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极区海洋锚碇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布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2003年7月-9月)期间,在白令海峡和北冰洋楚科奇海布放了一套潜标和两套明标,在该次考察结束前成功回收了潜标和1套明标,获得了最长为45天的连续观测资料。通过介绍这次布放过程,对极区锚碇系统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观测站位和层次的选择,锚碇系统的设计、布放步骤等,为有海冰存在的低温海域布放锚碇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1999年楚科奇海台及其周边海域中层与深层水增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我国1999年北极科学考察期间的数据, 研究了楚科奇海台及其邻近海域的温度和盐度分布特征. 观测结果表明, 1999年在连绵600多公里的海域中都发现温度超过0.5℃的现象, 测得的最高温度为0.85℃, 表明北冰洋中层水仍然保持增暖状态. 文中指出了两个重要现象. 第一, 中层水增暖现象存在区域差别, 楚科奇海台内部中层水与陆坡区相比温度高、厚度大、深度浅. 这种不均匀性是非常重要的, 意味着中层水增暖对海冰厚度和范围变化、海气热交换变化方面的贡献也将是水平不均匀的. 海台内部温度偏高的原因在于海台的特殊地貌形成绕流使海台内部与外界水体交换不畅, 热量不容易散失. 第二, 指出了深层水增暖的现象. 1999年温度垂向分布与多年平均历史数据的差表明深层水体也在增暖, 增温深度达1200~1400 m, 增温幅度一般在0.2℃左右. 深层水增暖现象揭示了北冰洋增加的热量有复杂的再分配形式, 表明北冰洋中层水增暖现象已经引起北冰洋热力结构的变化, 指示了全球变化对北冰洋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3.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目标指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即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两翼;杭州、宁波、温州都市为三大沿海圈,为产业升级服务。温州浅滩工程三维海洋测绘基准建立与研究项目,旨在解决软土地基浅滩工程施工时控制点与测绘精度问题,海洋测绘方法与陆地测绘有明显的差别,在方案设计、外业施测、内业平差计算和成果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技术设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本文通过对瓯江口滩涂工程三维海洋测绘基准建立加以分析和阐述,可为以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为了进一步完善投放式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LADCP)测量和资料后处理技术,通过海上观测实验和资料分析,优化了盲区长度的设置,改善了第一观测层的资料质量;分析了下放过程和上升过程的不同测量误差,并反馈到对测量过程和资料后处理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较完备LADCP测量系统的必要组成。通过和相应的底跟踪结果及走航ADCP观测结果的比对分析,LADCP测量及资料后处理结果的可信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55.
微波辐射计遥感海水盐度的水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池实验研究了L波段微波辐射和盐度的关系,并进行了盐度的反演计算。实验中,先向水池内加入天然海水,然后通过向水池中添加自来水的方式调节降低池内水体的盐度,使盐度从31.67逐步降低到27.48。在此期间,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池内水体的L波段H极化和V极化辐射值以及S波段V极化辐射值,利用CTD观测池内水体的温度和盐度。L波段微波辐射值和根据辐射理论计算出的亮温值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最大和最小的2个盐度下的微波辐射值和由辐射理论计算的亮温得到定标公式,将观测的辐射值换算为亮温。最后利用半解析的反演算法反演盐度。本次实验的反演最大误差为2.1,均方差为0.3。  相似文献   
56.
地层流体压力异常是含油气盆地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地层异常压力与油气的运聚关系密切,因而研究其分布特征对于寻找隐蔽油气藏有指导作用。文章针对临清坳陷勘探程度低,探井密度小的特点,利用地震层速度从区域上对泥岩压实进行了研究,并用等效深度法计算了地层流体压力,分析了异常流体压力带的纵向,横向和平面分布特征及油气运移的趋势,结合地质特征,推测了油气的有利聚集带。  相似文献   
57.
1999年7月1日~9月9日,我国政府首次组织科学考察队赴北极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以及北太平洋白令海进行了为期71d的科学考察。此次科学考察由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选派的科技人员以及来自国内外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同时还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台湾的科学家参加(总人数:124人,包括船员)。1 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是俄罗斯制造的,总长167m,型宽22.6m,最大船速18kn,续航能力20000nmile,配备…  相似文献   
58.
59.
随着时间的变化,现存的大量既有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原有存档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其真实情况.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收集的具有高时效性的点云数据作为逆向工程的基础,通过采集现场实景照片、分析真实情况、参考原有图纸,在Revit软件中对点云数据进行逆向拟合,并赋予属性信息,将既有建筑以BIM模型的形式重现;对其进行精度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满足分类统计工程量的基础上,结合BIM模型三维可视化的优势,将改造设计工作在模型中进行仿真模拟,以验证其可行性,并对以BIM技术为中心的逆向工程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0.
Supercooled water with temperatures below freezing point,was identified from hydrographic data obtained by Chinese and Australian expeditions to Prydz Bay,Antarctica,during the austral summer.The study shows that most supercooled waters occurred at depths of 63-271 m in the region north of the Amery Ice Shelf(AIS) front.The maximum supercooling was 0.16°C below the in-situ freezing point.I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ranges of-2.14--1.96°C and 34.39-34.46,respectively,the water was colder and fresher than peripheral shelf water.The supercooled water had less variability in the vertical profiles compared to shelf water.Based on analysis of their thermohaline featur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as well as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in Prydz Bay,we conclude that these supercooled waters originated from a cavity beneath the AIS and resulted from upwelling just outside of the AIS front.Water emerging from the ice shelf cools to an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about-2.0°C) by additional cooling from the ice shelf,and becomes buoyant with the addition of melt water from the ice shelf base.When this water flows out of the ice shelf front,its upper boundary is removed,and thus it rises abruptly.Once the temperature of this water reaches below the freezing point,supercooling takes place.In summer,the seasonal pycnocline at-100 m water depth acts as a barrier to upwelling and supercooling.The upwelling of ice shelf outflow water illuminates a unique mid-depth convection of the polar oc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