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四川省1961—201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1991—2019年各县旱情资料,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分析了10a、50a一遇干旱的持续天数、经济损失率、人口受旱率和农作物受旱率的空间分布,并采用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GDP)的极值(POT)模型分析了四川7个干旱气候区,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可能造成的最大经济损失率(PML)。结果表明:(1)10a重现期干旱持续天数,盆东北、盆中以及盆地西部山区相对较少在60~80d,攀西地区西部、盆地南部、龙泉山脉相对较多在100d以上;50a重现期干旱持续天数,盆地嘉陵江、涪江流域、都江堰灌区、甘孜州中部以及川西高原西北部相对较少在90~120d,攀西地区、甘孜州西南部和中部、盆地南部等局部地区在150d以上。(2)10a和50a重现期农作物受旱率,川西高原北部、盆东北和盆中均偏高,分别大于60%和90%;攀西地区和成都平原等地区相对偏低,均小于60%。(3)10a和50a重现期人口受旱率川西高原和盆地东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在60%和80%以上。(4)10a和50a重现期干旱经济损失率,攀西地区、盆地西部(成德绵、雅乐眉)和南部(宜宾、自贡)均偏小,分别在3%和5%以下;盆东北、盆中和川西高原均相对而言偏高,其中盆东北局地、甘孜州西北部分别大于10%和20%。(5)在不同置信水平下,IV区(盆地东北部)和V区(甘孜州北部和阿坝州中西部)的PML相差较大且明显高于其它5区,最大分别为28.5%和38.6%;VII区(甘孜州南部和攀西地区北部)的PML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相差最小且均小于其它区域,最小为3.1%;I区(成都平原区)的PML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均处于偏小位置且整体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云南雨季开始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瑜  赵尔旭  黄玮  朱勇  杨淑群 《高原气象》2007,26(3):572-578
通过对46年(1961—2006年)的初夏(4月21日~5月31日)孟加拉湾低压的研究,发现影响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初夏孟加拉湾低压系统源地大致位于9°~12°N,88°~91°E之间,较强的低压系统从源地移出后分别沿着两条路径影响云南,这两条路径对应着不同强弱的南亚高压环流。初夏孟加拉湾低压出现频率与云南雨季开始早晚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前期3月中南半岛附近海域的对流强(弱),则有(不)利于初夏孟加拉湾地区产生低压系统。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前期南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当南印度洋海温下降(上升)时,有(不)利于孟加拉湾地区对流加强、低压系统生成。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4年和1998年强弱南海夏季风年的逐日位势高度场资料,从能量传播的角度诊断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的波包传播特征及其与季风爆发的联系.结果表明(1)孟加拉湾是南海季风爆发的关键区域.(2)南海季风爆发前,南海地区的波包值有明显的突变,可能体现了季风爆发的爆发性特征.(3)1998弱夏季风年波包值相对较小,传播较慢;2004强夏季风年波包值相对较大,传播迅速.(4)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对流层整层的波包值都随时间增加,爆发前一天低层和高层的波包值有相同的变化,夏季风爆发之后,低层波包值与高层的波包值有反相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的高原季风指数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560站月降水资料,定义了一个高原季风指数IPM2。结果表明:与原有高原季风指数相比,该指数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相关性更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当高原夏季风偏弱时,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低压槽、亚洲东岸高压脊、印度低压均加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风水汽输送和源于西太平洋的偏南风水汽输送均加强,这种环流形式有利于四川盆地西(东)部夏季降水偏多(少);当高原夏季风偏强时,情况相反。IPM2弱(强)大(小)年与四川盆地西(东)部涝年环流背景相似,表明IPM2能够很好反映四川盆地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5.
