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630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onditional curvilinear stochastic simulation using pixel-based algorithm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n geology, structures displaying differing local directions of continuity are widespread, a typical example being a flusial depositional system. Conventional pixel-based geostatistical algorithms, may fail to reproduce such curvilinear structures. Conversely, object-based algorithms can reproduce curvilinear shapes but are difficult to condition to dense local data. Local depositional directions as obtained from dipmeter data. 3D seismic data, and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represent critical information. An improved pixel-based geostatistical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such directional information. Ca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22.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概念出发,认为地球物理反演是 对实测数据的地球物理属性的理解或解释,多方法的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是一种多传感器 的数据融合. 本文分析了地球物理数据的模糊特性,采用基于语义的模糊化方法,使不同物 理意义和尺度的特征数据及测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成为一体,结合地球物理专家解释的 方法,利用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神经网络实现了融合.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种地球物理探测 数据的全部信息,避免了线性反演的复杂计算;其数据融合的观点,为解决地球物理联合反 演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模拟实验和应用实例验证,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
24.
总结了朝阳西北部金成矿区的区域磁场、重力场等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及规律,指出了常规物探方法在该区的找金效果,预测了金成矿的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25.
地球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地球数据,其特点决定了地球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分析了网络化过程中地球数据共享存在的若干问题,介绍了XML Web Service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基于XML Web Service的地球数据共享模型。在VS.NET中对XML Web Service在地球数据共享的应用进行了测试.指出XML Web Service是未来实现全球级的地球数据共享应用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6.
以山西临汾、太原、大同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14 a的观测资料为基础,依据一定时期内地震活动的起伏性即发生的周期性、重复性、阶段性和密集平静等变化特点,运用A(b)-N法显示小地震活动的起伏现象适用于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原理、计算机汇编程序,录入数据,计算得到了各盆地的地震活动性指标异常值,绘制了地震活动参数曲线,得到了预测未来发生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三要素的参考指标.通过与以前震例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得到运用此方法预测地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7.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gration of a pyramid dun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results of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and field observations show that when the intersection angle between airflow direction and dune crest (ridge) line is > 30°, a reverse vortex is formed. Because of the convergence of sand streams from the windward and lee slopes at the crest, sand accumulates in the crestal region, causing vertical growth. Nevertheless, studies also show that the common asymmetry of the two slopes of a dune ma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arms of a pyramid dune. The migration rates of pyramid dunes are mediated by the interplay of their arms moving transversely and the vertical growth in response to the variations in wind regimes.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airflow transverse to a given arm with longitudinal airflow,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transverse airflow is more significant in controlling the arms of pyramid dunes. The whole body of the studied pyramid dune, particularly the upper quarter section, migrated SE direction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The patterns of wind erosion and deposition change alternately with seasonal variations in wind directions. The W, NE and SE sides undergo constant erosion, deposition and both erosion and deposi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long-term monitoring of a pyramid dune show that southerly winds, resulting from a local circulation, markedly affect the transverse migration of the whole pyramid dune.  相似文献   
28.
青海省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和产业的分析(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部分新型功能材料的前沿领域发展情况;通过对青海省在能源、矿产资源方面的优势及青海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对我省目前及未来可以发展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海拔梯度上土壤肥力因子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呈碱性,pH值均大于8.0;高海拔地区(3 300 m)含水量达到过饱和状态,各土层含水量均大于100%;随海拔升高,全氮含量呈增大趋势,全钾含量呈减小趋势,而全磷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不同海拔梯度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拔3 300 m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海拔段(P<0.05)。(2) 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其中3 300 m处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高达325.93 g·kg-1,是本海拔段其他土层的1.6~1.8倍,是同土层其他海拔段的1.3~2.0倍。(3) 土壤肥力因子间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和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4) 不同海拔梯度土壤肥力质量为:3 300 m>3 200 m>3 100 m>3 000 m>2 900 m。  相似文献   
30.
海域使用权属数据是海域使用科学研究和海域综合管理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文章分析了海域使用权属数据质量控制的现状,研究了海域使用权属问题数据质量控制的判别方法。设计了计算机与人工校验相结合的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实现海域使用权属数据系统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为海域使用统计和海域使用管理决策支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