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504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1007篇
海洋学   23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河北文安5.5级地震为例,分析了地震前天津地区流体测项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天津王3井、王4井水汞、潘庄井及双桥1井水位在震前都出现了明显的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2.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基础地质图件的快速更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2005年版本)是以1∶50万地质图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吸收近年来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资料新成果,应用当代最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图学理论,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MapGIS平台,结合ArcGIS、Access等软件进行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包括地理底图库、地质图库、元数据库、外挂岩石地层库,数据量约1.6GB。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图幅检索、查询、自动成图、自动生成图例等功能。  相似文献   
93.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石油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4日-16日在中国北京顺利召开。共有26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德国、韩国以及国内的18个科研院所和34个油田公司。这次大会提交的会议论文和摘要116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28篇,分会交流34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庞雷 《水文》2007,27(2)
2005年9~10月渭河流域中、下游发生持续性降雨过程,致使渭河下游形成了自1981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本文分析了降雨洪水成因、特点和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
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数学分析理论,建立以雷电为预报对象的多因子非线性叠套模型,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避免统计学的线性假设和模式输出值物理意义不明确的统计预报问题。特别是针对雷电这种小概率事件的预报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建模,并对24 h雷电潜势预报结果检验,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能够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96.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 Dongchuan Group consists of slightly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rocks, including silty slate, argillaceous slate, clayey slate, arkose, dolomite, and minor volcanic rocks. To date, it is still a controversy over the depositional age and 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the Dongchuan Group.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five samples of meta-sedimentary rocks and one sample of meta-tuff from the Yinmin, Luoxue and Etouchang Formations of the Dongchuan Group in the Yuxi region for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and Lu-Hf isotope. The detrital zircon ages of the meta-sediments vary from 3073 to 1703 Ma, mainly clustered at three periods, from 1889 to 1840, 2490 to 2008 and 2878 to 2844 Ma. The youngest age peak of all the samples is ~1859 Ma, with the εHf(t) values of the zircons ranging from-20.3 to +4.3 and more than 90% being negative, indicating that the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accretion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was dominated by reworking of the ancient crustal materials involved in the assembly and breakup of the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Another important age range is between 2490 Ma and 2008 Ma, with εHf(t) values from-14.7 to +8.9 and 70% of them are negative, suggesting that the magmatism in the source area was also dominated by reworking and recycling of the ancient crustal materials, with minor juvenile mantle substances added. The detritus was probably derived from the Paleoproterozoic crystalline basement in the southern Yuxi region. The oldest peak age is ~2847 Ma and the εHf(t) values are from-7.7 to +7.0 with 50%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s, demonstrating a possible ~2.85 Ga ancient continental nucleus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and substantial growth in juvenile crust materials during this period. Besides, the weighted average age of the zircons from the meta-tuff of the Etouchang Formation is 1677 ± 14 Ma. Combin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data and this study, we can constrain the depositional age of the Dongchuan Group i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to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Paleoproterozoic to early Mesoproterozoic, slightly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Dongchuan Group in the Dongchuan area near to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The depositional age of the Dongchuan Group is older than that of the Kunyang Group.  相似文献   
97.
在渭河流域东部老官台(LGT)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系统采集了15个黄土释光测年样品,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对这些样品的细颗粒混合矿物进行了光释光(OSL)测年,测定结果表明:红外之后蓝光释光([post—IR]OSL)的年龄偏大,红外释光(IRSL)的年龄偏小或与蓝光释光(BLSL)的年龄基本一致,应用IRSL和BLSL信号测定的OSL年龄整体偏小可能与测定样品中长石矿物的异常衰退有关,而[post—IR]OSL信号由于很少发生异常衰退问题,使得其年龄可靠性更高。基于测定的[post-IR]OSL年龄,结合该剖面的磁化率和粒度指标,进一步探讨了渭河流域东部自全新世以来发生的两期土壤侵蚀事件,第1期土壤侵蚀事件发生在约12.40~9.34 kaBP,即全新世大暧期来临之前的气候转暖期间;第2期土壤侵蚀事件发生在约4.60~3.76 kaBP,即全新世大暖期即将结束、气候开始出现恶化、黄河中游地区夏文化发展的时期,这为深入探索夏代发生的大洪水事件及其气候背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区两期显著的土壤侵蚀事件的发现,揭示了东亚季风系统的不稳定性,表现为千年到百年尺度上的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98.
TerraSAR-X影像直接地理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高精度直接定位算法研究对促进SAR影像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型高分辨率雷达卫星TerraSAR-X影像,在无任何地面控制支持下采用距离多普勒构像模型及地球物理模型,通过线性化及最小二乘平差原理迭代求解目标点的位置矢量,并利用影像元数据文件中提供的影像四个角点和中心点的地理坐标作为控制点,消除定位结果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在利用陕西宝鸡地区的TerraSAR-X影像试验中,将其定位结果与当地1∶1万地形图上选取的控制点进行比较,获得的平均平面定位精度约±63m左右,表明该算法合理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
100.
分别在室内培养箱、海滨室外跑道池和不同自然海区,通过一次性和半连续添加营养、以及检测海区水质和藻体生长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温度和氮磷比条件下,长心卡帕藻氮吸收速率的变化和氮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以及栽培该藻的环境生态贡献。小型实验、中试放大和海区规模栽培结果表明:(1)在10—50μmol/L范围内,该藻吸收氮速率随氮浓度增加而增大;(2)当氮浓度一定时,氮磷比在1—50范围内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3)温度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温度在28℃时氮的吸收速率最高;(4)尽管一次性添加营养实验中长心卡帕藻吸收氮速率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但是进一步的半连续添加营养实验证实,导致吸收速率下降系底物氮浓度限制,而不是藻本身吸收能力下降,结果还显示卡帕藻具有连续吸收同化无机氮能力;在自然光温度变化和不受底物浓度限制条件下,该藻藻体去除无机氮效率最大维持在0.3μmol/(gFW·h);(5)海南陵水黎安海湾水质数据显示,栽培该藻去除海水富营养化和净化水质作用显著,其去除海水富营养化的年贡献为33t氮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