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377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713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o establish an experimental, practical and open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at of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earthquake center(SCEC),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initiated a project for an experimental field in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 in 2014. The chosen area is a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 series of work compiling basic maps have been launched to collect fundamental data of this area including geologic structure, earthquake geology, geophysics, geodesy, and geochemistry. The map of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s in this region is one of these basic map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ilation of this map. It includes earthquake epicenters,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s, faults, strata, magmatic rocks, and geographical data. This work summarized 87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and 22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s, and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earthquake epicenters, strata and magmatic rocks. The content in the map is reliable and integrated. This work will provide reliable earthquake-geology data for establishing geodynamics models and other future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experimental field of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in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离石中心地震台洞体形变近6年观测资料中典型异常形态及与其相关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形态主要表现为短期趋势转折,突跳、毛刺、加粗等的数据波动,固体潮畸变伴掉格,且大多数异常是3种形态的组合;多数异常在震前发生,震后迅速恢复,固体潮分钟值曲线上有同步变化;水平摆和伸缩仪对应国内外6级以上的地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映,水管仪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3.
速报工作的关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的报出地震三要素。经过对所选的速报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与编目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速报过程中,在以包围震中为原则的前提下,一般网内与网缘地震所选台数在7至9个台,网外地震所选台数在10至15个台,这样的速报结果与辽宁地震目录结果最为接近。通过速报与编目定位结果的对比,分析在不影响地震速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最佳数量的台站定位出辽宁北部、辽宁中部以及辽宁南部地震多发区域与地震编目最接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我国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地区不同类型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长链烯酮。结果表明该地区湖泊中可能广泛存在长链烯酮,多数淡水湖、咸水湖现代沉积物中C37/C38〉1,而盐湖中C37/38〈1。根据文献中报道的湖泊环境下长链烯酮不饱和度U^K+37与温度的方程,估计的温度在青海湖地区处于实际温度范围内,而在柴达木盆地低于实际温度,结果亦显示在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地区,长链烯酮的含量在咸水湖中要明显的高于淡水湖和盐湖,最高含量出现在咸水湖(盐度为103.2g/L)尕海中,高达86.09μg/g;这种含量和分布特征可能表明生产长链烯酮的藻类应该更喜欢生长于具有一定盐度的环境;长链烯酮含量的变化可能指示咸水或淡水环境。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首先沿走向将鲜水河断裂带划分为炉霍、道孚、乾宁、康定和磨西五个断裂段,利用沿断裂带布设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场地测量资料计算了近场的断层活动参数,利用覆盖断裂带相对较大区域的重力、GPS观测资料计算了重力场动态变化、GPS速度场.基于重力场动态变化和GPS速度场采用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具有全局优化的优势)分别反演计算了五个断裂段断层活动参数,将结果中的走滑分量作为五个断裂段的现今走滑速率.通过对以上三类现今走滑速率及五个断裂段的地质平均滑动速率进行融合与对比分析,将重力资料反演计算结果作为断裂带整体走滑速率,与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测量计算的断层滑动速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判定了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场地所跨断裂的性质,最终给出了五个断裂段的现今整体左旋走滑速率和部分分支断裂左旋走滑速率,结果为:(1)炉霍段为9.13mm·a~(-1),虾拉沱区域西支断裂为2.46mm·a~(-1),东支断裂为5.84mm·a~(-1).(2)道孚段为8.57mm·a~(-1),东南段沟普区域西支断裂为1.78mm·a~(-1),东支断裂为6.79mm·a~(-1).(3)乾宁段为7.67mm·a~(-1).(4)康定段为6.14mm·a~(-1).(5)磨西段为4.41mm·a~(-1).本文还定性讨论了断裂带两侧重力、GPS测点覆盖范围内活动地块的三维弹塑性变形和古地震、历史地震造成的永久位错.  相似文献   
996.
