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机载LiDAR数据估算样地和单木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旺  牛铮  王成  高帅  冯琦  陈瀚阅 《遥感学报》2015,19(4):669-679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大量实测单木结构信息,分别从样地和单木尺度估算了森林地上生物量AGB。首先,利用局部最大值单木提取算法提取了每个样地内的单木结构参数,并针对样地和单木尺度分别计算了一组激光雷达变量。然后,利用激光雷达变量和地上生物量及其两者的对数形式,从样地和单木尺度分别构建了估算模型。最后,针对两种尺度估算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1)样地和单木尺度模型估算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与地面实测值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对数模型估算效果要优于非对数模型;(2)样地尺度模型估算效果(R2=0.84,rRMSE=0.23)明显优于单木尺度模型(R2=0.61,rRMSE=0.46);(3)按树木类型分别进行估算可以提高单木地上生物量的估算精度;(4)不论是样地还是单木尺度地上生物量估算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与样地尺度相比,单木尺度估算过程的不确定性更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单木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22.
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中国西部荒漠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2~2000年的NOAAAVHRR10日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边缘及荒漠化多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NDVI-Ts空间全国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利用NDVI-Ts空间进行全国土地覆盖分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1995年NOAA 10天合成的ch4、ch5通道亮温,先计算出陆地表面温度(Ts),然后用最大值合成法计算每月的最大Ts和NDVI,以每月最大Ts和NDVI建立NDVI-Ts空间。根据像素点(NDVI,Ts)在空间中的位置矢量,求出矢量在空间中的方向角度,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温度植被角度(NTVA)。对12个月NTVA做主成分变换提取前三个主分量,辅以全年总NDVI和大于O℃ Ts积温,用模糊K-均值法进行全国土地覆盖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NDVI-Ts空间的NTVA与NDVI、Ts一起作为分类特征在土地覆盖分类中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24.
斜视角度下大气交叉辐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大气交叉辐射影响是遥感数据中存在的大气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角度遥感是通过一定的观测角获取地面遥感数据 ,因而对斜视角度下大气交叉辐射影响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现有大气订正模型中较少涉及的部分。大气交叉辐射影响可以用点扩散函数表示 ,在频率域则可以用调制传递函数表示 ,因而通过对上述两个函数进行分析 ,可以掌握大气交叉辐射影响的特征 ,进而加以订正。通过分析发现 ,大气交叉辐射影响不仅与大气光学厚度、遥感图象分辨率等因子有关 ,而且与传感器观测角度有关 ,该文给出其解析表达式 ,并得出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5.
植被单叶光谱特性的理论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PROSPECT模型和实测的玉米叶片光谱数据,得出了叶肉结构参数N,从而模拟了在不同的叶绿不比和水分含量下玉米叶片的光学特性;发现叶绿素对叶片吸收率的影响在可见光部分占了主导作用,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叶片的吸收率增加;从近红外到2400nm,水分对吸收率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叶片的吸收率也开始增加。同时,给定叶绿素和水分含量,还模拟了当叶肉结构参数变化时的叶片的光学特性,随着N的增大,叶片的反射率逐渐增大,并渐趋一致,而透过率随着N的增加而渐减小,最后也逐渐靠近。  相似文献   
26.
在系统分析成像光谱数据特征及岩石矿物具有诊断意义的吸收光谱特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相关系数测度的光谱匹配技术、基于高斯改进型模型的光谱建模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实现了岩石矿物光谱特征波形对比分析及诊断光谱信息提取与建模,提高了光谱分类识别算法的计算速度和分类精度。采用上述技术对云南腾冲铀矿区进行实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遥感图像模拟技术方法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遥感图像模拟的研究广泛地展开,利用图像模拟技术获取的大量仿真遥感图像,为其他遥感信息的论证与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本文介绍了图像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SAR、光学遥感图像的模拟方法,分析了各种模拟方法的特点与差异,指出各种方法在生成模拟图像时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宽光谱遥感数据的细分光谱遥感图像模拟的构想。  相似文献   
28.
路网密度的研究是实施“一带一路”愿景之互联互通倡议的基础工作。“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多极化、信息化的趋势,牵连着蓬勃发展的亚太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带动中间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自发地理信息数据——OpenStreetMap(OSM)道路网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了“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辐射区域亚欧大陆的路网络密度和通行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了六大经济走廊节点城市的公路可达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路网密度和通行能力均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格局;中亚、西亚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成为道路水平落后带,限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整合与贸易畅通,建议在建设新跨国公路铁路同时,对原有老旧道路进行加宽加固等升级改造;全区域道路等级级配不合理;节点城市可达性具有明显的分异状况,六大经济走廊中83%的区域可达性在10 h以内。研究产出亚欧大陆1 km分辨率路网密度和通行能力数据集,发现了“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道路水平的薄弱区域,为“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进一步的道路网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9.
采用2002年MODIS 1km的全年NDVI时序数据对新疆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了稀疏植被覆盖区域,这些区域具有潜在荒漠化的趋势。介绍了一种针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并能重点突出稀疏植被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较好地综合了季节性影响因素和多变的自然条件影响因素。从16天合成的优化过的时序NDVI图像上,通过分析物候变化,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类结果。将具有潜在荒漠化趋势的区域模型化研究以后,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及周边地区40万km2的土地有潜在荒漠化的趋势。由于MODIS NDVI数据覆盖范围较大,并且对植被的生长变化有较高的敏感度,所以它可以被有效地应用于监测大尺度环境变化和荒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30.
施润和  庄大方  牛铮 《遥感学报》2007,11(5):626-631
叶片作为植物冠层的基本组成元素,其自身的光学特性直接影响着遥感所能获得的植物冠层反射光谱。从原理上讲,叶片的光学特性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生化组分含量的多少,还与其物理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对叶片内部物理结构进行估算有助于分离其对叶片光谱的影响,从而提高叶片生化信息反演的精度。在基于叶片内部辐射传输过程的PROSPECT模型中,叶片内部结构用一个假想的叶肉结构参数N来描述。PROSPECT模型模拟光谱发现,N对叶片反射率和透过率均影响显著,且影响范围涵盖400—2500nm的全部波段。本文利用水稻叶片实测光谱和生化数据尝试了3种N的估算方法,包括两种经验方法和一种模型反演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两种经验方法都基于N和表观叶面积(SLA)之间的非线性经验公式,因此两者具有内在的数学关系。运用模型反演方法估算的N可在实测水稻光谱和模型模拟光谱间得到最小RMSE,且其在数值上小于两种经验方法的估算值。以N为因变量,叶片光谱反射率为自变量,运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N的光谱估算模型,550nm,816nm,1210nm和1722nm四个波段被选入模型,回归效果较好,为N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