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MIKE21模型系统对滨海近岸海洋动力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并根据实测水文数据对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采用MIKE 21/3 SA溢油分析模块搭建溢油风险数值模型,综合滨海近岸的特殊生态环境分布概况,在溢油高发区组合了8种特定的溢油情景,对近岸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在72小时内的受污染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溢油污染对盐城珍禽保护区、岸线、重要经济鱼类"三场一通道"、海水养殖区以及海域旅游区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珍禽保护区和岸线受影响最大,"三场一通道"次之,海水养殖区和旅游区最小。滨海珍禽保护区北区和南区最早受影响的时间分别为第16、30h;沿海岸线、"三场一通道"、海水养殖区及海域旅游区最早受影响的时间分别为第20、35、18、28h。  相似文献   
62.
海上风机结构在运营期内可能面临极端风浪、地震等荷载作用。因此,极端工况作用下海上风机局部和整体结构反应将成为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评价的重要参数。采用半整体方法,以桩基泥面最大位移、结构杆件极端承载力以及桩基抗压、抗拔承载力为判定指标,基于塑性可靠度理论,系统研究台风条件下运营期内海上风机基础结构可靠度指标变化规律,得出潜在的基础结构失效模式及相应判定指标。由研究可得,台风条件下运营期内海上风机基础结构各可靠度将显著受到基础冲刷、海生物生长和结构腐蚀的影响,并且结构失效模式将由单一模式破坏发展为多种模式联合失效。  相似文献   
63.
针对模块化小型 AUV 平台高速、宽带的数据通信需求和设备分散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硬件采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架构,在较好地减少传输信号线,提高抗干扰能力的同时提高 AUV 平台的设备间兼容性和通信速率。 控制系统软件采用分层控制体系,由显控设备控制的任务层,控制计算机控制的自主层以及由微控制器节点控制的执行层,实现实时任务和控制命令的分离,减小任务层的运算量,方便软件的维护升级。 实航试验中 AUV 准确地完成了复杂的路径规划和地形测量任务,表明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 AUV 平台的通用化、小型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南汇潮滩是长江河口重要的后备国土资源,其地貌的动态变化过程可敏锐反映河海相互作用的强弱。本文利用地面LiDAR获取了南汇南滩2016年4月—2017年5月逐月大潮低潮期间滩面地貌高分辨率点云数据,根据平均小潮高、低潮位将潮滩划分为上、中和下部,由此结合水文泥沙资料分析区域潮滩动力地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潮滩在观测期间整体向海淤涨,其一年间垂向淤积值为10 cm,其中潮滩中部面积增大,而潮滩上部和下部的面积均减小;(2)滩面变化具有明显的夏秋季弱侵蚀调整、冬春季强淤积推进的季节性特征,潮滩地貌侵蚀-淤积则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在潮滩上部中侧-中部西侧形成贯通的冲刷带(10—80cm),上部沿堤西侧植被区出现强淤积带(20—85cm),整个滩面中东部潮滩出现大面积的弱淤积(5—30cm);(3)南汇南滩并未因长江入海泥沙的剧烈减少而遭受侵蚀,这可能受控于局地基本未变的动力环境和悬浮泥沙浓度,冲刷-淤积的纵向分带性则与区域海堤导致的潮流流向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5.
遗产廊道作为一种跨区域综合性遗产保护利用理论方法,汇集多种功能和优点,为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视角。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可视化软件,分析我国遗产廊道的研究态势:总体上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侧重于实证研究,研究视角集中在宏观大尺度,研究学科主要涉及建筑科学与工程、景观设计、旅游、文化、考古等,研究对象多选择工业遗产廊道,研究主题包括遗产廊道的构建、遗产廊道价值的评价、构成体系和遗产廊道与旅游的互动。今后我国遗产廊道的研究应注重遗产廊道本土化理论的研究,还应拓宽研究视野,不断深入细化。  相似文献   
66.
基于Van Allen Probes近三年的EMFISIS仪器波动观测数据,对内磁层下频带哨声模合声波幅度的全球分布特性对地磁活动水平的依赖性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着重研究下频带合声波平均场强幅度随磁壳值L、磁地方时、地磁纬度的分布特征及不同强度区间的合声波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下频带合声波的波动强度与地磁活动密切正相关,处于强磁扰期间的合声波具有更大的振幅,其发生率与地磁活动强度具有同样的正相关特性.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发生于午夜至下午的磁地方时区间,其余的磁地方时时段下频带合声波较弱.赤道面附近的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分布在夜侧至黎明这一时段内,随着磁纬度的增加逐步向日侧扩展.下频带合声波在午夜侧(21-03 MLT)主要出现在15°的磁纬范围内,在晨侧(03-09 MLT)可以到达15°磁纬甚至更高纬度.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发生于L=~4.5的附近区域.随着地磁活动的增加,下频带合声波所覆盖的L-shell空间区域增大,趋势为向高、低L值区域同时扩展.建立的下频带哨声合声波的全球分布模型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该重要磁层波动对辐射带电子的波粒作用散射效应和对辐射带动力学过程的定量贡献.  相似文献   
67.
季节冻土区扩底单桩受力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旭斌  盛煜  黄龙  何彬彬  张玺彦 《冰川冻土》2020,42(4):1220-1228
在深季节冻土区, 正冻土和桩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导致桩基的拔断或整体冻拔破坏。在桩周土冻胀过程中, 等截面直桩主要通过桩和未冻区融土间的摩阻力达到锚固效果。而对于端部直径大于桩身直径的扩底桩来说, 当桩基有整体上拔的趋势时, 扩大头会受到上覆土层的阻力而起到锚固/抗冻拔作用。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 介绍了扩底抗拔桩现有的工程背景及应用情况, 并对季节冻土区桩基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土体冻胀和桩基的相互作用研究, 切向冻胀力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 切向冻胀力作用下扩底桩基冻胀反力试验研究及理论研究, 切向冻胀力作用下未冻区桩-融土间摩阻力的研究概况等。最后, 结合现有的研究内容, 对季节冻土区扩底桩的应用及研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8.
在分析MapX和OracleSpatial的技术特点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简要介绍了整个系统开发流程及其涉及的相关技术。最后,在.net环境下,基于MapX和Oracle10gSpatial开发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行了简单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69.
电提取技术中载体物质应用效果提高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占元  程志中  孙彬彬 《物探与化探》2005,29(5):401-403,408
电提取器中用来承载提取物的载体, 从最初的"液体"发展为"固体", 为方法的实用性和标准化发展找到了方向。固体载体物质的粒度和纯度是提高元素提取效果的主要方面。对载体物质进行工艺性提纯处理, 并加工到适宜的粒度范围, 将可增强其技术作用。  相似文献   
70.
地电化学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电化学方法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低效率技术方法已被效率极高的新技术所替代。笔者回顾了地电化学发展历史,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地电化学方法技术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独立供电偶极子地电化学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工作方式,并对地电化学方法应用推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装置商品化、技术体系规范化及异常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