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9篇
  免费   3365篇
  国内免费   4925篇
测绘学   2360篇
大气科学   5546篇
地球物理   9228篇
地质学   19591篇
海洋学   3446篇
天文学   2365篇
综合类   3647篇
自然地理   321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743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687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5378篇
  2017年   4638篇
  2016年   3365篇
  2015年   1030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904篇
  2011年   3593篇
  2010年   2991篇
  2009年   3202篇
  2008年   2634篇
  2007年   3111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812篇
  2004年   831篇
  2003年   889篇
  2002年   731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662篇
  1999年   917篇
  1998年   778篇
  1997年   761篇
  1996年   726篇
  1995年   648篇
  1994年   567篇
  1993年   488篇
  1992年   409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181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4篇
  1976年   12篇
  1974年   9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本项研究中,根据Pr/Ph比值,β-胡萝卜烷类化合物丰度,甾/藿比值,单甲基高位取代支链烷烃,OEP值,升藿烷C3122S/(22S+22S)比值等参数,对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了详细的研究,该为该套地层只于弱氧化-弱还原条件下及经历了强烈的细菌改造。  相似文献   
992.
坡地系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恒力  陈植华 《地球科学》1997,22(6):652-655
区域性土壤侵蚀的定量评在涉及到泥沙输移的非连续性难题和众多的非确定性因素,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小区定量难以适用。所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是利用GIS技术、模糊数学、将以分布参数为特征的区域坡地系统划分成若干类具有集中参数特征的基本侵蚀单元,结合USLE方程来模拟空间上不同侵蚀背景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强度,并可以确定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及其排序,该方法适用性强,可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93.
结合地质工作特点,概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地质科研、地质教育、成果汇报演示以及地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侏罗系煤成油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社荣  方家虎 《地质论评》1997,43(2):155-161
在阐述了煤成油的概念,总结和评述了煤生油显微组分,生油门限,生油范围和生油高峰等问题后,本文通过吐哈等盆地侏罗系煤生油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可溶有机质演化,成熟度和有机质丰度,油源及原油成熟度对比;含煤岩系中煤层和泥岩的厚度及总量和煤及泥岩最高沥青和总烃转化率的对比; 其族组成和煤成原油的族组成特征的对比,提出了中国侏罗系煤成油盆地中泥岩比煤层对煤成油田形成有大的贡献看法。  相似文献   
995.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颜佳新  陈北岳 《地质论评》1997,43(2):193-199
鄂湘桂地区,早二叠世栖霞组主要为贫氧沉积,通过恢复其形成时沉积环境水体中溶氧量特征及其变化,识别出6个古氧相和4种古氧相相序。古氧相类型、古氧相相序及相差分别反映了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的相位,速度和幅度。古氧相分析从成因上刻画了地层层序的内部结构,成为本区栖霞组内关键性界面,副层序,体系域及层序识别和确定的基础,在对岩相组合单调,空间上岩相厚度变化不大,同时具缺氧成因特征的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时,具  相似文献   
996.
杨忠芳  陈岳龙 《地质论评》1997,43(6):593-600
为探讨粒度分选沉积作用对沉积物化学成分配分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五台群中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等不同粒度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度沉积岩的主元素及微量元素均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SiO_2与Al_2O_3及TFe_2O_3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还表现在SiO_2与REE,Rb,Sr之间,这种特征可以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进行解释;铁族元素Cr,Ni,Co和REE,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Al_2O_3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元素易在富铝的粘土岩中聚积。不同粒度成分沉积岩的稀土  相似文献   
997.
广东麒麟绿钙闪石巨晶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群科  张宗清 《地质论评》1997,43(6):638-645
本文对罕见的幔源绿钙闪石巨晶进行了综合的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特征表明;绿钙闪石巨晶是碱性玄武岩浆在地幔条件下的结晶产物;相对于寄主玄武岩,绿钙闪石巨晶均属捕虏晶,它们与共存的橄榄岩包体无成因联系,其形成可能与共存的黑色包体有关。  相似文献   
998.
张宏飞  张本仁 《地质学报》1997,71(2):142-149
本文对东秦岭造山带内27个花岗岩类央体48件长石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本区的南秦岭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具有明显的铅同位素块体效应,反映它们属地同一个铅同位素构造-地球化学省;而本区的北秦岭区岗岩类从晚元古代到早古生长,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富铀铅和钍铅的为特征,但从晚古生长开始,花岗岩类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明显发生变化,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反映晚古生长及其后形成花岗质  相似文献   
999.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双舫  付晓泰 《地质学报》1997,71(4):367-373
利用等温密封热解实验技术及恒速升温热解实验与PY—GC分析技术的结合,本文分别建立并标定了原油中各族组分,即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原油中不同族组分成气的过程均可用平行一级反应描述,但不同组分在平均活化能及活化能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各族组分在地史过程中成气的过程可由各自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这将使原油成气过程的定量、动态描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00.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and silver deposits in Zhejiang Province(Huangshan gold deposit, Zhilingtou gold-silver deposit and Haoshi silver deposit) showmarked differences in lead and stront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suggesting three differentsources and geneses of these deposits. The Huangshan gold deposit features low initial Srisotope ratios and low μ values or low content of radiogenic Pb and its ore-forming materialscame primarily from the upper mantle; the Zhilingtou gold-silver deposit shows high initial Srisotope ratios and high μ values or high content of radiogenic Pb and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upper crust; and the Haoshi silver deposit has its Pb and Srisotope ratios between the above two cases with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stemming from boththe mantle and the crust. The characteristic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may serve as an indicatorfor prospecting for different types of ore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