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及其下属台站的地磁观测数据,分类统计了八套GM4仪器出现的各类干扰,并对干扰数据的预处理办法进行了研究.这些台站目前存在的地磁干扰主要有空间电磁影响、直流高压输电、地电阻率、地铁轻轨、电源故障、仪器故障、雷击、人为、车辆和基建工程干扰.通过利用预处理方法,可以剔除观测数据中特定的干扰信息,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72.
采用Sentinel-1A卫星提供的升降轨雷达影像数据研究门源地震同震形变及震源机制。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获得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然后以升降轨同震形变场为源数据,利用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进行反演,确定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和滑动分布;最后基于同震滑动模型对升降轨同震形变场进行正演。结果表明,沿雷达视线方向的升轨和降轨同震形变场最大抬升形变量分别为39 cm和58 cm,最大沉降形变量均为56 cm。此次门源地震为左旋走滑型地震事件,发震断层方向为NWW-SEE、走向为109°、倾角为86°,主要集中在地下2~6 km处,最大滑动量为4.2 m,释放的地震距为8.22×1018Nm(MW6.6)。正演结果表明,本文滑动分布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3.
一种基于赋值技术与动态网格的空间数据组织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动态网格,通过空间数据赋值技术,将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以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完全的矢量格式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优点,以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赋值技术和动态网格系统实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74.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对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土地合理有序布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全国各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昆明市为研究区,通过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影响因子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可视化的信息为土地利用战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既丰富了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手段,也增强了研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最后,本文对GIS支持的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5.
房屋抗震能力调查对于全面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预测地震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实地调查方法难以大范围开展,而依靠经验估计和人工解译的遥感房屋抗震能力评价的效率仍有待提高。针对此问题,文章以深度学习遥感目标识别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多尺度聚合的房屋自动提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湖北省房屋抗震能力遥感初判,自动提取房屋建筑共计1 060万余栋,并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分类判别。经与试点县实地调查结果对比,文章方法房屋提取误差总体在10%以内,房屋抗震能力判别准确度在72.3%~90.9%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方法可为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房屋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大型深层蠕滑型滑坡在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岷江等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区极为发育,具有规模大、滑带深、渐进变形破坏显著等特点,按照滑坡空间结构主要有后缘洼地蠕滑型、顺层基岩蠕滑型和厚层松散堆积物蠕滑型等3种类型,往往表现为长期蠕滑-间歇性复活-整体滑动.通过梳理大型深层蠕滑型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滑带土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地下水渗流场特征与降雨诱发滑坡滞后性以及渐进变形破坏机制和动态稳定性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3个关键科学问题与4个主要研究方向.建议加强深层滑带土在渗流场-应力场等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工程地质力学特性研究、加强剖析滑坡岩土体的非均质渗透特性及地下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不同雨强和历时条件下降雨有效入渗机理,研究大型深层蠕滑型滑坡的降水入渗响应过程和降水诱发滑坡变形的滞后性,提出基于渐进变形破坏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为地质灾害早期判识和综合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中国重点海水浴场中粪肠球菌和主要肠道病毒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中国十大典型海水浴场,旨在监测人类肠道病毒在海水浴场的发生情况,并且找出表面海水中肠道病毒的存在与传统的粪便污染指示物一粪大肠菌群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是什么关系。分别采用常规的平板计数法和RT-PCR技术对粪大肠菌群和人类致病性的主要肠道病毒(甲肝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2...  相似文献   
78.
碱性系列岩浆岩和埃达克岩是通常产生于汇聚板块边缘的特殊岩石类型,记录了俯冲物质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对中祁连南缘党河南山地区贾公台杂岩体和鸡叫沟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鸡叫沟岩体中的二长闪长岩形成于(467±4.7)Ma,贾公台岩体花岗闪长岩...  相似文献   
79.
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前后四川及其邻区地磁台站数据进行垂直强度极化方法计算, 使用5~100 s周期发现震前地磁极化计算结果存在如下的显著异常特征: ① 2017年3月震中附近地磁台站同步存在极化超阈值异常, 时间上显示为短期异常; ② 同步异常台站出现最大幅度的时间较一致; ③ 九寨沟地震发生在异常阈值线附近, 对该方法预测地点有一定指示意义; ④ 对比异常时段内的Dst指数, 认为此次同步超阈值异常不是空间电流体系所造成的; ⑤ 3月18日地磁台站出现极化异常的台站数量较多, 异常分布区域面积较大, 异常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可能反映了该区域的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80.
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数据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德伟  钟仕全  李雪  彭波 《测绘科学》2011,36(4):128-130
环境一号卫星A星上的超光谱成像光谱仪(HSI)是中国第一个高光谱成像光谱仪.为充分利用HSI数据的高光谱特性,本文以2009年10月5日的影像为研究区,得到HSI数据影像反射率,分析水体等地类光谱特征差异及选择各地类敏感波段;利用传统指数NDVI和NDWI,构建新的基于指数的水体指数IWI,试验得出,IWI指数增加了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