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边坡三维端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三维安全系数解法,研究三维滑体端部作用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假设滑体中部为圆柱体,端部为椭球面,计算了一系列不同几何参数组合的滑体三维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当滑体宽度L与高度H的比值(L/H)逐渐增大时,三维安全系数F3与主滑面二维安全系数F2的比值(F3/F2)逐渐减小,当L/H=2时,F3/F2最大为1.3;当L/H=5时,F3/F2最大为1.1,当L/H > 10时,F3/F2 < 1.05,此时可忽略端部效应。分析还发现,当土体摩擦角愈大,F3/F2将有所减小,即三维端部效应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运行模式,重点分析了各种分布式计算的优缺点,指出以分布式对象结构为基础的全分布式运行模式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3.
云南松林的林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周跃  李宏伟 《山地学报》1999,17(4):324-328
研究发现滇西北高山峡谷区云南松也具有通过林冠截流减少有效雨量和降低雨滴对地表的滴溅能量,减少降雨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产生较大的直径的叶工引起的林冠滴溅效应,云南松林冠在整个雨季截留率平均达36.29%,使林下有效降雨仅为降雨量的63.71%,松林在整个雨季的林下溅蚀累积总量为4.94kg/m^2,裸地为6.12kg/m^2,表明松林减少19.28%,的溅蚀全量,但林地在雨季中后期的各阶段溅蚀全量却高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大同中心地震台YRY-4钻孔应变仪出现的短周期数据变化问题,通过分析异常数据的变化特征和自洽性,结合台站对数据变化原因的排查,排除了地球物理异常和仪器故障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该数据变化应为观测室电源内部线路磨损漏电导致.更换电源后,观测数据曲线恢复正常,提高了数据精度和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35.
正Q值是描述地球介质的衰减特性,反映构造活动的重要参数。研究介质衰减的时空演化特征能够有效提供应力、裂隙、地下流体等的变化信息,能为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提供证据。近年来山西地区也开展了不少Q值研究工作,但由于使用资料有限,不同研究者获取的Q值结果差异较大,同时不能很好的反映时空变化特征。为了能够深入细致的分析山西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衰减特征,研究介质衰减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01年以来山西  相似文献   
136.
计算2016年3月12日运城盐湖ML 4.8地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并与2006年代县震群相关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运城盐湖序列与2006年代县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存在起伏变化,在转折上升过程中发生最大余震或震群的主震;2个地震序列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均不高,可能是因为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弱,区域应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37.
利用山自皂、恒山和阳原地震台记录,计算大同窗2001年至2015年6月小震波形视应力,并消除震级影响,获得大同窗小震差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在山西带和张渤带10次M_L 5左右地震前,差视应力震前5—517天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震后恢复到背景应力水平。结合山自皂台(SZZ)记录的介质品质因子Q_m数值,差视应力和介质品质因子Q_m在10次M_L 5左右地震前呈现超出1倍均方差的准同步高值变化,可见区域应力和介质变化对中强地震孕育有一定反映。  相似文献   
138.
Jena根据OWL本体定义将地理数据进行RDF资源标注,形成带有语义信息的数据,便于地理空间数据的语义查询和推理。深入讨论Jena在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信息查询和推理中的应用机制,将用户针对数据源的查询转换为对地理本体的查询;利用建立在逻辑基础上和空间关系基础上的地理本体,发现空间数据源中一些隐含的概念或关系。结合实例,实现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查询和在自定义规则下利用Jena推理机的空间推理。  相似文献   
139.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以花岗岩相关的稀有和稀土金属成矿作用而举世瞩目。其中,铌的成矿作用一般与过铝质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稀土元素则随岩浆演化程度增强而富集程度降低,而江西铁木里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体同时富集铌和稀土元素,矿化组合极具特色。本文在详细的矿物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飞秒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对铌和稀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地球化学分析,借此对铁木里碱长花岗岩中铌和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进行探讨。铁木里岩体由肉红色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r-G)和灰白色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g-G)组成,发育暗色包体。r-G中的铌矿物主要为岩浆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稀土矿物包括岩浆期形成的硅钛铈矿、独居石、磷灰石和热液期形成的独居石和氟碳(钙)铈矿。g-G中的铌矿物包括岩浆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和热液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易解石、铌铁矿,稀土矿物包括岩浆期磷灰石和热液期磷灰石、独居石、氟碳(钙)铈矿。暗色包体为岩浆混合成因,内含磷灰石、独居石和零星的硅钛铈矿、金红石。矿物组合特征显示,铁木里碱长花岗岩中的铌和稀土元素经过了岩浆和热液两个时期的富集。应用金红石、磷灰石、绿泥石等矿物成分特征约束了岩浆-...  相似文献   
140.
利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初始Cu2+浓度等因素对凹凸棒石粘土矿中粘土质白云岩去除Cu2+效 果的影响,将准一级、准二级、Elovich动力学方程与反应动力学进行拟合,再利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实验数 据进行等温式拟合,并与普通白云岩和凹凸棒石粘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粘土质白云岩相对于其他两种材料受pH 影响较小,且在pH3~5范围内对Cu2+去除率均大于85%,最佳pH为5;对Cu2+的去除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粘土质白云 岩对铜的去除速率和去除率均最高;等温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对Cu2+的最大去除量(pH=5,30℃)为186.2×10-3。粘 土质白云岩去除水中Cu2+的主要机制为矿物水化与溶解引起的表面沉淀及凹凸棒石与新生碱式碳酸铜[Cu2CO3(OH)2]胶体的静 电吸附。粘土质白云岩中纳米凹凸棒石与亚微米多孔白云石共生,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除Cu2+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白 云岩和凹凸棒石粘土,在处理含Cu2+废水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