固原重塑黄土动力特性共振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CTS共振柱测试仪研究了干密度和固结压力对固原黄土重塑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及试验数据误差的基本规律。通过设计不同工况的试验条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含水率条件下,最大动剪切模量G_(dmax)随固结压力和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干密度条件下,黄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阻尼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相同围压条件下,黄土动剪切模量比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阻尼比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剪应变特征点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数据呈现一定的离散性,且离散程度阻尼比明显高于动剪切模量比。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及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7.
线状要素化简对提高矢量瓦片地图服务过程中数据传输效率和可视化表达效果至关重要。常见经典化简算法大多不考虑化简前后曲线空间关系的一致性保持,导致易发生化简结果尖锐化、局部极值点缺失和产生相交等异常问题,如果考虑化简前后空间关系的一致性,则影响化简效率。鉴于此,结合矢量瓦片地图服务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Visvalingam算法,采用最小堆技术解决了最小权重值查找效率低下问题,利用线自相交拓扑关系判断策略,从全局考虑线上其它点对当前点的影响,解决了线化简前后拓扑关系的一致性保持问题。将改进的算法与原始算法在拓扑关系、几何特征、位置精度和化简效率等方面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顾及线状要素的拓扑关系,保证化简前后线状要素的整体形态及其拓扑关系不变,能够更高效地应用于矢量瓦片地图在线服务中。  相似文献   
998.
北辛庄铁矿床位于山东省兰陵县城西,地处苍峄铁矿带东段,白水牛石断层东侧,受控于石闫背斜南翼,属"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呈层状产出,走向265°~275°,倾向S,倾角45°~60°。矿床浅部和深部矿体分属于北辛庄北、北辛庄南两相邻探矿权,勘查历程和控制程度不一。北辛庄北探矿权内矿体经多期勘查,现最大控制深度已达-600 m。近年来于北辛庄南探矿权开展深部探矿,发现该矿体已延入本区,且在-1000m~-1400 m标高沿走向和倾向仍有稳定延伸。该文通过对矿床浅深部矿体的形态、规模、质量等特征对比分析,发现矿体形态结构简单,矿化均匀连续,矿石质量无明显变化,品位与厚度略具正相关性。矿体向深部总体有厚度减薄、品位贫化的趋势,同时具有缓倾部位厚度膨大、矿化富集,陡倾部位厚度减薄、品位贫化特征。-1400 m以深矿体仍满足工业指标要求,矿床中部勘查空白区段、矿床深部及外围仍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湖南省乡村贫困的影响因素及调控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雪兰  安悦  王振凯  蒋凌霄  陈晓红 《地理研究》2019,38(11):2804-2815
贫困是当今世界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贫困问题的研究对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省51个贫困县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人口结构、居住条件、收入状况与家庭支出4个方面构建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对乡村贫困空间分异特征、影响因素、类型划分、调控路径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湖南省乡村贫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总体上以轻度贫困和一般贫困为主,比较贫困所占比例较少,比较贫困主要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包括怀化与湘西地区。② 湖南省乡村贫困是区域自然条件和外部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乡村贫困与县均海拔、自然灾害发生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乡村产业结构及城乡居民收入比呈正相关关系,与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和人均耕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③ 基于乡村贫困的测度结果对湖南省51个贫困县进行类型划分,共分为单因素主导型、双因素驱动型、多因素综合型3个大类和P因素主导型、P-E因素驱动型、P-H-E因素综合型等14个小类,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职业能力培训以及特色产业发展对不同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脱贫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地图表征的权力运作机制:建构的知识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传艳  李同昇 《地理研究》2019,38(8):2099-2112
作为关于群体认知和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表征从群体博弈和建构的视角解释了成员之间如何共享知识、实现沟通,以及被权力建构并成为权力扩张工具的心理机制。地图作为一种社会表征,以群体共享的知识符号系统形成知识话语权力,影响、规训着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它通过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有机联系,耦合了社会和个体,不仅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权力嵌入的载体,也成为了权力的拥有者,参与社会的更迭和演化。地图中的权力运作机制表现为权力主体隐匿于地图这一建构的“真实”中,实现了从显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力到话语权力的转换,并通过对个体心理认知、意识行为的规约,以及对共识性规范的认同和自觉遵守,实现了权力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