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大气科学   60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普查建国以来影响我国北方的所有台风个例 ,建立了影响我国北方的台风详细历史资料库 ,对台风位置、形成季节、移向、天气形势等进行相似分析 ,并在MICAPS平台上 ,建立了短期和中期台风相似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2.
杨成芳  张飒 《山东气象》2002,22(2):16-18
将舒适度指数等 1 0种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整和在一个工作平台中。通过该系统 ,预报员一次录入气象预报要素 ,即可获得所有济南市环境气象预报产品 ,然后包装和分发 ,因此大大提高了预报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3,23(2):41-43
利用2003年3~5月常规天气资料、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图资料,分析了今春山东省的气候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并评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结合1996年7月30日鲁中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诊断分析,对盛夏鲁中生成MCC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鲁中MCC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高压西北部边缘潜在不稳定区内的东西向切变,静止锋附近。低空暖湿的偏南气流,在静止锋上被强迫抬升,引起中尺度对流云图不断新生,合并,是MCC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飒 《山东气象》1997,17(3):50-52,60
1天气概述1997年夏季(6—8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高温酷热,8月19日以前降雨特少,干旱极其严重,8月19—20日受9711号台风影响,全省降暴雨和大暴雨,干旱解除。全省季平均气温为27.0°C,较常年偏高1.8°C。降水较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6、7月份降水甚少,降水量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降水分布由东部往西部递减(图1),全省季平均降水量为276mm,比常年同期少170.3mm(偏少38%)。鲁东南、鲁南、半岛三地区部分县市在400—590mm,即墨最多,为594mm;西部地区在20…  相似文献   
6.
发射机是全机核心部分之一,一旦出现故障,雷达便处于瘫痪状态。本文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较严重故障;电源电压输出不正常;予调器G2“热短路”引起R11、R14烧焦,使无予调脉冲输出;调制管低效及接线板JX-5软击穿,造成磁控管振荡下降;电缆2CT5接触不良,导致+1250V电压偏低等故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着重介绍故障原因诊断和检修方法,这对维修经验积累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面向全国2000多个台站,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MOS技术制作温度、降水、相对湿度、风、云量及能见度等要素预报,并实现了预报业务运行。通过建立MOS预报系统,表明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处理、建方程前的参数选择以及预报因子的选取都会影响要素预报的质量,需要做大量的细致工作。预报检验结果显示,降水预报尚未达到可用程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短期预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用的或是可参考的,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降水预报尚需在预报因子和充分运用多种探测信息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对发生在黄淮流域的2次EF2级非超级单体龙卷风暴结构及低层流场结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次龙卷过程都发生在副高边缘,低层存在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和强烈的水汽辐合;2次龙卷都有多次及地的特征,其母体风暴生命期都在2h以上;低层速度产品上有显著的小尺度涡旋特征,涡旋中心相邻像素之间的速度差>20m?s-1,对EF2级龙卷预警具有6~20min的时间提前量;风暴后部中下层相对风暴的速度切变显著加强并迅速下传是诱发20100717龙卷涡旋的主因;风暴内部强烈上升气流导致低层涡旋发展,诱发20120818龙卷涡旋的产生。中尺度WRF模式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再现风暴底部气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6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6年夏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一次江淮气旋复杂降水相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杨成芳  宋嘉佳 《气象科学》2016,36(3):411-417
本文应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欧洲中心细网格(0.25°×0.25°)数值预报初始场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山东一次江淮气旋降雪过程的复杂相态特征,并初步分析了成因。结论如下:(1)山东省2014年2月16—17日的雨雪天气过程,降水相态多样性和相态转化复杂性是主要特点,表现为同一时刻雨、雪和雨夹雪三种相态共存,郯城站降水相态逆转(由雨夹雪转雨再转雪),鲁东南地区降雪同时鲁西南地区降雨的"东雪西雨"现象。(2)在系统发展不强的江淮气旋降雪过程中,鲁中山区相对高海拔地区夜间强烈的辐射降温和山脉迎风坡的动力抬升作用均会造成边界层温度的降低,后期对流层低层为东北风控制时,除鲁中山区外,其迎风坡东麓或东北麓(潍坊地区)出现固态降水可能性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地面2 m温度为1~2℃,1 000 hPa温度为0℃左右,925 hPa温度为-3℃左右,可出现固液共存降水现象。(3)相态逆转现象的发生与江淮气旋发展阶段和气温日变化两个因素紧密相关。0℃层在925 hPa上下的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可产生雨夹雪或雨,但0℃层高度下降不是由雨转雪的充分条件,还需考察冷平流发展情况。(4)当江淮气旋生成地偏东(位于长江口附近),且发展不强烈时,山东若受其影响产生降水,后期上游如有新系统发展,可能与气旋共同影响山东,造成复杂相态的江淮气旋降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