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古洪水沉积物是研究地史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和古环境演化的重要载体。基于地质记录开展古洪水重建研究,可以为揭示区域洪水历史过程及机制提供依据,对水资源利用和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漕河古河道北岸出露较好的李迪城村剖面为研究对象,综合地层序列、野外沉积特征、沉积构造及沉积物粒度分析,对白洋淀地区漕河古河道沉积记录的古洪水事件进行了识别,发现该剖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古洪水沉积层与下伏地层存在明显的冲刷侵蚀面,沉积体形态呈透镜状,由泥砾、炭屑、双壳类及灰黑色粉细砂混杂组成,发育中小型交错层理;洪水沉积物粒度指标(中值粒径、砂含量、黏土/粉砂值及Q90)表现为高值,以细砂为优势组分,含混杂的粉砂及少量黏土,分选较差;古洪水沉积层中古树与双壳类集中埋藏,呈定向排列,其指示的方向与遥感影像揭示的古河道方向一致。通过该剖面沉积特征及地层AMS 14C年代分析,确定漕河在全新世早期约10.8~9.6 ka BP发生了4期古洪水事件,这4期古洪水事件可以与该时期华北地区其它古洪水事件进行对比。当时正值全新世早期,东亚夏季风增强,为气温和降水频繁波动上升时期,据此推断白洋淀地区全新世早期的古洪水事件是当时气候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
新疆塔西南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界线的地球化学异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的界线粘土层发现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这一层具有相当复杂的元素组合 ,存在诸多元素异常。它不仅是一条生物界线 ,而且是一条地球化学界线。这一异常事件层代表了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的突变事件 ,具有全球的一致性和等时性 ,因而具有自然界线性质。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嘎顺淖尔XK1孔沉积岩芯的岩性特征及多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中更新世早中期,29.6 -42.5m(推测时代为距今218.3 kaBP以前),气候温凉偏干,滨湖与洪积相交替;距今218.3-172.8 kaBP气候温凉偏湿, 湖泊面积扩大,以滨浅湖-浅湖沉积为主,并一度出现半深湖环境;距今172.8-93.4 kaBP,沉积环境为湖滨相与洪积相交替,气候特点是冷凉干旱;距今93.4-67.4 kaBP,沉积环境以淡水浅湖为主,夹湖滨相.气候温偏湿;距今67.4-54.0 kaBP ,湖滨相沉积为主,气候温凉偏干;距今54-48.9 kaBP,气候暖湿的浅湖环境,气温较高;距今48.9-42.6 kaBP,凉而且干旱的气候特点,沉积相为湖滨相;42.6-0 kaBP,气候暖湿、凉干交替,浅湖相为主.  相似文献   
24.
辽宁北票附近中生代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北票附近,中生代地层发展较好,由大陆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地层系统较为完整,地层单位特征明确,化石比较丰富。燕山辽西及东北各地的同型地层,常以本区为标准而进行对比;在东亚一带,本区地层亦属典型。 本区地层研究历史较久,早自1915年以来,即有中外学者来此调查。其中,谭锡畴(1926,1931)、林朝綮(1940—1941)、西田彰一(1942)、大石三郎与森田义人(1943)等均曾提出过明  相似文献   
25.
论Oysters     
林奈于1758年建立了Ostrea (s.l.)属。此后的两百多年中经拉马克(Lamark)、杜威尔(Douville)、乌雅洛夫(Vyalov)、斯坦兹尔(Stenzel)等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不断修正、补充与完善,原来的Oatrea (s.l.)属现已扩展为牡蛎超科(SuperfamilyOstreacea),人们通常称之为Oysters(牡蛎类)。目前对Oysters的特征、分类、生态、起源、演化等方面的认识正不断深化,但仍存在不少分歧。在国内由于对这类化石的研  相似文献   
26.
文章对内蒙古中部辉腾锡勒湖相沉积剖面及好鲁库风成砂-古土壤剖面全新世地层的沉积特征及~(14)C、OSL测年结果进行了综合论述,根据岩性特征及测年结果确定了全新统的底界。对内蒙古中部全新统沉积序列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其划分为3段:全新统下部(开始于12.5~11.4 ka,结束于8.2~7.0 ka)辉腾锡勒为灰黑色黏土、粉砂质黏土,沉积特征指示由冲积相转变为湖相沉积,湖面开始上升;好鲁库沙丘主要为中粗砂,为风成砂堆积。全新统中部(开始于8.2~7.0 ka,结束于4.5~2.3 ka)辉腾锡勒为灰褐色粉砂质黏土,富含有机质及双壳和螺类化石,为典型湖泊相发育阶段;好鲁库沙丘发育黑色砂质古土壤,气候温暖湿润。全新统上部(开始于4.5~2.3 ka)辉腾锡勒为黏土质粉砂,含植物碎屑,为湖滨相沉积,指示湖泊开始退缩;好鲁库沙丘为灰黄色中粗砂,沙丘重新活化,气候干旱。  相似文献   
27.
基于河北省白洋淀地区老河头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组成与磁化率特征,结合6个AMS14C测年结果,重建了该地区25.5 cal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结果显示,25.5 cal ka BP以来可以划分为7个较大的气候阶段:25.5~20.9cal ka BP(610~515 cm),沉积环境以微弱的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为主;20.9~10.7 cal ka BP(515~388 cm),该区河流作用减弱,风力堆积加强;10.7~8.6 cal ka BP(388~335 cm),该区降水增加,白洋淀湖泊面积扩大,水位升高;8.6~7.2 cal ka BP(335~299 cm),风力作用加强,以风力堆积为主;7.2~3.2 cal ka BP(299~200 cm),沉积环境以稳定的湖相沉积为主,后期流水作用增强;3.2~1.3 cal ka BP(200~110 cm),该区流水作用显著,有泛滥性的洪水在此期间出现;1.3 cal ka BP至今(110~0 cm)降水减少,但流水作用仍然明显。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内蒙古中部腾格尔诺尔湖泊沉积、粒度组成、孢粉组合等特征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晚期1700aBP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该地区1700a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1700~1170aBP,气候温暖较湿润;1170~840aBP,为温干气候期;840~200aBP,气候转为温暖湿润,间有短期的冷干波动;200aBP以来气候以温干为主,晚期气候有向凉干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发现中白垩世缺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宪璞  姚培毅 《地质论评》1995,41(6):552,577-57552
白垩纪中期(即赛诺曼—土仑期)为全球性海侵高潮期。当时海平面迅速上升,据Watta et al.(1979),Vail et al.(1977)和Wise(1974)等人的研究,全球海平面大约上升100—300m左右。海平面的骤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古海洋面积的扩大,造成海水中含氧量的大幅度减少。汹涌的海水侵漫了三角洲地带及沿岸平原并沿河湖上逆,将当时极为繁盛的陆生  相似文献   
30.
人造煤     
最近,美国的阿尔贡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把含有煤化学成分的天然物质在模拟煤形成的过程下合成成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