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对波动、振动和尾波的特征分析,提出以足够大的力冲击桩顶,在桩顶附近记录综合波列图,利用其振幅衰减、周期变化和反射波震相等判断桩身成型质量:波列周期均匀且较小,同时波列振幅衰减较快,而又未见明显反射波震相者桩身成型良好;而有缺陷如断裂、缩径等时波列振幅衰减变慢,反射波震相明显,且有大周期出现.它对桩的浅部(特别是桩顶下5米以内的)缺陷检测特别有效.另外利用动态PS曲线也可判断桩身成型质量:曲线较平滑者,桩身成型良好;曲线出现弯折者桩身存在缺陷,缺陷程度可参照承载力受影响大小确定.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discrete wavenumber method, we calculate the fields of dynamic Coulomb rupture stress changes and static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M6.5 earthquake in Wuding, and stud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bsequent after- sh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positive region of dynamic stress peak value and static stress peak value are similarly asymmetric, which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aftershock. The dynamic stress peak value and the stati...  相似文献   
13.
分别叙述了激光干涉技术和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采用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实验室观测试样在加压过程中的形变,研究不同破裂孕育区所表现的不同应变异常场特征. 采用雷达差分干涉技术可以测量地形及地表形变,并且有西藏玛尼、张北——尚义等地震前后的形变测量结果. 指出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与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相似,都是以条纹变化图研究形变异常场特征. 因此, 对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的孕震过程中的形变场,特别是临近大震发生前的形变场特征进行观测和以激光干涉技术进行实验及对比研究均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岩石破坏前的短临应变前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新型应变仪观测岩样在破坏孕育过程中岩样表面测点的应变变化,结果除了长趋势变化,破坏前几秒的特征变化外,在破坏前百分之几秒至十分之几秒还有突变和拢动等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叙述一种新的大应变检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 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冲击桩顶,用检波器记录振波图. 引入应变(变形力)的高次项,从理论上证明当为大位移大应变, 即桩相对于土体产生整体滑动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则不能经过简单积分加速度和微分速度得到,即它们为非线性关系. 由此导出:通过波列振幅计算力(P)和位移(S),并作(动态)P-S曲线、确定屈服点,进而阐述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Q)S曲线的相关常数.   相似文献   
16.
地震序列类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花岗岩和砂岩拼合的岩样,做单面直接剪切破坏实验,并以微破裂信息存储分析系统连续采集信号。通过波形图研究发现,诸如“前破-主破-余破型”、“主破-余破型”、“群破型”、“双破或多破型”、“孤立型破裂”等都有波形记录,而大破裂前的“平静”、“密集”、“低频扰动”及“慢破裂”现象也有波形显示。这些结果与天然地震很相似。几乎所有天然地震的类型和震兆异常都能在声发射破裂实验中得到发现和验证。实验还显示,在低应力阶段破裂类型较单一,但随着应力升高和逼近主(大)破裂,破裂类型越来越多,而且低频成分变多的破裂增多,慢破裂也增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打桩公式法和应力波动法 (如CASE法 ) ,提出单次冲击能量及P S曲线测桩法 :用重锤或小型火箭筒一次冲击桩顶 ,用桩顶附近的检波器记录振波图和检测静、动位移 .通过实测冲击能 (总能量 )转换系数、波动和振动各自消耗的能量等各物理量 ,测定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利用振波图计算力 (P)与位移 (S)动态关系曲线 ,确定屈服点 ,并利用静载荷试验检验动测结果和确定动静P S曲线的相关常数 ,进而确定与承载力相应的沉降量 .而且 ,可由PS曲线的形态判定桩身成型质量 .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In studying the instability of a non-linear system, YIN (1987), YIN and YIN (1991), YIN, et al (1994), and Yin, et al (1994, 1995, 2000) have presented a concept of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LURR) of the system. When the system is in a stable state, its response process to the load/unload follows the same trajectory on the stress-strain diagram, and 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s are equal. However, when the system departs from a stable state, its response to the load/un…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现有的实验结果初步研究脆性材料在破坏孕育过程中发生的强破裂的前兆特征.以应变(形变)突变、破裂弹性波限幅等物理变化特征确定强破裂;研究总结了不同试样、两种加载方式的破坏试验中的多个强破裂的前兆特征变化:一类为包括定点和场的应变变化特征,另一类为包括声发射率(破裂频度)、b值、波谱及微破裂时空分布等的声发射变化....  相似文献   
20.
1 研究背景 声发射是指岩石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变形和破裂,其应变能释放所监测到的一种物理现象,而b值是表征地震震级—频度关系的参数,研究人员发现,b值具有非线性特征,且与岩石破裂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岩石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事件模拟地震,进而研究不同加载条件下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b值变化特征,可用于监测岩石受力破坏过程中内部预存微裂隙的活动状态,有助于揭示岩石损伤机理及岩石的破坏程度,也可作为岩石失稳预警参数,捕捉地震发生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