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This work is intended to explore a fast and effective apoproach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trace elements in geological samples throuth improvement and simplification of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Reynolds (1963,1967),Absorption correction was made for the Fe content to eliminate the effect caused by inconsistency in mass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among the samples.A computer-aid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number of standards of various compositions,which resulted in a set of calibration equations for directly converting X-ray intensities to concentrations.An analytical error of 10-30% was involved in the analyses of most elements.  相似文献   
22.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矿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1988年取自西菲律宾海3个柱样共52个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次要矿物为高岭石,绿泥石,角闪石,斜发沸石,水云母,蒙脱石和滑石。划分出两类矿物组合:(1)方解石+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水云母含量高,角闪石,斜发沸石滑石含量低;(2)斜长石+方解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斜发沸石和滑石含高,水云母含低。(1)类矿物组合反映  相似文献   
23.
周云  黄惠兰  于玉帅  李芳  谭靖 《地球科学》2021,46(4):1248-1268
为了解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和成矿元素迁移机制,深入揭示成矿机制,指导该地区的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对黑钨矿、锡石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红外显微测温及LA-ICP-MS原位分析.显示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绿柱石、黑钨矿中发育流体-熔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最高可达760℃.早成矿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360~500℃,盐度主要为28.4%~41.5% NaCleqv,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80~450℃,盐度主要为3.0%~20.0% NaCleqv.,晚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120~280℃,盐度为0.4%~6.6% NaCleqv..LA-ICP-MS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开始出溶时,W、Cu、Mo等元素优先富集于富挥发分气相中,Pb、Zn、Sn、Fe、Mn等元素则更倾向富集于高盐度卤水相中.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燕山期浅源花岗岩,钨锡成矿作用始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和富CO2等特征.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流体的出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不混溶作用,不混溶相分离过程中,成矿元素选择性迁移,在各相中进行不均匀分配.流体不混溶、水岩反应、流体混合和流体冷却作用是导致该矿床钨锡矿物沉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张绍治  范桂英 《地震》1993,(5):11-17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前兆手段观测数据基本特性(平稳性、周期性和正态性)在地震前的差异,说明连续观测数据中包含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平稳随机过程;亦包含常态下的年变周期和非年变周期,非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年周期变化可能产生在地震前兆发育期,其特征与地震孕育进程有关,可用非参数轮次法和方差分析法加以检验。随机过程的特征量正态分布的标准离差用以衡量过程的分散程度,异常时段与正常时段的标准差,相差可达数量级,用统计参量值X~2能在一定信度下检验其是否超出了限界。可见它们是前兆识别的基础依据,在其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科学计算方法剖析资料。同时在莱以特准则(3σ)判别异常的基础上,讨论了格罗布斯准则和狄克松准则在常熟地震(M_s5.1)和南黄海地震(M_s6.2)短期和中短期异常判别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在四川地区新的危险区划图的编制工作中,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近10年来新增补的大量资料,通过对四川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的再研究,对四川地区可能的强震潜在震源区及其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研究。1.四川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四川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的主压应力轴的空间分布,同时给出了应力场分区情况。从图1和图2可以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1991年11月5日江苏射阳M_s4.7级地震较成功的预测经验和前兆特征,以期在东部地区建立一个震级接近5级的震例,作为地震预报实用化应用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27.
张绍治  范桂英 《地震》1994,(3):72-77
本文分析讨论了1990年2月10日常熟MS5.1地震前地电阻率、短水准、地应力、地倾斜、地下水等前兆异常现象的力学联系;建立了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前兆分区模型,反映在不同区域里各种前兆均有其一定的表现特征,说明以力学联系为纽带,前兆异常时间与空间分布的咱应性是地震中期预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表明综合分析识别异常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8.
刘振  周蕙兰 《地震地质》1998,20(3):28-224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宽频带数字化波形资料进一步研究了1988年11月5日青海省西捷MS6.8级强震的震源过程。通过波形模拟和基于优化遗传算法的全局反演,对该地震的震源参数和破裂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此强震是以一次主破裂为特征的事件,与略带逆掩分量的走滑活动断层有关。根据单向破裂对各台站视震源时间函数的影响的分析,认为破裂可能是沿北西走向的断层面由东南向西北传播  相似文献   
29.
By using the SLC(Single-Link Cluster)method,this study worked in three respects:(a)set up three-dimensional(3-D)SLC software that can deal with a large catalogue of earthquakes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s' clustering and scattering in time-space:(b)defined several parameters to describe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for the SLC frame and developed a technique to calculate the 3-D SLC frames and these parameters with gradual time-sliding,and inspected their variations with time,especially before large events; and(c)by using these means,treated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in the top area of the Kunlun-Altun-Arc as well as some valuable results that had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30.
青海地区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宽频带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  吴忠良 《中国地震》1998,14(1):14-20
1988年至1990年,青海地区发生了4次震级大于6.0的地震,本文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通过波形模拟,结合地质结造的背影资料对这几个地震的震源破裂和发震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通过台站的视震源时间函数(aSTF)和视时间差(aTD)的分析,特别对震源的复杂性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从震源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支持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应力的压力轴为接的水平的NE方向,而随着向青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