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东地区各分区地震应力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山东地区胶东、沂沭、鲁西南等各分区小区域综合震源机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合以往的工作结果。研究了山东区域背景应力场方向的总体特征和各分区主压和主张应力轴方向的动态变化,简单分析了应力场方向动态变化与本区中强地震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基于周期谱分析基础上的线性合成概率预测方法,对山东内陆主体及其邻近的南黄海、冀鲁豫交界等地区中强以上和中等地震进行了试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初以新疆地区7级以上地震为例研究的强震预测方法,用于山东及其邻近区域的中强以上和中等地震也有较好的检验效果.对各分区的回顾性检验结果表明,方法的R值评分一般在0.6以上,最低为0.5.最后依据展望性预测结果对山东内陆主体区、冀鲁豫交界和南黄海地区未来几年的地震趋势做了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13.
试论地名词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泰安台YRY-4分量应变仪自2009年7月底出现的固体潮畸变现象,与体应变、伸缩仪和水管仪同步畸变进行对比,对异常现象进行了落实。通过调查,落实了应变固体潮畸变现象是由附近居民新井抽水干扰所致,并初步分析了抽水对不同应变观测的影响程度及探头附近的地质结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历史地震和应变能积累释放过程对山东地区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区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时段后期的能量剩余释放阶段,在此期间将以中等或中强地震活动为主。由现代地震活动特点分析认为,该区目前处于最近的一个应变能积累—释放过程中的释放阶段,这一阶段还可能持续4年左右,在此释放阶段中有可能发生多次4~5级乃至6级地震,但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防震减灾信息网是面向社会为民服务的窗口,信息收集和编审是保障其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水平摆20多年光记录和8年数字化记录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泰安台水平摆固体潮年变曲线的规律,将其变化趋势作为一个基本模型,作为将来资料分析的依据,同时将光记录与数字记录年变趋势做对比分析,初步探讨同一峒室同一仪器墩上的这2个仪器趋势变化不尽相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张衡发明地动仪为切入点,通过对《后汉书》所载东汉历史地震资料的汇总分析,探讨东汉时期地震的频度、影响程度和破坏程度。针对地震发生后,朝廷制定的救灾策略和震后救灾实效,研究东汉时期地震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社会文化科学背景,探讨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9.
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的邀请,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E、E、苏克宁于五月廿六日至六月十二日在青岛进行了一次讲学及海上实验。讲学由毛汉礼付所长主持。参加听讲的有来自广州、履门、天津、北京、鹤壁等地的海洋与无线电工作者,以及在青岛各有关单位人员共约九十余人。全部讲学分五次进行。包括(1)海上定位原理。(2)漂流浮标与海流测量。(3)沿岸波浪电话遥测系统等三部分。介绍了漂流标测流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并对各种类型浮标的特点及其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使用情况作了说明,着重讲解了他本人研制和改进的漂流浮标的结构、性能、电  相似文献   
20.
以山东省数字地震台网产出的观测报告为基础,将沂沭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划分成4个子区域,利用多台和达法分别计算出了2002年1月至2012年4月各个子区域内中小地震平均波速比,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郯城—高桥段、莱州湾及附近海域平均波速比略低于孟疃—潍坊段和新沂—宿迁段,沂沭带主干断裂波速比基本分布在1.69 ~ 1.73之间,胶东半岛北部海域(120.5°E以东区域)波速比明显偏低,最低值为1.63;(2)研究区中小地震震源深度与其波速比没有明显相依关系,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为5~20 km,反映了研究区中、上地壳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3)波速比计算中,台站数目越多波速比计算误差越小,合适的空间范围的划分能更真实反映介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