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greenhouse gas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eir resultant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have been drawing much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s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The sphere of global influence and the comp…  相似文献   
22.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田间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农田暴雨径流氮素流失与雨强、作物覆盖、施肥因子的关系,以及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对氮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增大,氮素流失越多;作物覆盖有效地减少地表水土和颗粒态氮流失;(2)颗粒态氮浓度占径流全氮浓度的88.9%(施尿素)和98%以上(未施氮肥),是农田径流氮损失的主要形态;(3)施用化学氮肥增大了农田径流溶解态氮浓度,化学氮肥容易通过地表径流流失;(4)侵蚀泥沙的团聚体组成和原来土壤有很大差异,粒径<0.25mm的团聚体,尤其是含氮量较高的<0.045mm团聚体的富集是侵蚀泥沙富集氮的主要原因。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降低表土速效氮含量是减少农田地表径流氮养分流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研究长期利用城市污水浇灌的农田土壤--植物系统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行为与归宿,不仅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1],同时,还可以为合理发展污灌,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本文调查了华北白洋淀地区典型污灌农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累积趋势。目前,这些重金属对农田作物无明显危害,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加强科学管理和污灌指导,利用农田作为土地处理系统来消纳污水中耗氧有机物,是本地区近期可行的污水资源化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4.
选择赣南稀土矿区典型地理景观,主要研究了表生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与矿物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景观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与土体的机械组成密切相关.不同粒级组分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有以下序列:粗粉粒(20~63um)≥细粉粒(2~20μm)>粘粒(<2 μm)>沙粒(0.063~1 mm)>石砾(>1 mm).石英和长石对稀土元素起稀释的作用,高岭石、埃洛石等次生层状硅酸盐矿物对稀土元素具有吸附富集作用,重矿物对稀土元素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珠穆朗玛峰(以下称“珠峰”)高海拔地区冰雪中微量元素的研究是1966—1968年珠峰地区表生地球化学和化学地理研究工作的继续。本文旨在通过对地表高海拔地区降水和冰雪覆盖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来阐明远离工业污染地区大气降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通过与南北极冰原地区的冰雪和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来探讨珠峰高海拔地区的大气质量,并追溯这些微量元素的来源。  相似文献   
26.
北京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条件下NO3-N淋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黄满湘  章申  张国梁 《地理研究》2002,21(4):425-433
分析评价了北京草甸褐土冬小麦 /夏玉米连作条件下NO3 N累积、淋失以及同氮肥水平的关系。设置 4个氮肥处理 :0、 1 2 0、 2 4 0、 360kgN/ha。在每一处理区 2 0、 40、 60、 80、1 0 0、1 4 0、 2 0 0cm埋设土壤溶液提取器 ,在试验地同期设置两个直径 0 48m、深 2m的原状土柱 ,氮肥水平为 0和 2 4 0kg/ha。土壤剖面取样分析发现 :不施肥种植降低土体NO3 N储量 ,施肥种植增加 0~ 1 0 0cm土体NO3 N储量 ,但只有 360kg/ha才能维持 1 0 0~ 2 0 0cm土体NO3 N储量 ,种植和施肥改变了土壤中NO3 N的含量和空间分布。利用土壤溶液提取器取得剖面2m处土壤溶液NO3 N年均浓度和土柱底部同期排水量估算得到大田不同氮肥水平NO3 N淋失年均通量分别为 :1 8、 2 41、 5 52、 1 7 1 2kg/ha ;施肥处理表观氮淋失百分率为 :0 33 %、 1 0 3 %、3 1 9%。试验结果有益于指导合理施肥和更好地认识农业氮肥应用与地下水NO3 N污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晏维金  章申  王嘉慧 《地理学报》2001,56(5):505-514
通过研究长江流域 1 968~ 1 997年氮的输入、输出、平衡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表明长江流域 1 997年氮的输入量、输出量和储存量分别为 1 0 .0× 1 0 9、 6.7× 1 0 9、和 3.5× 1 0 9kg,分别是 1 968年氮输入量、输出量和储存量的 4、 5和 3倍。在氮的输入中 ,1 977年以前 ,长江流域氮输入主要是生物固氮 ,年均固氮量约 1 .0× 1 0 9kg;而在 1 985年后 ,化学氮肥年均输入量约5 .0× 1 0 9kg,占总氮输入的 5 0 %以上。在氮的输出中 ,1 997年通过长江大通站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 ( DIN)的浓度和通量分别是 1 .60 mg/ L和 1 .40× 1 0 9kg,从 1 968年到 1 997年约增加了1 0倍 ;大约 2 5 %的氮输入通过长江输送到东海 ,约 33%的氮输入通过反硝化和氨挥发进入大气中 ,剩余 42 %的氮输入储存在流域内。研究发现 ,长江流域的氮输入量 ,特别是化肥氮的输入量 ,是造成长江输送无机氮通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中国土壤铬的地理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铬是动物和人的必需微量元素。已有报导,土壤铬含量异常而引起农作物生长不良、生态变异和产量下降。动物和人缺乏铬,糖耐量受损,甚至导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铬是工业“三废”中常见的污染元素,含铬污染物对机体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土壤是铬的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的重要环节,计算土壤铬的丰度、背景值,探讨土  相似文献   
29.
确定化学风化剖面的风化组分来源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通过对贵州省平坝白云岩风化剖面中Sr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揭示了典型就位白云岩风化剖面的Sr同位素特征,验证87Sr/86Sr与Nb/Sr比率的图解模式对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适用性,提出了87Sr/86Sr与Nd/Sr比率的图解新模式.研究认为,该模式不仅对白云岩的化学风化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也更好地补充和限定了87Sr/86Sr与Nb/Sr比率的图解所反映出的矿物组分和风化过程.这一研究结果将为风化剖面中Sr同位素的定量研究提供重要的区分指标.  相似文献   
30.
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一些土壤中汞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继华  章申 《地理研究》1983,2(1):85-92
本文报导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一些土壤中汞的分析结果,并讨论了土壤中汞的含量水平,汞在土壤剖面中以及在景观地球化学系列各单元景观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