淮海地区降水周期及突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淮海地区1955—2004年2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淮海地区降水的主要周期振荡以及突变点,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均有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降水周期变化显著,干湿交替现象明显;降水的年代际以及年际尺度的主要周期:年降水为12a、9a、5a,春季降水为14a、6a、3a,夏季为10a、4a,秋季为21a、10a、7a,冬季为18a、5a。年降水减少趋势明显,在1967年发生了突变,由相对多雨期转入相对少雨期;春季、夏季、秋季降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冬季降水则表现为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0-2004年5~9月逐日08时、20时(北京时,下同)两个时次的500 hPa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简称高原低涡)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高原低涡的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年际和季节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低涡出现频次较之80年代有下降趋势,7月份是夏季高原低涡的活跃期;青藏高原上产生低涡的四个源地分别为:申扎-改则之间、那曲东北部地区、德格东北部和松潘附近;移出青藏高原的高原低涡在青藏高原上主要有四个涡源:那曲东北部、曲麻莱地区、德格附近和玛沁附近,也存在季节内变化,与青藏高原上产生低涡的涡源不同;部分高原低涡形成后,能在高原上生存36 h以上并发展东移,移动路径主要有东北、东南和向东三条,其中向东北移动的低涡数量最多;而低涡移出青藏高原后的路径与在高原上的移动路径并不相同,移出高原后的低涡多数是向东移动的,其次才向东北、东南移动;高原低涡移出高原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为东北路径,主要移向河西、宁夏和黄土高原一带;另一条是东南路径,主要移向四川盆地附近,其中,移向黄土高原的低涡最多;移出低涡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内变化特征;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后,多数在12 h内减弱消亡,有些可持续60 h,极少数能存活100 h以上,最长可达192 h,不仅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降水,甚至可能影响朝鲜半岛和日本;高原低涡在青藏高原上初生时,暖性涡比斜压涡多近两倍,而移出青藏高原后12 h内的低涡性质却发生了很大改变,以斜压涡居多;与60、70年代相比,80年代中期以后高原低涡的发生源地、移动路径和性质等特征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持续性暴雨定义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961—2014年四川省158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定义了四川省单站和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标准,分析了近54年四川省持续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盆地单站持续性暴雨多发生在9月,主要出现在盆地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一般持续3天,一次持续性暴雨事件降水量一般可达150~200mm。而攀西地区单站持续性暴雨发生的次数一般为1~3次,6月发生范围最大,最长持续时间为4天,主要发生在攀西地区东部。区域持续性暴雨多发生在7月,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沿山一带及盆地东北部,这与单站持续性暴雨频次高值区的分布基本一致。区域持续性暴雨在2001年后发生频次较前期频繁,特别是持续3天的持续性暴雨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但是强度略有减弱。  相似文献   
8.
分析常年土壤干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是监测评价四川盆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的基础,有利于农业干旱防灾减灾.利用四川盆地区农业气象站近17年0~20cm的逐旬土壤湿度观测资料,运用旋转正交函数分解(RE-OF)、相关分析、趋势倾向率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盆地区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区域选取代表站建立表层土壤湿度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盆地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空间分布大致是从南到北逐渐减小;年际变化呈现弱的上升趋势;常年季节变化呈双峰型特点,秋季高,春季低,夏季波动明显,初夏高盛夏低;表层土壤干湿状况总体呈现出冬春季相对偏干、夏秋季相对偏湿的季节变化.盆地表层土壤湿度变化与气温、日照显著负相关,与降水显著正相关性,气温、日照、降水因子分别对盆地东北部、中南部、西北部表层土壤湿度变化影响大.  相似文献   
9.
高原季风对500hPa中纬度西风带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8--2008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1958—2007年中国560站夏季降水资料,设计了一个区域西风指数,探讨了高原夏季风和500百帕中纬度西风带活动的时间一频率多层次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变化特征以及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风对区域西风带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近61年来,两者总体变化趋势相反,前者增强后者减弱。除了都具有1—2年、27—28年和线性趋势变化的共同周期外,还呈现出各自的周期变化,并且均发生过一次年代际气候跃变现象,前者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者发生在80年代中期,高原夏季风由偏弱转为偏强,区域西风由偏强转入偏弱,在跃变前后两者各种周期的时间尺度和强度存在明显的不同。如果排除1—2年周期的不确定性,预计接下来高原夏季风将直接进入偏弱期,区域西风指数可能在3—4年后才转入偏强期,并且高原夏季风会比区域西风指数提前发生突变,对区域西风指数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高原夏季风不仅自身对我国夏季降水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它通过影响中纬度西风带的活动,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10.
利用陕西省气象监测站观测资料、NCEP/NCAR和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12月10日凌晨西安东部一次夜间温度异常跃增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夜间增温过程发展迅速、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②500 hPa内蒙东部冷槽底后部干燥的西北气流和850 hPa干暖气团有利于产生大气下沉绝热增温.西安地区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