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分析射阳港拦门沙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建设后航道回淤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二期不同整治方案建设后的水流、含沙量及淤积分布特征,论证了不同方案的整治效果。研究表明:现状条件下由于导堤为潜堤,受越堤水流、口门回流等影响,一期工程建设后航道沿程普遍淤积。在一期导堤的基础上将导堤加高后有利于减小口门段航道淤积;将导堤延长后,淤积最严重的部位年淤强度有所减小,但在新的口门附近航道淤积仍然较严重;将口门宽度缩窄后,口门附近的淤积强度有所减小,但幅度有限;在航道内增加丁坝后,口门段泥沙淤积强度有所减小,但对改善中段航道淤积有限。  相似文献   
22.
凡纳滨对虾家系淡水耐受性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亲本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的10个凡纳滨对虾家系进行了淡水应激试验和淡化培育试验,分别测定了其淡水应激存活率和淡化培育过程中的各项生长性状指标,并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家系淡水耐受性与其淡化培育过程中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1)10个凡纳滨对虾家系淡水应激存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由高到低为TF-1(68%)DG-1(58%)HX-2(56%)SD-1(50.5%)TF-2(38%)=DG-2(38%)DF-1(35%)SD-2(34%)DF-2(33%)HX-1(27%);2)淡化培育过程中,10个凡纳滨对虾家系之间的淡化培育存活率由高到低为TF-1(51%)SD-1(44%)DG-1(40%)TF-2(36%)HX-2(29%)SD-2(25%)DG-2(20%)DF-2(17%)DF-1(16%)HX-1(13%),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体重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体长增长率10个家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不同家系的饵料系数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获得的家系TF-1的淡水应激存活率(68%)、淡化培育存活率(51%)、体重增长率(17.54mg·d–1)、特定生长率(6.68)和体长增长率(0.53mm·d–1)都高于其他家系,饵料系数(0.82)与其他家系相比则最低;4)淡水应激存活率与淡化培育存活率及体长增长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0.8,p0.01),与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0.5|r|0.8,p0.05)。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淡水应激存活率反映了虾苗的耐淡能力,可作为选择淡化培育用虾苗的一个重要指标;家系TF-1为进一步选育出耐淡能力更强和生长更快的新品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以内蒙古扎赉特旗和新疆黑油山油砂为研究对象,用溶剂洗涤法获得油砂中的砂样,然后分离出粒径小于50μm的微粒组分,分别用油水法、渗透法和压片法对各种微粒组分表面的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种微粒组分均显示疏水性,而相比扎赉特旗油砂微粒组分,黑油山油砂微粒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当微粒样品经过高温灼烧后,表面疏水性变为强亲水性,这是由微粒表面有机物质被燃烧所致.XPS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微粒表面的润湿性能是由微粒表面有机物质的吸附量所决定的.通常油润性油砂(微粒组分为疏水性)不能用水基提取法进行分离提取,而实验所研究的2种油砂属于油润性油砂,由于均从地表几米深处采取,经历长期风化所致.  相似文献   
24.
大悟杂岩位于大别山西段,主体为花岗质片麻岩。为了限定其形成与变形过程,本文综合运用锆石U-Pb法和白云母~(40) Ar/~(39) Ar法进行年代学研究。锆石U-Pb LA-ICP-MS法对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Th/U值为0.79~4.29,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206Pb/238 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10±63)Ma(n=12,MSWD=0.021),代表这些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大悟杂岩核部花岗质片麻岩的白云母坪年龄为(210.5±1.4)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11.6±2.5)Ma。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支持以下两点认识:大悟杂岩中的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而不是白垩纪;这些前寒武纪岩石的构造抬升过程发生在三叠纪晚期(211 Ma)。由于西大别晚三叠世构造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出露过程有关,因此,大悟杂岩的变形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抬升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科学问题。同时,由于大悟杂岩中的多数构造面理和线理形成于区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据此推断西大别三叠纪晚期的变形发生在造山晚期-后造山背景下,伴随着地壳和岩石圈的大规模伸展与减薄。  相似文献   
25.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油藏、薄油层油藏、断块油藏、稠油油藏、气顶底水油藏以及砾岩油藏中应用,可大大提高采收率及产油量,加上水平井钻井成本是直井的2~4倍,日产油量是直井的4~10倍。  相似文献   
26.
