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61.
研究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提出一种部分分解法。用此方法可分析子系统间单方向强耦合的大系统稳定性问题。以线性定常大系统为例 ,说明了部分分解法的思路及算法 ,并给出了具有单向强耦合的大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62.
将DFS-V地震仪记录系统的磁带记录方式升级改造为微机文件记录方式,分析比较和实践证明后者具有轻便、经济、易操作等优点。为进行现场数据保存备份和传输交换,作者通过编程在微机上实现了海上多道地震数据的解编,并成功地把非标准的SEGB格式数据转换为通用的标准SEGY格式。文中对该程序的有关技术问题和应用情况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63.
1 IntroductionMudskipper (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 inhabits muddy burrow in the intertidal mudflats of the temperature zone, feeding mainly on benthic diatoms and adapting to a wide range of salinity[1~3]. Although it is small in size, the mudskipper is delicious, nutritious and has a high market value. Fish farmers in Southeastern Mainland China are eager to culture this specie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natural resource of the fish has been decreasing or disappearing in some area…  相似文献   
764.
大弹涂鱼资源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弹涂鱼(Boleophtalmus pectinirostris)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属于暖水广温广盐性的两栖鱼类,喜钻洞穴居于淤泥底质的中低糊区或咸淡水的河口滩涂以及红树林区,幼鱼和成鱼均以底栖硅藻为主食,其肉味鲜美细嫩,  相似文献   
765.
766.
通过实验,研究了珠江河口海区悬浮颗粒物质对微量金属Cu,Zn和Cd化学相态和生物毒性的影响,以及腐植酸对微量金属Cu,Zn和Cd络合作用和生物毒性的影响,从而回答一些目前仍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7.
闽南—台湾浅滩滩上升流区拮抗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区海洋拮抗菌的生态分布、种类组成及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该海区海水中拮抗菌占总异养菌数的1.2~9.4%,沉积物中则点4.3~15.6%;拮抗菌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拮抗菌的丰度大于其他季节,属的组成也较复杂多样。在所分离的拮抗菌中,有6株拮抗菌对多种试验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能力,被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孤菌属、黄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作者讨论了海洋拮抗菌的时空分布与  相似文献   
768.
769.
770.
利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 m气象观测塔的气象梯度资料和湍流资料,分析了201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北京两次大风过程中气象要素和湍流输送特征的变化。第一次大风过程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均高于第二次大风过程。强烈的风速垂直切变主要集中在距地面100 m高度范围内,最强风速垂直切变达到0.31 s~(-1)。大风过程中,阵风系数呈现随高度减小的趋势,越接近地面,阵风系数愈大。阵风强度的变化与阵风系数相似,100 m以下高度时,阵风强度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大风过程自上而下改变边界层结构,平均动能、湍流动能和摩擦速度最先从上层(280 m)发生变化且迅速增加。近地层由于风速垂直梯度的显著差异,近地层垂直方向的湍流强度最大。大风时各功率谱在低频区(0.01 s~(-1))达到峰值,大风过后各高度的能量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