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55篇
  免费   5148篇
  国内免费   7140篇
测绘学   2989篇
大气科学   7552篇
地球物理   11525篇
地质学   24044篇
海洋学   4667篇
天文学   2764篇
综合类   4493篇
自然地理   4109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1131篇
  2021年   1302篇
  2020年   1068篇
  2019年   1159篇
  2018年   5706篇
  2017年   4957篇
  2016年   3794篇
  2015年   1433篇
  2014年   1594篇
  2013年   1627篇
  2012年   2343篇
  2011年   4081篇
  2010年   3453篇
  2009年   3679篇
  2008年   3051篇
  2007年   3513篇
  2006年   1079篇
  2005年   1189篇
  2004年   1087篇
  2003年   1143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967篇
  1999年   1373篇
  1998年   1180篇
  1997年   1143篇
  1996年   1099篇
  1995年   939篇
  1994年   856篇
  1993年   746篇
  1992年   632篇
  1991年   467篇
  1990年   375篇
  1989年   315篇
  1988年   290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71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91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75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6篇
  1958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paper describes Western Australian examples and causes of land degradation. It outlines shortcomings in the methodologies used to rehabilitate these areas. From this a protocol is suggested for an ‘holistic’ approach to land rehabilitation.  相似文献   
992.
993.
扩频通信技术是基于信息容量和信息传输差错概率理论而建立的先进的无线通讯方式、多次野外实地证实它具有抗干扰性强、可实现码分多址等优点。通过分析传输试验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扩频通信技术在遥测地震台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从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长周期记录中,选择了震中距小于90的27个台站的54个P波震相和44个S波震相资料.首先,用波形反演方法确定了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杰拉特(Gujarat)MS7.8地震的地震矩张量、震源机制、震源时间函数和时空破裂过程等震源参数.通过矩张量反演,并根据Kutch Mainland断层的走向、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余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和震害的空间分布,确认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杰拉特MS7.8地震的发震断层的走向为92、倾角为58、滑动角为62,即一走向近东-西向、断层面向南倾斜、以逆冲为主的左旋-逆断层.这次地震所释放的地震矩为3.51020 Nm,矩震级MW=7.6.然后,借助合成地震图,采用频率域求谱商的方法,得到了依赖于台站方位的27个P波震源时间函数、22个S波震源时间函数以及平均的P波震源时间函数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对震源时间函数的分析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连续的破裂事件,开始比较急遽,但结束比较迟缓,总持续时间约19 s.最后,以所提取的P波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为资料,采用时间域的反演技术得到了断层面上滑动的时空分布.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静态分布表明,断层面上的最大滑动量约为7 m.断层面上的最大应力降约为30 MPa,平均应力降约为7 MPa.滑动量大于0.5 m的区域在走向方向长85 km,在断层面倾斜方向宽约60 km(相应地,在深度方向约51 km).破裂向东扩展约50 km,向西扩展约35 km.滑动量大于0.5 m的区域的主要部分呈椭圆形,其长轴取向与断层滑动方向一致.表明此区域破裂扩展的方向即是断层错动的方向.这种现象对于走滑断层情形是多见的,但对逆冲断层情形却少见.断层面上初始破裂点以东、以上部分面积大于初始破裂点以西、以下部分的面积,这是破裂非对称性的表现,表明破裂具有自西向东、自下向上单侧破裂的特征.从滑动率随时空变化的快照可以看出,滑动率在第4 s达到最大值,此时滑动率约为0.2 m/s,滑动基本上发生在破裂起始点及其周围.从第6 s开始,起始点的破裂基本结束,破裂开始向外围扩展.破裂向西的扩展速度明显小于向东的扩展速度.在第15 s,这种环形的扩展基本结束.自16 s以后,主要是一些零星的破裂点分布在破裂区的外围.从滑动量随时空变化的快照看,破裂自起始点开始后,逐渐向四周扩展.主要的破裂(滑动量大于5 m的区域)在6~10 s,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向上的单侧破裂特征.在第11~13 s,破裂的西端向西、向下有所扩展.整个破裂过程持续约19 s.在整个破裂过程中的平均破裂速度约为3.3 km/s.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了一种估计一个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选取哈佛大学公布的1977~1999年共15 993次地震的矩张量数据,估计了美国西部19个地区、中国和邻区43个地区(每个地区为1010范围)的平均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南加州西部海域和南加州应力最高,达13.7和12.0 MPa,然后向北、向南和向东逐渐递减,但最小也达8.7 MPa,是最高值的63%.中国新疆西北部地区和西藏察隅地区应力水平最高,达17.2和12.9 MPa,比美国高.中国的华北、云南、四川、台湾和美国南加州的应力水平差不多.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应力水平为13 MPa左右,比南加州略高.两个重要地区的平均剪应力值分布图,提供了地学的基本数据.这些结果可为研究地震活动的大背景提供依据,对研究强地面运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等)的衰减关系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996.
On the basis of one-dimensional theoretical water flow model,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groundwater level variation follows a pattern similar to recharge fluctuation, with a time delay that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recharge pattern as well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echarge and observation locations. On the basis of a water budget model and the groundwater flow model, we propose an empirical model that links climatic variables to groundwater level. The empirical model is tested using a partial data set from historical records of water levels from more than 80 wells in a monitoring network for the carbonate rock aquifer, southern Manitoba, Canada.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groundwater levels are very close to the observed ones in most cases. The overall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observed water levels is 0.92. This proposed empirical statistical model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variations in groundwater level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in a climate change impact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997.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evaluation through the 3-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added to modify the old program. The author has tested the new program by making calculations for the model constructed by Wanamaker, et al (1984).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paper and those by Wannamaker, et al (1984) indicates that a pronounced improvement is realize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horizontal magnetic components. Moreover, better calculations for the vertical magnetic components are also obtainable by using the new program.  相似文献   
998.
999.
大型维歇特地震仪自德国引进南京地震台已近70年。本文简要叙述了该仪器的性能;并以南京地震台的大型维歇特地震仪的记录为例,介绍了该仪器在300-2000km范围内的记录特征,回顾了该仪器在地震速报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上海市数字强震观测网是我国第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强震观测网,是上海市“九五”期间建设完成的,它由3部分组成;地面观测网,结构观测网和深井强震观测系统,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目的,本文详细介绍该强震网的整个概况。功能及取得的部分观测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