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学天文学是高校天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 讲授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全貌, 具有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的特点. 教材的质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天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非天文学专业的学生和天文爱好者, 天文学教材也是拓展科学知识和认知宇宙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大学天文学教材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不小差距. 梳理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大学天文学教材, 评述其特色、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 比较中外教材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通过分析国外优秀教材的编著理念、方法和技巧, 为我国未来天文学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2.
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波痕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夏香山群为一套遭受轻微区域变质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硅岩,可分为徐家圈组、狼嘴子组和磨盘井组。徐家圈组为深海斜坡沉积,狼嘴子组和磨盘井组为深海平原沉积。在宁夏中卫大柳树沟和下石棚的徐家圈组下部发现波痕,波长分别为13~15 cm和8~12.5 cm,波高分别为约2 cm和1.1~2 cm。波痕所在岩层底部和下伏岩层见槽模,波痕上覆岩层中见交错层理。通过对波痕、槽模、交错层理进行野外资料的采集,对古流向进行了分析。大柳树沟的波痕、槽模、交错层理反映古流向分别为SSE向、SSE向和NE向;而在下石棚地区分别为NW向、SSW向和SWW向。本文用复合流模式分析了波痕的成因,并对槽模、波痕、交错层理组成的沉积构造组合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通过对甘肃平凉地区1973—1977年夏季68次雷暴云的雷达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探空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当天雷暴发展最强时刻的最大云顶高有它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就是:当大气中层(700—400毫巴)处在中等干湿条件下(平均相对湿度在32—62%),计算的云顶高与雷达观测到的最大云顶高几乎完全吻合,这类情况的概率达71%;当层结的水汽条件处于相对比较高湿或比较干时,计算的云顶高和雷达实测到的最大云顶高产生偏离。产生这种偏离和水汽条件有较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在预报雷暴云顶高的问题上,根据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应用作者在1)中的方法计算的云顶高,再结合层结的水汽条件需进行某种经验订正。此法于1978年夏季实践中进行了试报,并用雷达观测进行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很吻合。  相似文献   
24.
区域构造显示,在帕米尔-西昆仑前陆地带大致以齐姆根为中心的范围内,山前构造变形呈现分阶段发育的特征,前陆冲断带和前陆沉降带横向不能连接,形成喀什和叶城-和田两个沉降坳陷中心。这是由于造山带前陆的逆冲断裂带向盆地大规模逆掩和推覆过程中大幅度构造叠覆而形成,长距离构造拆离使许多地质记录被掩盖和破坏,给地质构造发展史重建造成很大困难,齐姆根由于地处连接帕米尔、西昆仑2个前缘逆冲断裂系及其前陆沉降带的应力转换和调整部位,构造以斜向走滑为主、逆冲推覆程度相对较弱,因而得以保留许多塔里木西南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质信息,该区域是正确认识东帕米尔地区构造演化的关键点之一,因此笔者引入“域”的概念,将其命名为“齐姆根构造转换域”,其原型背景是目前帕米尔-西昆仑前缘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沉积盆地,规模不大却显示了较为典型的前陆盆地沉积构造样式,结合区域事件同位素年龄证据,基本可以确定塔西南前陆盆地发育下限不晚于侏罗纪早期,178.4-113.3Ma为初期活动的主要时期。侏罗纪发育有限规模前陆盆地,是在塔里木西南前陆盆地发育的初期阶段,同时盆地的展布受到古近纪以来帕米尔构造结“突刺”状楔入的强烈影响,使侏罗纪原始盆地走向发生偏转。研究表明,该构造转换域与康西瓦断裂一起构成一系列构造应力转换系统,自三叠纪古特提斯闭合以来一直承接着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和帕米尔隆升过程产生的巨大地壳缩短量。  相似文献   
25.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多种矿产的耦合成矿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的盆地动力学问题正在成为地质学家期待解决的前缘科学问题。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古生代华北克拉通盆地基础上发育形成的中新生代多旋回沉积盆地,盆地构造与多种能源矿产时空配置关系的研究表明,油-气-煤-铀等多种沉积能源矿产虽然赋存于盆地的不同构造单元和古生界至中生界的不同地质层位,但它们在空间分布和成矿时间上却表现出相互关联,共存富集的统一性,促使它们统一成矿、共存定位的峰值时代主要发生在盆地重大变革的燕山中晚期(140~120Ma±)和后期改造过程的早喜山期(60Ma±),明显受控于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关键时期的构造转换及其耦合成矿作用。因此,探索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古构造面貌、关键变革时期的构造应力场环境及其叠加转换关系,有助于客观认识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可能受控的统一构造动力学环境及其耦合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26.
27.
中国大山阿吾拉勒成矿带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裂谷地质背景之上,其中段已发现著名的式可市台富铁矿床以及伴生的一系列铜矿点,成矿围岩为浅变质岩系。笔者根据近年研究,确定该含矿岩系实际是区域性挤压构造形成的动力变质岩带,其中云母片岩的绢云母经~(40)Ar/~(39)Ar定年,获得坪年龄220.6±3.4Ma和等时线年龄220.7±6.6Ma。这一成果揭示天山山脉在后碰撞地壳演化阶段,经历了晚三叠世构造热事件的改造。  相似文献   
28.
板块构造观的中心思想是;全球构造和地壳演化由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存在构造作用的全球共同时空性。大陆造山带是古板块构造研究的重要区域,研究时应首先区别出稳定和活动两类不同的地壳构造类型,分别针对其特点进行侧重不同的研究。板块聚合活动带的重点问题是:(1)识别和研究夹杂其中的构造块体;(2)区分和恢复次级聚合活动带;(3)复原次级聚合活动带中不同性质地质体的原始状态。板块聚合活动带研究是从其组成的物质基础(沉积、岩浆建造)和变形动力学着手,综合生物古地理、大陆边缘沉积学、古地磁、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成果,总结构造演化规律,建立具体板块聚合活动带的地质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9.
推覆构造的研究,目前逐渐为地质工作者所重视.笔者通过一九八七年在北天山西段进行的区域地质调查,确定新疆霍城县境内马依坎巴斯他乌—肯达克波斯一带,在沿290°方向长约20余公里、宽5—8公里范围内,有一系列小规模的推覆构造(图1).推覆构造的发现,在北天山西部地区尚属首次.本文就其特征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30.
1978年,在日本九州半岛一选定测区进行了直升机[载]的地球物理测量。使用的仪器是一动源式电磁仪及磁力仪。视电阻率图由电磁数据绘制。根据测区内已知金矿电阻率特征确定出地面进一步工作的靶区。1980年底,通过对其中一靶区的钻探,发现了一金矿床,1985年夏将全面投产。该矿金储量至少有120吨,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金矿。该矿产于以前从未料到的赋存贵金属矿床的地质环境中。这一典型事例说明在其他相似的地质环境中使用航空电磁法是一个最佳勘探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