采用高盐分、高硬度的海水、苦卤水、高循环选矿回水等高含盐水进行浮选将是未来沿海缺水地区选矿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些高含盐水中高浓度离子对矿物浮选的影响机理一直是选矿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海水、苦卤水、高循环选矿回水等对矿物浮选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统分析了高含盐水中离子对浮选气泡、矿物表面性质以及浮选药剂的影响。高含盐水给矿物浮选带来众多积极影响,包括降低气泡表面张力产生数量更多、稳定性更强的气泡,提高矿化泡沫形成几率;压缩矿物表面双电层,减弱矿物颗粒之间的静电力,减小细粒脉石矿物浮选过程中的夹带等。同时,高含盐水中的离子也会消耗浮选药剂,且强碱性条件下高价碱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形成亲水沉淀降低矿物可浮性,影响选矿指标。针对高含盐水的负面影响,认为主要应对措施包括研发消除高钙镁离子影响和高耐受性药剂以及淡化、软化高盐水,这也是未来使用高含盐水浮选必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7.
南华北盆地主要发育3期断裂:第一期是在三叠纪末挤压构造背景下形成的逆冲断裂,断裂走向以近E-W向为主、主要由南向北逆冲;第二期是与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构造运动相关的走滑拉张断裂,断裂走向以NNE向为主,左行走滑,常沿印支期挤压断裂带发育;第三期是与晚白垩世一古近纪构造运动相关的正断裂,断裂走向以近S・N向或NEE向为主。三叠纪末印支期断裂的冲断抬升作用一方面使该区主力炷源岩石炭一二叠系受严重剥蚀,另一方面破坏了炷源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的走滑拉张断裂与印支期断裂一起,呈棋盘格式平面切割了南华北盆地,与之伴生的火成岩对绘源岩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晚白垩世一古近纪的拉张断裂则进一步加强了坯源岩的不连续性。后两期拉张断裂常常通天,对前期形成的油气藏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对于南华北盆地的油气勘探,需要避开走滑断裂或拉张断裂,避开火成岩体;针对上古生界,要寻找连续性较好的绘源岩层;针对中、新生界,要寻找有利于绘源岩发育的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28.
相对海面变化与江苏中部辐射沙洲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海面上升,岸外沙洲可以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逐渐变化的动力条件。如果沙洲能够得到足够的泥沙供给,淤积速率可以与相对海面上升速率同步或超过相对海面上升速率,那么沙洲就能够继续存在,相反则会逐渐消失。江苏中部辐射沙洲整体缺少外来泥沙供给,再加上海面上升和不断的围垦活动,辐射沙洲的总面积势必逐渐缩小,但巨大的沙脊群内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一部分沙洲在海面上升过程中得以淤高,并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29.
在江苏条子泥岸滩选择3个典型剖面,对其进行了3a定期的观测,将所得剖面数据绘制成剖面形态曲线。通过对岸滩剖面形态的分析,发现3a来岸滩冲淤变化明显,岸滩剖面形态内部及其相互间都有变化,呈现不同的类型。探讨了其变化的机制,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的研究结果将丰富人们对江苏条子泥近期岸滩及辐射沙洲演变的认识,为条子泥促淤并陆和海岸防护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江苏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选取江苏沿海的3个典型岸段,在2000-2001年进行了野外地貌沉积及植被调查,并进行了地形高程测量;选用了1985-2001年间7个时相的TM卫星影像资料,追踪了江苏互花米草盐沼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移栽后的5-6年内,互花米草植被扩散缓慢,主要为立地扎根,走茎蔓延。在TM影像可以计量的规模上,互花米草植被在裸滩上的扩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1996年,随着面积逐渐增大,草仔数量明显增加,年扩展率逐渐扩大,到1996年,平均年扩展率已达30%。第二阶段为1996-1999年的3年间,互花米草人工盐沼的面积迅速扩大,年扩展率平均为43%。第三阶段为1999年以后,平均年扩展率迅速减小,为10%,预计还要减缓,最后,待原有潮滩生态位长满后,与滩涂自然淤长速率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