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广才岭新华屯岩体的形成时代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岩-矿物的锶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出露在张广才岭花岗岩带上的新华屯岩体属中侏罗世晚期的产物,其同位素年龄为160~165Ma,表明该晶洞花岗岩体不属于印支期。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岩体属于长英质“I”分异型,并在岩体就位和岩浆结晶过程中存在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但控制岩体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仍是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年轻的钕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该区存在新元古—显生宙的地壳增生。  相似文献   
32.
在Hausdorff局部凸线性拓扑空间中讨论集值系统x∈F(x,y),y∈G(x,y)解的存在性,推广了Rzepechi B在一致凸Banach空间中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3.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沉积物中锡分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6年间,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沉积物中有机锡和总锡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分析过程中的仪器条件和改进剂类型。优化后方法的检出限为 2.45μg/L(TPT-锡),特征浓度(相当于产生 1%净吸收或 0.004 4吸光度的待测元素浓度)为482μg/L(TPT-锡)。在这一条件下,采用盐酸酸化-正己烷萃取-氢氧化钠回洗-硝酸氧化的预处理方法,可以使沉积物样品中三苯基氯化锡(Triphenyltin, TPT)的检出限达到41ng/g(TPT-锡),回收率为 106%。应用这一方法对野外模拟实验和黄岛电厂出水口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够满足对沉积物样品中锡进行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The hydroelastic response of a circular,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 (VLFS), idealized as a floating circular elastic thin plate,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case of time-harmonic incident waves of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wave modes, of a given wave frequency, on a two-layer fluid of finite and constant depth. In linear potential-flow theory, with the aid of angular eigenfunction expansions, the diffraction potentials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Bessel functions. A system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is derived by matching the velocity and the pressure between the open-water and the plate-covered regions, while incorporating the edge conditions of the plate. Then the complex nested series are simplified by utilizing the orthogonality of the vertical eigenfunctions in the open-water region.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re pres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hysical quantities, such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Young’s modulus, the ratios of the densities and of the layer depths, on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 of the flexural-gravity waves for the two-layer fluid. Rapid convergence of the method is observed, but is slower at higher wave frequency. At high frequenc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some energy transferred from the interfacial mode to the surface mode.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大张家山工作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矿体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形态比较规则,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通过成矿规律分析,认为矿产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碳酸盐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36.
利用32位微处理器控制Σ-Δ型模数转换器ADS1248,实现了MEMS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的模数转换,采集到的地震信号满足强震数据采集要求。  相似文献   
37.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城市社区居民出行行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曹小曙  林强 《地理学报》2011,66(2):167-177
基于行为主义的视角,从微观的社区层面研究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选取广州市的3 个城 市社区作为案例,以218 个样本数据库为基础,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分别建立两个结构方程模 型,拟合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其中居民出行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分析居民属性、居住 区位与居民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方式等出行偏好之间的关系。居民出行决策的结构方程 模型则模拟居民的出行决策过程。结果显示:居民之间由于自身属性不同在出行选择和出行偏 好上存在差异,居民出行行为中居民属性和居住区位是根本,出行目的是关键,居民出行行为可 以概括为“属性决定目的,目的影响行动”。此外,居民的出行行为有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决策 路径,居民的出行决策过程可以解读为性别决策子系统、年龄决策子系统、收入决策子系统和居 住区位决策子系统等4 个决策子系统,各子系统中路径作用的不同使居民属性和居住区位对居 民出行决策产生多重多向的效应,在复合系统的影响下城市社区居民表现出差异化的出行 行为。  相似文献   
38.
作为先天性免疫反应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 TLR(toll-like receptor)基因家族介导的先天性免疫是脊椎动物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防线。研究分析了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 tlr21基因的序列特征, 并基于抗原注射实验探讨了海马tlr21的免疫功能。线纹海马tlr2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946bp, 编码981个氨基酸, 预测其编码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46.98kDa, 理论等电点为4.78。tlr21编码蛋白主要包含1个信号肽和3个功能结构域: 胞外区具有14个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结构域(LRR), 跨膜区具有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 胞内区则具有TIR结构域。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线纹海马tlr21基因与虎尾海马Hippocampus comes tlr2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 其次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tlr21基因聚为一枝。tlr21基因在线纹海马的脑、鳃、肝、肠、肾、性腺、肌肉和育儿袋各组织均有分布, 肾脏中表达量最高。抗原注射实验结果发现, 线纹海马Tlr21对不同类型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s)的识别能力存在差异, 其中, CpG-2007和CpG-HC4040对海马肾脏tlr21的mRNA表达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研究表明, 线纹海马Tlr21能够通过识别含CpG序列的DNA发挥免疫识别作用,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系统认识海马免疫系统中TLR家族基因的功能特征, 为建立海马病害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以岩石粉末试样的熔融实验为基础的 Q Ab Or An H2 O 体系的相关系表明,地壳岩石的熔融作用遵循矿物相消失所制约的固 液相平衡规律。然而,地壳岩石块状样品开放体系的熔融作用,其熔融机制、矿物相转变、初熔液相成分、残余固相等方面,均与地壳岩石封闭体系的熔融作用有很大差别。石英闪长岩开放体系的熔融实验表明,岩石的熔融首先从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开始,从而熔体成分由基性逐渐转变为中酸性,残余固相趋于超酸性。这一实验结果对大陆地区岩浆起源和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的研究可能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0.
住筒虫是浮游被囊动物的一类,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有尾纲、住筒虫科、住筒虫属,在海洋生物食物链中占重要位置。根据南海西北部陆架区2006年夏季、冬季和2007年春季3个航次各82个站的浮游动物拖网(网目孔径169 μm)调查资料,共鉴定到8种住筒虫:Fritillaria aberrens,F.abjornseni, F.formica, F.haplostoma, F.megachile, F.pacifica, F.pellucida, F.tenella,其中F.aberrensF.abjornseniF.pacifica为南海新纪录。对它们进行了形态描述,并结合环境因子探讨其丰度分布特征。夏季出现住筒虫8种,平均丰度为(2.62±4.68 )个/m3;冬季3种,春季4种,平均丰度分别为(0.23±0.52)和(1.72±5.43)个/m3F.formica是丰度最高的一种,在夏季、冬季和春季分别占总丰度的43.88%,80.18%和84.29%;其次是F.pellucidaF.haplostoma;以上三种分布广,丰度较高。与环境因子分析表明,夏季琼东沿岸上升流和雷州半岛东部海域冷涡现象对种类向沿岸推移及其丰度增加有一定的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