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古土壤是重建古环境重要的信息源。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古土壤在发育程度上尚未有明确解释。陕西省榆林市的镇北台地区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边缘,对气候响应敏感。本文选取厚度为524 cm的镇北台(ZBT)剖面,按照古土壤2 cm、风成砂5 cm的间隔共采集古土壤样品156个,风成砂样品58个。基于6个AMS14C和3个OSL年代样品,推测剖面古土壤底部年龄为10 cal.ka B.P.,顶部年龄为3.2 cal.ka B.P.;并结合土壤微形态特征,对镇北台剖面沉积物中常量元素特征与成壤强度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镇北台(ZBT)剖面常量元素组成以SiO2、Al2O3和Na2O为主。CIA指数指示剖面处于脱Ca、Na为主的初级风化阶段,反映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以来可能以相对干旱的气候环境为主,风化成壤作用较弱,但其中也不乏幅度较小的冷暖气候旋回。土壤微形态特征也表明ZBT剖面风化程度较弱,主要矿物由石英、长石、云母和岩屑矿物构成,可见胶结物和泥岩岩屑等土壤形成物。其成壤强度变化与化学元素特征表现一致:10.0~8.1 cal.ka B.P.左右,成壤较弱,气候向暖湿转变;6.9 cal.ka B.P.左右,成壤作用稍有加强;5.5~3.7 cal.ka B.P.左右,成壤作用最强,气候相对暖湿,化学、生物风化加强,但此阶段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为探讨模式产品预报不一致性问题,利用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业务中常用的GQEC,GQJP及T639模式的12 h降水、2 m温度网格产品,采用跳跃指数定量计算方法,研究了产品在不同区域内跳跃指数变化与预报不一致性问题。结果表明:产品多日平均跳跃指数随预报时效延长而增大;长时效预报比短时效预报跳跃频率大、预报不一致性也大;对比两种要素可知,降水的跳跃指数比温度大,跳跃频率高,预报不一致性大;对比不同模式发现,GQEC不仅跳跃指数值小,且跳跃频率低,预报不一致性小,GQJP虽然跳跃指数值小于T639,但其跳跃频率更高,预报一致性较T639低;产品跳跃频率存在季节差异,夏季降水和温度预报跳跃频率最高而冬季最低,夏季预报不一致性最大。研究还发现:基于跳跃指数的预报不一致性特征与选取的区域大小密切相关,区域越大,跳跃指数和预报不一致性越小;区域内跳跃指数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有关。  相似文献   
53.
利用2010—2018年新疆105个国家站、1240个区域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及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预报业务应用角度提出新疆短时强降水过程定义并遴选468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短时强降水影响系统环流配置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影响系统主要有中亚低槽(涡)、西西伯利亚低槽(涡)、西北低空急流。造成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风暴主要有合并加强型、列车效应型和孤立对流单体型,其中合并加强型最多,占45.1%,孤立对流单体型占34.8%,列车效应型最少,占20.2%,且各区域对流风暴的影响比例也有一定差异。南疆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多普勒雷达最大反射率因子强度(Z max)、强回波中心顶高(D max)、回波顶高(ET)、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预警阈值小于北疆,且伊犁州最大,阿克苏最小,伊犁州短时强降水以低质心回波为主,其他区域则为低质心和高质心回波。  相似文献   
54.
在潜在沙漠化地区"乱垦"是有害无益的。但科学的合理垦殖不应该禁止, 而应积极提倡和支持, 贵南牧场成功的经验, 应引为借鉴。该场自1968年改军马生产为农牧业结合经营方式, 在木格滩进行实验性垦殖, 20多年来在生态环境和经济收入上取得了显著的双重效益。其具体措施是: 1. 有选择的开垦土地。在开垦之前先进行勘测, 选择地面平整、土层深度在2.5m以上的粉砂质或轻壤质土地块进行垦殖, 耕种深度不超过30cm。2. 保持地形原貌。对开垦土地不进行平整, 让其自然起伏, 保持原来地貌, 使表层2m以上的土层保持均匀一致、稳定。3. 实行"耕二休一"和草田轮作制。改良土壤的理性化状, 不断补充和提高土壤肥力。4. 合理耕作。春翻地采取边翻、边压、边播种, 翻后压两遍, 播后再镇压, 尽量缩短工作程序时间(以不超过24小时为准); 而夏翻地封冻前镇压, 来年免耕播种。5. 采取残茬越冬。尽量减少耕地面的裸露, 让地面被作物茬子和撒在地里的秸秆覆盖, 减轻风蚀。这为我国在容易发生沙漠化草原地区进行合理的农业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55.
