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陈立亭  孙永罡  白人海 《气象》2000,26(10):19-23
利用松花江、嫩江流域内94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夏季降水集中期和主要暴雨过程发生时的天气形势特点。之所以会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归纳起来有以下天气特点:(1)亚洲中高纬度阻塞形势稳定;(2)长时间受东北冷涡控制;(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时间北进,位置适中;(4)盛夏北方季风较强盛。  相似文献   
112.
以短期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T106资料提供的700hPa高度场和850hPaθse场格点资料,计算欧氏距离找相似的方法,实现了24、48h21个市(县)夏季降水预报的自动化。经检验达到一定的精度,可成为日常预报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113.
缓慢移动性Rossby波与大尺度地形的近共振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德海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0,24(2):271-283
通过考虑西风角动量(基本气流的二阶修正)对缓慢移动性Rossby波的反馈作用,建立起缓慢移动性Rossby波与大尺度地形近共振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使用4阶Runge-Kutta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可以发现,缓慢移动性Rossby波与大尺度地形近共振相互作用,可以使缓慢移动性Rossby波和西风角动量产生30~60 d的低频振荡。在高纬度地区(60oN),30~60 d低频振荡主要以缓慢西移的1波为主;而在中纬度地区30~60 d低频振荡主要表现为1~3波,其中1波可以是缓慢东移的,也可以是缓慢西移的,而2波主要表现为缓慢向西移动,3波为缓慢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114.
纯橄岩中橄榄石的铬铁矿出溶页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芜铁铜沟闪长岩体中发现了大量的超镁铁质岩捕掳体,其中纯橄岩捕掳体中的橄榄石含有多种矿物包裹体,包括罕见的页片状铬铁矿、自形粒状铬铁矿以及单个的圆粒状单斜辉石。含水矿物的存在、铬铁矿页片偏高的Fe^3 含量以及定向生长的方位表明,铬铁矿页片只大量出现在强烈变形纯橄岩内的橄榄石残斑中,页片主要沿橄榄石的(100)位错壁生长,纯橄岩曾受到流体的影响(含金云母、角闪石)。铬铁矿页片只是橄榄石降温和氧化的结果,和降压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5.
北极海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NASA的海冰密集度资料(时间为1978年10月~2002年9月,分辨率为1.0×0.25),计算并分析了1978~2002年的北极海冰面积、范围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16.
为探究雾、霾、沙尘等多种天气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12月—2018年4月采集了青岛晴天和多种特殊天气下的大气生物气溶胶样品,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雾、霾、沙尘天均检测到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的条件致病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均是优势细菌门,不受天气条件变化影响;霾天时其相对丰度最大。除此以外,沙尘和霾发生时,细菌群落结构显著变化,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晴天,但随霾污染程度的加剧,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雾天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变化不显著。在霾天,不同气团来源中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属水平上,霾天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占主导地位;雾天微球菌(Micrococcus)、副球菌(Paracoccu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占主导地位;沙尘天的优势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RDA分析显示O3是影响菌群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7.
118.
正5月22日,青海省副省长刘涛在西宁市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强调,不断提升科学预警和监测能力,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中命财产安全。刘涛一行先后深入西宁市南川东路和张家湾地质灾害整治工程施工现场,详细了解整治工程进展情况。他指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民生文题,我省主汛期即将来临,发生地质  相似文献   
119.
在LG型偶极子近共振条件下,获得了一个高阶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并用此方程来描述缓慢移动的包络Rossby孤立子与双地形相互作用。数值结果表明,在LG型偶极子近共振条件下,在弱西风气流中,当一个弱包络孤立子位于地形槽区时,包络Rossby孤立子可以通过近共振强迫而放大,并产生振荡现象然而长时间过后这个孤立子将破裂并激发一系列向西传播的小振幅波。在一定时间后,强迫孤立子除了东传外还存在一个缓慢的西传。同时,强迫包络Rossby孤立子的瞬时流场与观测到的Ω型阻高和偶极子的形成、维持和崩溃过程类似。除此之外,孤立子扰动理论被用来研究双波地形在Ω型阻高和偶极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孤立子的强迫过程中,由于高阶项的存在,孤立子的群速度和相速趋于相等,以致于阻塞包络与载波在某个时刻锁相,在这种情况下,阻塞的产生是强迫包络孤立子从频散向非频散的转换过程,而在阻塞崩溃期间则相反。因此包络孤立子与地形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是阻塞产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