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霍元坤  吴志坚  陈拓  马巍 《冰川冻土》2011,33(4):908-913
为研究多年冻土区机车振动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的动力响应特征,选取了多年冻土区清水河特大桥的两个桥梁桩基进行现场强震动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加速度响应及傅里叶谱响应分析,得出桥梁桩基的振动响应衰减规律及振动能量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运用瞬态动力分析法,选取一个测试桩为实例进行二维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72.
两种圆柏属植物叶片代谢产物季节变化与抗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祁连圆柏和圆柏为材料,测定分析了圆柏属两种常绿木本植物叶片代谢产物在冷冻适应过程中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夏季),祁连圆柏和圆柏叶片总含水量、自由水和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均较高,而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在休眠季节(冬季)刚好相反.在低温胁迫下,圆柏属植物通过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和水分含量以及总含水量、自由水和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的下降,降低组织细胞的渗透势,提高其保水和抗胁迫能力,增强抗冻性.两种圆柏属植物叶片水分和代谢积累物的差异分析表明:祁连圆柏之所以比圆柏更能忍受极端低温冷冻环境,可能与脯氨酸的大量积累有关.因此,脯氨酸的积累可能是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3.
祁连山青海云杉叶片δ~(13)C特征及其与生理指标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祁连山青海云杉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叶片含水量(LWC)、脯氨酸含量、灰分含量、碳含量、氮含量、碳氮比、土壤含水量(SWC)等指标,探讨不同水分梯度下叶片δ13C的控制因子.结果表明,祁连山青海云杉叶片δ13C值在-28.9‰~-25.4‰之间变化,平均值为-27.3‰.沿河西走廊从东到西的干旱梯度(降水量逐渐减少),叶片δ13C表现出偏正的趋势.叶片δ13C与LWC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灰分含量、SWC显著负相关.叶片δ13C值在青海云杉种内分布稳定,主要是由自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同时与生长环境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土壤可利用水分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叶片灰分含量是δ13C值的可选择性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74.
从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看树木生长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在新疆昭苏树轮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近280a以来云杉内外CO2浓度比(Ci/Ca),云杉内部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A/g)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分析时段内Ci/Ca相对恒定在0.52左右,暗示树木生长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基本响应策略;Ci和A/g都有较明显的升高趋势,说明可能有更多的碳被固定在树木之中,进一步分析表明,它们的这种趋势与大气CO2浓度变化有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活动释放的碳有一部分被树木吸收。  相似文献   
75.
西藏林芝地区近350 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树轮δ^13C序列,重建了公元1650年以来林芝地区秋季降水量序列,分析了近350a来降水的阶段性变化和趋势,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变化周期的复杂性,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在不同层次和时段上存在显2~3a、13a和36a左右周期。突变分析发现,林芝地区秋季降水存在明显的突变年份,随时间尺度的变短,发生突变的次数增加,体现了气候变化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76.
树轮氢、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树轮氢氧同位素的分馏原理及其时间序列和空间变化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树轮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异反映了源水同位素组成、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变化。同时,对今后树轮同位素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中国季风温冰川区近代气候变化与冰川动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通过对中国季风温冰川区的气候实测资料、冰芯记录、树木年轮指数和冰川进退记载等多种指标的综合分析,较详细地研究了400年以来本区气候与冰川变化。自17~19世纪小冰期的两个寒冷阶段以后,中国季风温冰川分布区气温普遍波动上升,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一致, 大部分冰川正在后退,但降水量变化则比较复杂,达索普冰芯记录证明,本区西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降水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与气温变化相反,而东部的横断山等地的降水则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与气温变化同步,这主要是不同来源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研究区主要盛行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此外,其东部还受来源于西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西部受西风环流南支的影响,造成中国季风温冰川区东西部不均匀的降水分布和变化趋势。小冰期以后,我国的季风温冰川对气候变暖反应敏感,绝大部分冰川持续后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退速度加剧, 但后退幅度和规模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78.
李师翁  陈拓  张威  刘光琇 《冰川冻土》2019,41(5):1221-1234
冰冻圈是地球上的负温圈层。冰冻圈各个要素中生存的微生物是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重要组分,对这些生命体及其生长繁殖和起源演化规律的揭示,不仅极大地丰富着生命科学和冰冻圈科学,还为深入了解全球变化和地外生命提供重要线索。冰冻圈微生物学的发展也将造福于人类。在回顾冰冻圈微生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冰冻圈微生物学的概念,为冰冻圈科学和微生物学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79.
蒙古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超干保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硅胶干燥法对蒙古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进行超干处理,以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活力和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蒙古沙冬青和霸王种子有较高耐脱水性,含水量分别降至4.67%和3.89%,种子活力虽略有下降,但明显高于对照,细胞膜也能够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脱氢酶活性、a-淀粉酶活性、呼吸强度也都较对照高,可见4.67%和3.89%分别是蒙古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超干保存的最适含水量。  相似文献   
80.
高山冰缘植物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乌鲁木齐河源区22种主要高山冰缘植物花期叶片为实验材料,分析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多数高山冰缘植物积累大量游离中性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以脯氨酸(Pro)、苏氨酸(Thr)、天门冬氨酸(Asp)、丙氨酸(Ala)和谷氨酸(Glu)为主要成分.同一植被带不同植物积累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水平不同,如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的游离Pro含量占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均高出雪莲、黄花夏至草和黄头小甘菊13倍多,含量差异明显.3个植被带植物总游离氨基酸、Pro和中性氨基酸的平均含量,高山流石堆植被高于高山垫状植被和高山草甸植被,高山垫状植被总游离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含量高于高山草甸植被.高山冰缘植物积累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水平的游离氨基酸是对严酷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