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勒泰地区气象局认真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花大力气,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基础业务、科技服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开创了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地区气象局领导班子重新调整后,党组一班人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行研究、布署。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主要作了以下几件事情:1新班子调整伊始,就确定党组一各成员专门抓精神文明建设。1996年底机构调整时,成立了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1991~2000年西部区域性偏东大风天气的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及地形进行分析,归结出产生西部区域性偏东大风天气的成因及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22日塔城市出现一次暴雪天气过程。文章着重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形势、T—Td等,指出暖湿气流是造成暴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站近54a(1960~2013年)夏季(6~8月)的日有效降水量(20~20h降水量≥0.1mm)资料,用WMO推荐的百分位法计算了全地区过去54a夏季极端强降水的阈值、进一步分析了当地夏季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强降水阈值呈西部、南部小,北部、东部大,并且空间异常分布特征如下: 夏季以及夏季各月的极端强降水日数和强度均可总结出5种最主要模型;极端强降水量可总结出8种最主要模型;并且通过时间标准化序列分析各种模型都有对应的降水日数、量级、强度明显偏多(强)和偏少(弱)的时段。日数、量级、强度近54a来,除吉木乃略有下降以外,其余各县(市)均为增长趋势,尤其是北部、东部地区.同时上述三指标存在着显著的年代际和年纪尺度的周期变化,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至今为三个指标最多(强)的年代,而上世纪70年代为最少(最差)的年代.并通过周期分析(小波分析)可知,均有对应的显著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5.
哈密地区霜冻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14年哈密地区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0℃的观测资料及低温冻害调查资料,根据霜冻指标计算历年初、终霜冻日期和无霜冻期变化趋势;依据异常霜冻标准,分析哈密地区霜冻异常特征,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4a全区及各站点终霜冻绝对变率均大于初霜冻,表明终霜冻稳定性差,对农牧业生产危害大。(2)全区及各站点初霜冻呈推迟趋势,终霜冻呈提前趋势,无霜冻期呈延长趋势。(3)特晚终霜冻近14a各地均未出现,而偏晚终霜冻在各年代几乎都有出现;特早初霜冻各地在20世纪80—90年代均未出现,偏早初霜冻在60—90年代各地均有出现。(4)哈密地区霜冻灾害主要由终霜冻造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FNL及常规资料,对比分析了2010年2月22—24日(过程Ⅰ)和2015年12月10—13日(过程Ⅱ)天山北坡2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暴雪区上空θse锋区陡立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及次级环流是形成暴雪的主要机制。不同点是:过程Ⅰ暴雪产生在西西伯利亚低涡底部强锋区上,南北支短波槽汇合的区域,冷高压为西北路径;过程Ⅱ是乌拉尔山大槽东移北收,冷高压为偏西路径;2次过程在温压的时间演变上有显著的区别。在高低空配置上也有明显的区别:过程Ⅰ 500 hPa以下为暖平流,以上为冷平流,低层为暖湿结构;过程Ⅱ 700 hPa以下为冷平流,700—600 hPa为暖平流,低层有湿冷空气锲入。过程Ⅰ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上,锋区低层强,中高层弱;过程Ⅱ暴雪区位于θse锋区中后部,锋区低层弱,中高层强。水汽输送和输入量及比湿过程Ⅰ大于过程Ⅱ。  相似文献   
7.
阿勒泰地区有9个台站,其中发报站7个,非发报站2个。1989年以前,地面测报质量不稳定。1988年出现了严重滑坡,跌入最低谷;全年总错情345.6个,错情率为3.9‰;出现重大差错10起,其中丢失原始资料两起,在全疆通报中倒数第三名。1989年测报总错情115.8个,错情率为1.3‰,重大差错减少到三起,居全疆第三名。1990年总错情96.4个,错情率为1.0‰(站组质量考核1.2‰)跃居全疆第一名。我们走出了低谷,两年向前跨了两大步。所以能取得这样好成绩,除了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是和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薄弱环节,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统计了1961~1999年39a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给出阿勒泰地区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0~200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7测站及塔城地区北部5测站当年11月至次年1月,44a气温、降水资料,研究了北疆北部冬季气候变化特征,解释了2000年该地区冬季特大雪灾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必然性,最后探讨了该地区冬季降水的预测问题;并得出一点很有意义的结论:在气候增暖、增湿背景下,特大雪灾也是可以预报的。  相似文献   
10.
迁入性亚洲飞蝗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吉木乃1994—2004年7、8月份02、08、14、20时地面风向、风速的分析,以及对下列气象资料的分析,如(1)飞蝗迁飞时段的风向、风速;(2)1971—2004年吉木乃站冬季、春季、夏季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3)后冬≤3cm积雪深度初日日期;(4)近10a4—8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等,初步探讨了对亚洲飞蝗迁飞、蝗卵安全越冬、孵化繁衍监测有指导意义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吉木乃的气候变化适于亚洲飞蝗的孵化繁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