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6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1090篇
测绘学   630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475篇
地质学   2342篇
海洋学   56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55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991.
沼泽发育过程中堆积的各类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了区域环境演变与沼泽发育过程。以霍林河下游漫流区--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由137Cs、210Pb法定年实现沉积层深度坐标向年代坐标的转换,对其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元素比值进行了综合剖析。结果表明:稳定元素对比值Ti/Al是判断不同沉积物来源是否一致的较好指标。剖面上下Ti/Al比值在一定层序的波动变化表明物源的波动性,洪水成因可能性较大。综合比较,V/(V+Ni)比值用于沼泽湿地缺氧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准可靠性较好。贫氧环境是向海沼泽湿地主要特征之一,其次是缺氧或含氧环境,各环境之间频繁振荡,体现了内流河下游半干旱区沼泽地表水周期和干湿环境转换频繁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内蒙古黄旗海不同粒级湖泊沉积物Rb、Sr组成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内蒙古黄旗海湖泊沉积物剖面层次结构清晰完整,通过对该剖面全样、77 μm~20 μm和小于20 μm三个不同粒级Rb、Sr含量和磁化率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中小于20 μm粒级成分的Rb、Sr含量和Rb/Sr值变化阶段明显,Rb/Sr值与磁化率分布曲线十分吻合,因此,小于20 μm粒级成分的Rb/Sr值与磁化率包含更加真实的古气候环境信息。Rb/Sr值反映了风化的强度,因而可以作为指示夏季风环流强度的代用指标。黄旗海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Rb、Sr元素含量和Rb/Sr值以及磁化率值波动特征具有深刻的环境演变背景,由此揭示的环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新世气候千百年尺度的波动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3.
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超旱生植物红砂与珍珠长期生活在严酷的生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态适应性。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两种超旱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砂和珍珠光合作用受环境变化影响明显,具有一定的可塑性:①在土壤含水量(SWC)、光、温、湿等条件较好的8月22日,两植物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型。Pn红砂高于珍珠,日平均分别为(7.74±0.79)μmol\5m-2\5s-1 和(5.64±0.75)μmol\5m-2\5s-1;Tr也是红砂高于珍珠,日平均分别为(24.38±3.07)mmol\5m-2\5s-1和(15.41±2.01)mmol\5m-2\5s-1;水分利用效率(WUE)则相反,日平均珍珠大于红砂,分别为0.35 μmol·mmol-1和0.31 μmol·mmol-1。②在SWC、光、温、湿等条件较差的9月28日两植物Pn、Tr日变化呈单峰型,且值明显小于8月22日,而WUE则高于8月22日。通过对两种超旱生植物小枝水势、叶片气孔导度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理特性变化的分析,得出两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气孔和非气孔等多种环境及自身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李西斌  贾献林  谢康和 《岩土力学》2006,27(Z1):140-146
研究了变荷载作用下考虑土的流变特性时的饱和软土层的一维固结问题,通过Laplace变换得到了瞬时加载条件下的解析解,进而根据瞬时加载条件下的解,通过积分的方法,得到了变荷载条件下的解析解。并且根据解析解的结果,通过编程计算作出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固结过程的影响曲线图。结果表明:?1的取值对固结曲线的形状有显著影响;随?0的减小,固结度减小,固结速率减缓。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埋深为6~13 m的某浅埋人防隧洞的前期稳定性分析,提出了对该人防隧洞选取灌浆加固处理方法。在工程的具体实施中,进行了两种浆液的配比实验,并分别确定了该人防隧洞在积水段和无积水段的加固材料及其配比。依据工程实际制定了灌浆施工工序,确立了浆液扩散半径以及3套灌浆终止条件。由灌浆扩散半径及岩芯强度测试的工程灌浆效果检验得知,此次加固措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南天山西部冲断褶皱系前缘区的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南天山冲断褶皱系是中-上新世以来形成的以薄皮滑脱为主的冲断构造,冲断作用导致了盆地内及周缘区古-新生界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发主形变。本文对该冲断系前缘区 (巴音库鲁提北部至喀什地区 )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南天山冲断褶皱系从平面上分出了六个冲断褶皱带。从剖面上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冲断体系。冲断系的前锋为盲冲结构的构造三角带。冲断作用导致前锋区中新世以来层系变形、抬升并出露地表,本区有两个区域性的主滑脱面,冲断作用及断层相关褶皱的形成是冲断层沿主滑脱面向前陆方向逐渐推进的结果。同时发育的次级冲断层导致冲断褶皱带的复杂化。文章同时指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的冲断扩展顺序为逆序。这与塔里木盆地南缘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活动方式相反,暗示着南天山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是独特的。利用平衡地质剖面的方法,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作出本区的构造横剖面图并进行了平衡恢复,从而得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前缘区上新世以来的南北缩短率为30 %,缩短量为 5 0km,缩短速率为 9- 10mm/a。  相似文献   
997.
对1954年民勤7级地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系统地研究了1954年民勤7级地震的宏观震中、震区烈度分布及地质构造背景等问题,并圈定了极震区范围,根据调查结果认为,该次地震是由于红崖山-四道山断裂在NE向或NN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左旋斜冲向东端扩张破裂的结果,与NNW向构造带的复合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高层建筑利用TLD减震的实例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进行了高层建筑利用调频液体阻尼器(TLD)减震的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高层建筑而言,同时控制结构多振型反应比只控制结构第一振型反应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9.
油气综合化探工作方法研究(一)(野外工作及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野外工作方法及土壤中吸附烃、土壤吸附汞、土壤后生碳酸盐 ( Δ C)、土壤电导率、土壤卤素 ( F、Cl、Br、I)、土壤二价铁、土壤荧光和紫外荧光等多种油气化探找矿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00.
粉煤灰混凝土桩钻孔压灌工艺在软土地基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粉煤灰混凝土桩及钻孔压灌工艺的特点,指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桩钻孔压灌工艺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列举了2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