质岩,少量岩浆岩。~2500Ma和~2000Ma的碎屑锆石代表了更为古老的源区。碎屑锆石的U-Pb年龄限制了化德群的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年龄峰值对应华北克拉通的重要构造热事件,而无与中亚造山带地质事件相关的年龄信息。沉积组合特征表明化德群属于稳定的浅水—半深水沉积盆地。化德盆地、渣尔泰—狼山盆地和白云鄂博盆地共同构成华北克拉通北缘的被动陆缘裂谷系,该裂谷系的形成可能与燕辽及熊耳裂陷槽的打开是同时期的。因此,华北克拉通的北界应该置于化德群出露区域以北。基于锆石特征的详细分析及对比,我们认为化德群以南的孔兹岩系可能是化德群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