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334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西藏班戈县保吉乡嘎热扎地发现了一套碎屑岩和灰岩互层的地层,产珊瑚和苔藓虫化石。珊瑚化石共计7属3种及4未定种,分别为Procyclolites zizaensis Deng&Zhang,Chondrocoenia?sp.,Parastraeomorpha?sp.,Pamiroseris?sp.,Astraeomorpha multisepta Melnikova,Volzeia sublaevis(Laube&Volz),Radiophyllia?sp.,时代为中-晚三叠世。该套地层的发现表明,措勤盆地存在中-晚三叠世地层,为该地区的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地层古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92.
为构建一种能够简单、快速、特异性检测复杂环境水体中雌激素污染的方法,利用石墨纳米颗粒作为荧光淬灭剂、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素、1-芘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异型双功能交联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纳米荧光探针;并探究了构建荧光探针时核酸适配体初始投加量和荧光探针投加量对雌二醇检测的影响及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雌二醇的效果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核酸适配体能成功修饰在石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的稳定荧光探针;构建荧光探针时核酸适配体的最佳初始投加量为1.0 μmol/L;检测雌二醇时,荧光探针的最佳投加量为4 μg/mL;最佳实验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与雌二醇的质量浓度在50~800 ng/mL范围内成正比,最低检测限为34.5 ng/mL,且该荧光探针能实现对雌二醇的简单、快速、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93.
吉林省村域尺度下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重组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静  张平宇  郭蒙 《地理科学》2021,41(5):842-850
乡村聚落的空间优化与重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吉林省为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景观形状指数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农户调查数据估算了吉林省不同区域的农村宅基地闲置情况,将农村居民点长期存在的“破碎化”和日益突出的“空心化”相结合,提出了在行政村尺度下农村居民点优化重组的“整小填大”新模式。结果表明:① 吉林省农村居民点规模小且零散分布,尤其中部呈破碎化分布,形态不规则,具有较大的整治潜力;② 吉林省农村宅基地平均闲置率为18.32%,西部地区最高(24.48%),分别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约6%和12%;③“整小填大”模式可使农村居民点数量减少44.6%,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 046.66 km2。  相似文献   
94.
在“一带一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倡议的背景下,利用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重心、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商度等研究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21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口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过程;中央区的人口显著上升,伏尔加、西伯利亚与远东区均呈下降趋势;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区、北高加索区南端的联邦主体人口快速增加,西伯利亚区多数联邦主体人口缓慢增加,远东东部、莫斯科外围地域、伏尔加区多数联邦主体的人口缓慢减少,西北区北端联邦主体的人口急剧减少。(2)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主要受地区间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空间上,俄人口重心不断朝西北向迁移,莫斯科市与圣彼得堡市的人口密度快速增加,远东与东西伯利亚区的人口密度缓慢降低,强化了俄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以“圣图线”为界,俄“西密东疏”“欧洲密、亚洲疏”的格局短期不会改变,整体呈“一横、四纵、两团”及若干区域人口集团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5.
研究金寨台地倾斜、应变观测资料和梅山水库水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和金寨台倾斜和应变观测仪器NS分量强相关,和倾斜仪器EW分量弱相关,和应变仪器EW分量中等相关。结合实验室测定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得出金寨台倾斜和应变观测水位系数。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评估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2009~2012年于笔者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联合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electron radiotherapy,IOERT)的18例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2例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ICC);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照1∶2比例从同期行单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筛选出36例做为对照组(32例HCC,4例ICC),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CC患者术后早期(2年内)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率100%。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内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手术时长方面,联合IOERT组长于单纯手术组(P=0.000)。此外,联合IOERT组术后出现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和1例胸腔积液,单纯手术组术后出现1例肝创面出血。在疗效方面,以两组48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IOERT组的HCC患者为16例,其中6例在2年内复发,早期复发率为37.5%;单纯手术组的HCC患者为32例,20例在2年内复发,早期复发率为62.5%,两组早期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 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尽管联合放疗组早期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将宽城地震台地倾斜观测和气压观测数据,通过小波变换分析提取气压对地倾斜观测的干扰时段,再对气压干扰时段观测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去趋势、别尔采夫滤波获得观测数据的日漂移信息,最终获得地倾斜观测和气压观测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拟合进行气压干扰的排除研究。结果表明:宽城台地倾斜观测与气压观测具有正相关性,通过此方案对地倾斜观测受气压干扰的观测数据进行干扰排除,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观测数据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99.
基于不等式约束的三维电阻率探测混合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维电阻率探测的线性反演和非线性反演中均存在着多解性的固有难题.电阻率线性反演方法的效率较高,但反演结果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较强,易陷入局部极小;而非线性反演方法不依赖初始模型,但搜索效率极低,尚未见到关于三维电阻率非线性反演的文献.针对上述问题,融合线性与非线性反演方法的互补优势,提出了最小二乘法(线性方法)与改进遗传算法(非线性方法)相结合的混合反演方法的概念和思想.首先,提出了将介质电阻率变化范围作为不等式约束引入反演方程的思路,以实现压制多解性、提高可靠性的目标.提出了宽松不等式约束和基于钻孔推断的局部严格不等式约束的获取及定义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不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线性反演方法和遗传算法非线性反演方法.其次,对于遗传算法在变异搜索方向控制、初始群体产生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其搜索方向和初始群体多样性.然后,提出了混合反演方法及其实现方案,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第一阶段反演,发挥其对初始模型的依赖程度低的优势,搜索到最优解附近的空间,输出当前最优个体;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第二阶段反演,将遗传算法得到的当前最优个体作为初始模型,在最优解附近空间执行高效率的局部线性搜索,最终实现地电结构的三维成像.最后,开展了合成数据与实际工程算例验证,与传统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混合反演方法在压制多解性、摆脱初始模型依赖和提高反演效果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
赤潮作为海洋灾害,对海洋渔业、生态、经济,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一直以来,赤潮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它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使得赤潮预报极具挑战性。针对赤潮预报的研究问题,本文收集了厦门海域赤潮发生前后的海洋监测数据,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散布矩阵、复相关系数方法,分析多环境因子与赤潮发生多要素的关联情况,重点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LSTM与CNN融合方法,挖掘环境因子的时序依赖,发现序列数据的局部特征,对赤潮发生进行预报。在厦门一号和厦门二号数据集中,本方法在预报未来12 h内的赤潮情况时,RMSE、MAE误差分别达到0.521 8、0.504 3。通过协同对比模型进一步确定赤潮发生的预报概率,在两个数据集上的最终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7.58%和63.49%。本研究为赤潮的分析预报提供了探索经验,证明了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赤潮预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