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国内开展区域农业研究最早的研究机构之一,坚持遵循“面向国家需求,以任务带学科”的宗旨,基于农业生产及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点,充分发挥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优势,完成了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区域农业研究成果,包括全国农业区划初步意见、新疆地区农业区划等,不仅成为区域农业研究的经典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及地方层面农业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支持。承载80年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新时期地理资源所将在现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农业生态水文与气候、典型区粮食生产与安全、耕地利用保护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创新、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基础上,不断拓宽与丰富区域农业研究的内涵与价值,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制定实施、引领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32.
中国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结构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是集区域自然地理学理论方法与GIS技术于一体的新兴学科领域。该方法体系以遥感、GIS及海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为基础,主要应用于多尺度、多层次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时空过程与格局演替探测与模拟、驱动机理提炼及宏观生态效应分析研究,并在相关专题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不断验证、丰富与发展。本文回顾了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我国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核心方法、技术特征和研究现状。其中,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遥感动态信息提取与分析、驱动机理提炼、时空过程模拟、宏观生态效应评价技术的发展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研究信息平台的建设及相关技术方法的集成,推动了中国LUCC信息学的形成,并构成了LUCC信息学方法体系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33.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是对面积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时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为契机,探讨了由于“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的存在而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中的尺度效应问题。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探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反映驱动因子与土地利用变化(耕地扩张与草地收缩)关系的Exponent Beta系数随研究尺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反映了在研究土地利用驱动力时进行多尺度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4.
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对全球气候影响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考虑各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耦合等特点,提出并初步设计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研究的星地一体化LUCC—气候—生态系统耦合研究技术方法体系,并就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LUCC演变规律及动力学机制、LUCC...  相似文献   
35.
基于资源效率的国土空间布局及支撑体系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关键在于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合理配置,重点是以较小的资源损耗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深入理解资源效率的作用成效是科学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前提。本文框架以城镇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态转换效率测算为逻辑起点,构建以上述效率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情景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体现决策偏好差异模型评价国土空间发展潜力,定量刻画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国土空间布局蓝图,最后通过综合性分析范式对不同决策导向的国土空间政策工具(布局蓝图)进行模拟和优选。本文通过揭示资源效率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作用成效,提炼国土空间布局蓝图定量刻画的具体规律,构建权衡多方利弊的全局优化策略,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统筹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科学评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济系统影响,调控其负效应,提升经济系统韧性,是国家重要战略需求。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国得以有效遏制,而外源性输入与局部风险仍存,系统辨识其影响路径与作用强度,对经济系统恢复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改进的中国多区域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测度了中国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区的经济与产业影响,模拟了生产资料供给和产品需求变化下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及受损程度。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层面,2020年中国GDP相比常态损失约0.4%~0.8%,导致短期消费平均下降约2%,就业平均下降约0.7%,而物价平均上涨约0.9%。产业经济层面,疫情对消费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短期冲击最大,如服务业产值相比常态下降6.3%。从疫情对产业经济系统的影响分区来看,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的省份是风险一级区湖北省,呈现出以湖北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蔓延格局,而不同地区受损的主要产业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复工复产和积极财政政策两类疫情应对情景下区域经济系统的恢复强度模拟结果显示,相较于有序复工复产,增加财政刺激政策对GDP的提升率高了0.3%,但物价水平上涨约1.8%,而复工复产举措拉动产业恢复的辐射空间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37.
以武汉城市圈为典型案例区开展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实证研究。首先基于县域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补充调查数据,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功能角度遴选出表征国土空间不同主题要素的24个指标因子,构建基于"要素—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评价单元开始对10类空间二级功能进行比例关系表达,并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三生功能承载力;最后引入双约束聚类法划定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并匹配相应的调控政策。研究表明:基于统一的功能分类和指标体系实现功能比例表达在不同尺度间传递;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可划分为3个一级综合功能区和7个二级综合功能区。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内嵌空间聚类算法的分区地理元胞自动机建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地理元胞自动机(Geo-Cellular Automata;GeoCA)模型,大多采用统一的转换规则驱动元胞空间内的所有元胞进行演变。然而,许多地理现象都存在着空间异质性,统一的元胞转换规则忽略了空间异质性的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空间聚类的分区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采用空间聚类算法对元胞空间进行分区,对不同的分区分别求取转换规则,以此来提高地理元胞自动机的模拟精度。以杭州市为案例区,采用本文提出的空间聚类的分区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对研究区2000-2005年的城市用地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与采用统一转换规则的GeoCA相比,引入空间聚类算法的分区GeoCA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尤其是在空间形态和整体结构上,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39.
中国生物柴油原料树种麻疯树种植土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液体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正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政府出于粮食安全考虑,自2007年开始将发展重点转向了包括林业生物柴油在内的“非粮”生物液体燃料.麻疯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柴油原料,其种植潜力问题也日益受到学术界与决策界的关注.文章主要目标是分析生物柴油原料树种麻疯树种植的土地潜力,为政府和企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遥感数据、气象观测与土壤调查数据,结合麻疯树生长对气候、土壤与坡度等因素的要求,采用农业生态区法和社会经济因素限制法,对中国麻疯树发展的重要区域(西南三省)麻疯树种植的适宜性做了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种植麻疯树有一定的潜力,但它难以满足政府预期的麻疯树种植面积发展规划与目标,国家可能需要对未来基于麻疯树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发展作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40.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SO and rice produc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reason that ENSO might have little effect on Chinese rice production. Using a data set with measures of Jiangxi's climate and rice production,we find the reason that during 1985 and 2004 ENSO's well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did not promote Chinese rice production. First,the largest effects of ENSO mostly occur in the months when there is no rice in the field. Second,there is almos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