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海拔地区的纳木错湖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本文结合附近气象站点实测数据与纳木错浅湖芯的研究结果,筛选出适用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并对当地过去近150年来的气候变化记录进行重建。其结果显示,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以偏暖湿为主;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该阶段气候总体上呈现出冷干特点,并从20世纪20年代左右逐渐向暖湿气候过渡;20世纪中叶至2005年,这期间气候有一定波动,但整体上以气温上升为主要趋势,在降水略减的情况下湖泊并未出现萎缩,表明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冰川消融加快从而对入湖径流有一定补给作用。  相似文献   
92.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MBV)是一种严重危害大口黑鲈养殖的病害,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研究水温、鱼体大小以及攻毒剂量等条件对大口黑鲈感染蛙虹彩病毒的影响,构建体内抗病毒药效筛选模型,同时利用MTT法构建体外药物筛选模型,进而通过体外和体内药效模型,对29种中草药进行抗病毒药效评价,对筛选出药效最佳的2种中药进行体外和体内抗病毒药效评价。结果表明:水温和鱼体大小是影响体内药效模型的2个关键因子,最佳体内药效模型条件为:水温为25℃,鱼体大小20g,攻毒剂量为0.1mL 109.33 TCID50/mL。结合体内和体外药效模型结果,筛选出紫花地丁和黄连这2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的中草药。体内药效结果表明:黄连和地丁的添加量为0.6g/kg和1.2g/kg时,其对大口黑鲈的保护率最高均达到40%,而两者用药后病毒在肝组织的抑制率分别可达71.5%和67.0%。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当药物使用浓度为0.6g/kg和1.2g/kg时,可有效降低因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和肾等组织的病理学损伤。上述结果表明,黄连和地丁均具有较好的抗蛙虹彩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煤层工作面内存在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利用层析成像技术可以进一步查明其速度分布特征并进行地质异常体特征解释。本文通过构建工作面测试模型,利用模型试验确立地震波CT探测技术方法、观测系统布置、数据采集参数、数据处理及地质解释等系统内容。现场探测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地震波CT成像精度和分辨率能够满足现场生产技术要求,可对矿井工作面地质异常体进行有效探查。  相似文献   
94.
雅鲁藏布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雅鲁藏布江流域还没有大的工业污染源,仍然属于自然河流.对雅鲁藏布江16个表层沉积样品的全样、小于20μm 和小于63μm 粒级的32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元素 Cr、Mn、Fe、Co、Ni、Cu、Zn、As、Cd 和 Pb 的含量分布特征,以及这些元素含量与粒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元素(Cs 除外)与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相差不大, B、Cr、Ni、As 和 Cs 含量高于中国陆壳元素丰度值,但这些元素主要来源于该流域富含这些元素的页岩、片岩和千枚岩等母岩.由于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沉积物中 Cr、Mn、Fe、Co、Ni、Cu、Zn 之间显著正相关;除 Pb、As 外,一些元素(如 Zn、Ni)与沉积物的粒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5.
研究区属华北板块的柴达木地块的早古生代陆缘活动带(祁曼塔格裂陷槽),即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型被动陆缘。本文基于ArcGIS平台,通过建立研究区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模型,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例,对新疆东昆仑西段的铁矿资源进行预测区的圈定,并对圈定的靶区进行优选。由于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与沉积地层、岩石分布状况有关,总结出本研究区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控矿因素包括沉积地层、Fe元素异常、岩石组合等。本文选取(1)沉积地层、(2)Fe元素异常这两个方面的证据图层对研究区铁矿资源进行预测,共固定了3个沉积变质型预测区,其中A类1处,C类2处。在成矿区带圈定的基础上,估计区带内未发现矿床的个数;对预测区矿点的分布、品位、矿石量(吨位)的分布特征进行模拟,来获得资源量的估算,对研究区铁矿资源潜力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价。此次研究表明新疆东昆仑西段具有一定的铁矿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6.
胶东尚家庄钼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尚家庄钼矿床产于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受岩体内部裂隙构造控制,呈NW走向,主矿体呈似层状、大脉状产出,具分支复合、膨胀夹缩等特点。3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模式年龄为(115.5±1.6)Ma~(117.6±1.6)Ma,平均年龄为(116.4±1.6)Ma,与胶东金矿大规模成矿的时代和赋矿围岩——伟德山超单元营盘单元的成岩时代一致,说明胶东地区存在与金成矿同期的钼矿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7.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火灾后抗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火灾发生频繁且对钢结构危害严重,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火灾并未造成钢结构的根本性破坏,尽快鉴定其火灾后安全性并进行加固修复,对于减小灾后间接经济损失意义重大。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是钢结构最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其火灾后受力性能对整个结构灾后承载的安全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对高强度螺栓连接高温过火冷却后的受力性能研究极少。本文对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进行了火灾后抗剪试验研究,得到了连接的抗滑移承载力、极限承载力以及荷载—变形曲线,研究了过火温度、冷却方式对连接受力性能的影响。为模拟火灾中的可能情况,试验考虑了自然冷却、泼水冷却两种冷却方式。试验表明,当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过火温度不超过400°C时,连接的抗滑移承载力、极限承载力下降小,可判定连接仍能承受外部设计荷载,不需要对连接进行加固或替换螺栓;当过火温度超过400°C时,连接的抗滑移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开始显著下降,需连接更进一步的检测并进行仔细的结构分析,以确定连接能否继续承受外部设计荷载,以及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98.
南海南北陆缘盆地储盖组合差异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南北陆缘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差异较大,目前南部盆地的油气产量远大于北部盆地。根据储集层和盖层的环境特征,大致可将南海南北陆缘盆地储盖组合划分为4种类型:陆相砂+局部盖层组合,海陆交互相砂+局部/区域性盖层储盖组合,滨浅海碎屑砂体/碳酸盐岩生物礁+浅海相泥岩区域性盖层储盖组合以及深水碎屑岩/浅海砂体+深水泥岩储盖组合。相对于北部盆地,南部盆地的碳酸盐岩+海相泥岩储盖组合发育更加广泛。分析认为,构造活动差异是造成南北陆缘盆地储盖组合特征及其差异的第一控制因素;此外,区域地质和环境背景的演变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
报道了2007年北极Svalbard群岛Longyearbyen地区2处雪坑样品和8个河流样品中主要阴、阳离子浓度。对比该地区1996年雪坑样品离子浓度发现,2007年雪坑中离子浓度普遍降低,该地区河流水化学受陆源离子影响为主,主要是河流流经裸露基岩过程中对岩石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B/CD)在内蒙古业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典型故障,文章归纳总结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机故障、伺服系统故障、接收机噪声系数超标等几类典型故障的故障定位与故障排除方法,对雷达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