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433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辽东早元古代地层内赋存着一系列多金属硫铁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裂谷盆地演化及含矿建造控制。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分别形成了含钴黄铁矿 含铜黄铁矿 含硬石膏黄铁矿矿床系列和含硼(镁电气石)磁黄铁矿 含铅锌黄铁矿 重晶石闪锌黄铁矿矿床系列。依据成矿特征可分为海底火山喷气沉积与海底喷气沉积两种成因类型。成矿作用受裂谷、次级盆地、一定含矿层位和特殊容矿岩石相互联系与配套的控矿因素制约。在对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将该区多金属硫铁矿划分为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2.
斜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斜向坡的旋转式变形和破坏机制,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此种斜坡中的剩余下滑力的分布方式,并以此来解释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一定旋转的原因;论文还运用离散元法,模拟了此种滑坡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23.
自然灾害研究中几个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人类生活环境系统的整体观角度讨论了自然灾害的两重性、关连性及人类圈之形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自然灾害从短时间尺度和小范围看是灾变, 从长时间尺度和大范围看是一种自调节、自平衡过程;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存在着双向效应关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群发共生现象)是由其同源性、链发性和韵律性决定的;人类圈是地球演化进入新阶段的产物, 它具有进行层次深、作用强度高、活动领域宽和通过信息实现调控的特点。建立上述观念, 对灾害研究、减轻灾害损失,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塔中地区主要受塔中Ⅰ号、Ⅱ号及Ⅲ号三条大断层控制 ,形成巨型复式背斜 ,隆起高部位地层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剥蚀。背斜之上 ,断裂和局部构造发育。可划分出两个主要成藏期 :第Ⅰ成藏期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成熟生烃运移期 ,生排烃高峰为志留纪 ;第Ⅱ成藏期为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成熟生烃运聚。第Ⅰ成藏期形成的油藏有两个特征 :在塔中Ⅰ号断裂带、北部斜坡带油气注入奥陶系及志留系圈闭中 ,形成原生油气藏 ;构造高部位 (如中央断垒带 )的油气藏在后期构造运动中遭受破坏。第Ⅱ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可分为两类 :对早期油藏的再次充注 ;聚集形成新油藏。塔中地区的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面 ,油气的分布也主要受断裂和不整合面所控制。塔中Ⅰ号构造带和北部斜坡带是较为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25.
NHC硅化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HC硅化加固方法 ,已在数十项工程中推广应用 ,均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了这一方法的作用原理及其特性 ,并列举了在几项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6.
On the basi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the mechanisms of paragenesis and separation of silver, lead and zinc in the hydrothermal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 At acidic to nearly neutral pH, their chloride complexes are stable, and among them the chloride complexes of zinc are most stable. And the sulfide complexes are the dominant species at nearly neutral to alkaline pH,while the sulfide complexes of silver are most stable.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 Cl^-] ,fO2, and increasing pH, the solubilities of silver, lead and zinc will decrease, leading to their deposition and separation. For sulfide complex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reduced sulfur and pH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stabilities. Complexe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stabilities respond to the variation of conditions to different extents, which gave rise to the paragenesis and separation of silver, lead and zinc in the whole ore-forming process of dissolution,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27.
Recent significant tornadoes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Int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whose annual number of tornadoes can exceed 1000,the average number of tornadoes per year in China over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is estimated to be fewer than 100(Fan and Yu,2015),even though both countries are located in a similar latitudinal zon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The annual average recorded number of F1(Fujita scale)or EF1(enhanced Fujita scale)intensity or higher tornadoes in China between 1961 and 2010 is about  相似文献   
28.
利用阿克苏及邻近地区12个气象站1980—2013年雷暴资料,以及同期高空资料,统计了各站年均雷暴日数,对发生区域雷暴天气的环流形势进行分类,归纳出各型的入型指标。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阿克苏及邻近地区区域雷暴概率回归预报模型,并对2013年进行试预报。结果表明:(1)阿克苏及邻近地区区域雷暴的影响系统主要分为4类:巴湖低槽型、急流型、西北气流型和温度槽型。(2)对2002—2012年5—9月(共1683 d)历史资料进行判别,满足入型条件的样本数为876 d,消空率为48%;对2013年5—9月(共153 d)历史资料进行判别,入型样本数为80 d,消空率为48%。(3)对2002—2012年5—9月所有入型样本进行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为72.0%(平均TS评分为30.1%);对2013年5—9月所有入型样本进行试预报,平均准确率为63.2%(平均TS评分为28.2%)。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