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崔喜爱  顾浩  曹云昌 《气象科技》2017,45(2):307-312
对高空气象学领域而言,位势高度是重要的一个参量,为天气学和气候学业务应用所提供的高度一般是位势高度。位势高度通常采用探空所实时测量的温度、气压和湿度来计算,计算公式为气压〖CD*2〗高度公式(简称压高公式)。本文针对压高公式进行了推导分析,并指出公式中简化的由来以及定量计算了简化所引起的误差,分析表明,压高公式中的重力加速度变量若用当地不同高度的实际重力加速度来代替现行的恒定值,将会减小位势高度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62.
上海地区一次典型连续颗粒物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陈镭  马井会  耿福海  许建明 《气象》2016,42(2):203-212
2013年3月4—9日上海地区出现了一次连续6 d的污染过程,本文利用PM_(2.5)和PM_(10)的小时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激光雷达资料、FY-3A卫星监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综合探讨了此次连续污染过程的气象特征,发现此次连续污染与天气形势的高低空配置有密切关系,槽后被西北气流控制,稳定的垂直层结及地面较弱的气压场,有利于污染物的积聚和污染天气的维持。文章还对此次连续污染过程中的重污染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诊断分析,研究发现850 hPa及以上中低空西北气流将上游污染物输送至上海,再配合下沉运动沉降到地面,是造成此次重度污染过程的主因;同时,本地风力小、近地层垂直温度层结稳定等均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为污染物的积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3.
使用中国1 416个常规地面观测站,分析了1981—2010年间采用不同空间站网密度的全国(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分地区(华东和华南为例)、分省(广东、海南及江西为例)的热带气旋降水气候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全国而言,不同疏密测站组的累积降水、过程降水年平均值、日降水平均值及其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降水极值及其空间分布结果略有不同,对全国TC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分析不会有影响;分区域和分省的不同疏密测站组的日降水平均值没有明显差异,而对于日降水极值和暴雨频次,统计结果有不同,且使用稀疏测站方案得到的TC降水极值会比未稀疏化的测站方案得到的结果略小,对分区气候统计特征分析有影响;就影响程度而言,受TC影响较大的海南省的各方案差异明显于广东、江西,华南(含广东、广西、海南)明显于华东(含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安徽、江西)。同时,采用稀疏间距为40~50 km(接近或为全国测站的平均间距)作为空间稀疏方案时,气候统计特征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另外,不同空间站网密度对TC过程及日降水面雨量均值的影响同样从稀疏间距为40~50 km处开始发生变化,而当稀疏间距达到100 km或200 km时,结果已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4.
彭杰  张华 《大气科学学报》2015,38(4):465-472
结合Cloud Sat对云的主动观测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对气溶胶的被动反演,研究了典型站点气溶胶对云的宏观、微观和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对大陆性和海洋性站点的云均有显著影响。1)随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增加,水汽含量较弱站点的低层(高层)云量呈减小(增加)趋势,而水汽条件较强站点的各层云量均增大,且具有较高(较低)云顶的云层发生概率在各个站点都呈增加(减小)趋势。2)AOD的增大导致各站点云滴和冰晶粒子的有效半径均减小、大气层顶的短波和长波云辐射强迫均增强、短波云辐射强迫绝对值的加强更显著、长波云辐射强迫增加的幅度相对更大。3)气象要素在AOD大(小)值情况下的变化表明,大尺度动力条件并不能解释云的上述特性随AOD的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65.
1概况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防灾减灾工作组(WGDRR)第14次会议及咨询工作组(AWG)会议于2019年6月18-21日在韩国蔚山举行。WGDRR中国联络人王亚伟(中国气象局减灾司)和AWG成员雷小途(气象工作组(WGM)组长)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6.
长江三角洲各自然季节降水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不同自然季节分析长江三角洲各季降水的变化,根据降水异常年出现的规律,对公元2000年前各季的降水变化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7.
吴志根 《气象》1987,13(6):25-28
本设备是一种用于控制WT-1卫星接收天线自动跟踪信号的先进装置。它主要由单板计算机,扩充I/O接口,16通道8bitA/D转换器,两个天线角度信号变换器,CRT显示器和显示图形控制板以及功能较强的应用软件等构成。 主要功能有自动定时,自动预置天线到初始信号接收位置。系统可控制天线捕获和自动跟踪卫星信号。在工作中,CRT能够实时显示各种参数和图形,例如时间、天线位置数值以及卫星飞行轨迹、伴有地形图的接收大圆形等。  相似文献   
168.
严济远  朱静燕 《气象》1984,10(9):26-27
一、前言 1978年上海的盛夏期(7月12日—8月25日)少雨,总雨量仅68. 0毫米,比常年偏少105.1毫米,而温度则比常年偏高0.7℃,后季稻亩产量高达732斤。1980年上海盛夏多雨,总雨量高达478.5毫米(仅次于1941年),比常年多305.4毫米,温度偏低-1.6℃,后季稻亩产只有362斤,比1978年少370斤。1978和1980年盛夏期的气候实况表明,上海后季稻产量的高低和盛夏期温度高低直接有关。因盛夏季温度高低与降水多寡呈反相关,故后季稻的产量与盛夏期降水多寡有关。因此,了解上海盛夏期异常降水年出现的特点,对于探讨上海农业的“稳产高产”和耕作制度的改革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9.
黄炎  陈桐良  薛福良 《气象》1982,8(4):29-30
一、概况 1981年第14号台风8月27日下午在关岛西北的洋面上形成后,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9月1日02时到达上海东南约250公里的海面上,并逐渐开始转向。台风转向期间速度明显减慢,1日上午就在离上海约200公里的最近距离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0.
严济远  许卫桐 《气象》1981,7(9):22-23
上海1980年8月雨量多达445.O毫米,打破了1873年有记录以来月雨量的极值记录。 由统计知识可以推知,如果各种极值的出现是随机的,那么建站的第一年出现极值的概率应为1,第二年应为1/2,第三年应为1/3,……依此类推。如果某测站有n年资料,则出现极值的次数可用下式计算: f=1 1/2 1/3 …… 1/n 现在上海n=108,则出现极值的次数应为5.264次。如果它的出现是按计算的规律分布的,则各次极值出现的年代应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