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基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华北平原地震带和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华北地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计算北京地区50年、70年、100年不同超越概率水准下基岩峰值加速度.并分析不同年限各超越概率水准下的峰值加速度与该年限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比值,发现各计算格点的比值普遍偏小,按照当前抗震设防标准,所考虑的地震作用偏于保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的非发震断层鲜水河断裂带周边石棉地区所获取的加速度记录为依据,研究了这些记录在峰值、频谱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以鲜水河断裂带为界,近震源侧地震动强度更大且高频更丰富。对该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初步分析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对汶川地震产生的地震动具有隔震效应。基于显式有限元和局部透射人工边界的二维有限元断层场地模型,对该地区的地面运动模拟结果表明,入射波动所指向的一侧地面运动更小,说明较陡的断层破碎带对斜入射地震波具有一定的隔震效应。  相似文献   
133.
固沙植被区两类结皮斑块土壤呼吸对降雨脉冲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蓉  李小军  赵洋  杨昊天  李刚 《中国沙漠》2015,35(2):393-399
与降水事件密切相关的土壤水分有效性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驱动因子。研究了固沙植被区以藓类和藻类为主的生物土壤结皮斑块土壤呼吸对模拟降雨(5、10、20 mm)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降雨量对不同结皮斑块土壤呼吸均有显著的激发作用, 但2种土壤的响应特征不同。藓类结皮斑块土壤呼吸速率在降雨后0.5 h达到最大值, 而藻类结皮斑块土壤在降雨后2 h达到最大值, 其呼吸速率分别是降雨前土壤呼吸速率的43~58、21~25倍,随后, 两类结皮斑块土壤呼吸速率逐渐下降并恢复到降雨前水平。随着降雨量的增加, 藓类结皮斑块土壤最大呼吸速率和平均呼吸速率显著增大, 而藻类结皮斑块土壤则无明显变化; 2种土壤碳释放量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降雨条件下, 藓类结皮斑块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和平均值及碳释放量均显著大于藻类结皮斑块土壤。表明生物土壤结皮和降雨量均对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利用2007年以来川滇地区24次中小型破坏性地震(MS4.7~6.7)的基岩场地和土层场地的强震动记录,分别统计获得了川滇地区水平向基岩场地和土层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及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通过与俞言祥2001年基于转换方法得到的我国西部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对比,验证了本文衰减关系在中小震级对地震动估计的可靠性。同时,根据强震动数据随震级以及震中距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本文结果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5.
剪切波速作为土性的基本参数,为评价土体抵抗地震液化的能力提供了一种方法。回顾了以剪切波速和地表峰值加速度为依据的场地地震液化判别方法的演化历史,依据他人收集的现场液化资料,合计49次地震、618例液化/不液化场地数据,提出了确定液化临界曲线的基本原则,给出了基于修正剪切波速与地表峰值加速度的液化临界曲线,验证了液化临界曲线的位置对细粒含量、有效上覆压力、震级等因素取值变化的合理性,分析了估计土层循环应力比CSR的剪应力折减系数、震级标定系数、有效上覆压力修正系数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对液化临界曲线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液化临界曲线对各种影响因素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利用Monte Carlo模拟、加权最大似然法和加权经验概率法,给出了建议的液化临界曲线的名义抗液化安全系数与液化概率的经验关系式及概率等值线,并对核电厂Ⅰ类、Ⅱ类和Ⅲ类抗震物项地基,分别建议了相应的液化临界曲线。该方法以丰富的现场液化数据为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6.
陈国兴  金丹丹  朱姣  李小军 《岩土力学》2015,36(6):1721-1736
针对基岩明显起伏、土层非均匀分布的典型河口盆地场地,考虑土体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大尺度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盆地地表地震动幅值、频谱、持时、传递函数特征,探讨了基岩起伏土层的地震动聚集效应及盆地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盆地近地表土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地震动放大效应,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非单调递减特征,基岩突变处地震动聚集效应明显,盆地两侧产生较为显著的边缘效应;场地中、长周期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显著;(2)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平时,场地卓越周期依次介于0.35~0.65 s、0.40~0.75 s和0.50~1.05 s之间;给出了盆地地表PGA(地表峰值加速度)、卓越周期均值等值线图及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因子建议值,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amax(地震影响系数)与Tg(特征周期)明显大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取值;(3)盆地特殊位置地表地震动持时得到不同幅度增长,且与输入地震动特性相关;(4)该盆地对0.5~2.0 Hz频段基岩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比较显著,对小于0.2 Hz或大于2.5 Hz的基岩地震动,该盆地地震动放大效应不明显;(5)福州城区及其邻近区域地震动放大效应普遍较大。大尺度二维非线性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合理反映微地形起伏、土层分布及土体非线性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对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微观震中秀岭村进行的震害调查,利用流动观测地形台阵观测资料,分析了地形效应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地震波垂直山脉走向入射,陡坡会放大地震波的高频部分,且不同高程处,山脉垂向低频差异较大,山脉走向低频差异较小。利用谱衰减法计算高频衰减参数的场地影响项κ0,分析了水平和竖向分量的κ0与场地软弱程度和卓越频率的相关性,其结果表明,在小尺度范围内,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κ0均具有较强的空间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8.
139.
对近年大震震害现象与工程地震问题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的几次大地震给人们瘤上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震现象,这些现象给工程地震问题研究的发展以启示,也为工程地震问题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文中粗略地分析了这些地震现象所揭示的工程地震问题,对工程地震中一些问题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看法,这些问题包括近源地震动的估计、场地效应及断层效应、地震地面永久变形、地震动衰减关系、地震影响场等。  相似文献   
140.
有阻尼体系动力问题的一种显式差分解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本文以中心差分方法为基础,结合Newmark常平均加速度法的基本假定,推导出了一种求解有限自由度有阻尼体系动力方程的自起步显式差分格式。此格式的稳定性条件与一般中心差分格式的相当,其计算精度不低于二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