目的:系统评价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应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1205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针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总有效率[OR=4.34,95% CI(2.92,6.44),Z=7.29(P<0.00001)]、痊愈率[OR=2.14,95% CI(1.52,2.99),Z=4.41(P<0.0001)]、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0.85,95% CI(-1.26,-0.43),Z=4.00(P<0.0001)]、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MD=2.33,95% CI(0.83,3.83),Z=3.05(P=0.002)]、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MD=-10.70,95% CI(-15.56,-5.84),Z=4.32(P<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可靠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利用常规观测、1日4次FNL1°×1°、NCEP2.5°×2.5°再分析等资料,探讨2023年5月2—7日巴州北部平原极端低温雨雪天气成因及可预报性。结果表明:(1)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发生在高层北半球极涡呈偏心型,500 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发展、深厚中亚低涡在新疆长时间维持的环流背景中,低涡持续时间和冷中心强度对天山南坡的影响在5月实属罕见。(2)较强冷空气自西北路径翻越西天山进入南疆盆地,与南疆盆地东灌冷空气在巴州北部汇合增强,降水落区位于低层暖平流中心和850 hPa锋生区域,雨转雪加剧巴州北部平原最低气温的降幅。(3)EC模式形势预报提前96 h对中亚低涡的可预报性差,72 h内能较准确刻画低涡强度、位置和移动路径,但细节存在偏差;对最低气温预报EC模式稳定、准确,具有极强参考价值;对库尔勒城区降水和雨雪相态预报,智能网格及NCEP、EC、CMA-GFS数值模式预报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57.
李惠 《地质与勘探》2020,56(5):889-897
总结了国内90多个热液型金及铜、银、铅锌、锑、钨等典型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液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想模型。该实用理想模型对于研究构造叠加晕法在矿区深部盲矿预测建立实用模型及在普查区建立预测参照实用模型均具有重要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本文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与降雨观测数据,以陕西半湿润区陈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驱动WRF-Hydro模型,研究该模型的表现和适用性,并在结构、参数、输入输出和模拟结果方面与新安江模型对比.考虑到次表面层与实际包气带的区别,引入土层厚度乘子ZSOILFAC对前者进行等比缩放,发现其与新安江模型反推包气带的厚度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在陈河流域中WRF-Hydro计算步长须在建议值的基础上缩小; WRF-Hydro模型善于模拟洪水细节,新安江模型表现好且稳定;前者的径流深和洪峰合格率平于或略低于后者;在两个指标均合格的洪水中,前者平均均方根误差比后者小21.5%,但对于其他洪水,前者平均均方根误差比后者大56.2%; WRF-Hydro在洪水起涨时刻模拟较好,表现出其在中小流域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9.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蔚县盆地为典型的冀西北山间盆地,与阳原盆地仅一山之隔,二者共同组成了广义的"泥河湾盆地",盆地内广泛出露中更新统郝家台组(Qp2h)河-湖相沉积物.相比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较低.20世纪80年代,盆地北部(大南沟一带)出土具有上新世—早更新世面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近...  相似文献   
60.
高寒河谷灌丛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被冠层的降雨被分割成冠层截留、穿透雨和树干茎流3个部分,这个过程(冠层降雨再分配)是高寒河谷灌丛生态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之一,对于认识高寒河谷灌丛的水文循环过程及水分收支规律也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青海湖流域最重要的河谷灌丛--具鳞水柏枝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点观测,深入分析了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冠层截留量占同期降雨量的比例平均为48.40%、4.04%和47.56%,并在不同降雨量等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②冠层降雨再分配各组成要素(穿透雨、树干茎流、冠层截留)与降雨特征参数存在高度相关性,伴随降雨量和降雨历时的增加,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冠层截留量占同期降雨量的比例均逐渐趋于稳定,极限稳定值分别介于60.45%~61.07%、6.45%~7.42%、33.11%~34.17%;③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临界降雨量分别为1.10 mm和1.87 mm,表明2 mm以下的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基本没有贡献。因此,高寒河谷灌丛冠层降雨再分配与其他林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深入研究其内在机制及水分利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