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中原崛起推行循环经济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在中部区域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地区。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客观分析了影响中原崛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推行循环经济是促进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要实现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2.
极端高能事件影响下的海滩动力地貌过程直接关乎岸滩稳定及海堤安全。本文基于2020年16号台风“浪卡”前后北海银滩顺直岸段的剖面高程及表层沉积物等资料, 探究了中等潮差的顺直响应台风作用的地貌变化机制。结果表明: 1) 台风后海滩地貌表现为冲流带的大型沙坝消失, 后滨沙丘-滩槽体系被削平, 滩面坡度趋于平缓。2) 银滩沉积物均以中砂、细砂和极细砂为主, 三者占比超过95%; 台风后, 高潮位带沉积物变细, 低潮位带沉积物变粗, 沙坝附近则出现粗细交错式变化; 银滩中高潮位带滩面响应台风过程的特征与强潮型海滩相似, 呈现消散型海滩的特征, 而低潮位带滩面则因大型沙坝的作用而呈现弱潮型海滩特征。3) 台风期间波浪是影响海滩的主要动力因素, 海滩地形影响了近岸水动力的表现形式, 从而改变了沉积物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53.
基于自发自收测距的GEO卫星精密定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基于伪距测量模式的GEO卫星定轨,需要星地时间同步和站问时间同步的支持,因此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的精度直接制约了GEO卫星的定轨精度.自发自收式测距的观测数据并不含有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信患,定轨解算中避免了钟差精度带来的影响,可以实现GEO卫星的精密定轨.此处采用GEO卫星的自发自收武测距数据进行精密定轨试验,分析和讨论了基于自发自收式测距的GEO卫星精密定轨策略,提出了卫星轨控后轨道快速恢复的定轨策略.试验结果表明:轨道的内符R方向精度为1.615 m,位置精度为11.642m,定轨残差为0.279m;轨道恢复1 h后的定轨位置精度优于60m,恢复6 h后的定轨位置精度优于15m,定轨残差在0.15 m左右.  相似文献   
54.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鲐(Scomber japonicus)的补充量受物理环境影响很大。本文基于东海鲐鱼个体的初期生态模型,遴选对东海鲐鱼输运路径影响最大的Alice台风,研究台风导致的物理环境的改变对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分布和补充量的影响。研究发现,Alice台风对鲐鱼仔鱼的输运分布影响不大,原因是Alice台风逆时针旋转的气旋与潮流顺时针旋转的反气旋相互抵消,减少了台风对仔鱼输运区域低频率潮流的影响,使东海鲐鱼的输运路径处在受台风影响最小的区域。台风移动速度快、作用时间短也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之一。台风使鱼卵仔鱼普遍向深水移动,台风过后2.5和5天存活数量分别为4.08×109和3.67×109个,而没有台风影响的分别存活6.64×109和5.93×109个,Alice台风最终导致仔鱼的存活率降低。本文为深入探讨环境变化与鲐鱼资源量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面概要地介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业务化运行的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的研制技术方法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56.
利用rDNA和ITS序列对1株裸甲藻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了 1株分离自青岛胶州湾海水样品、从形态上初步确定为裸甲藻属 (Gymnodiniumsp,编号为 GYN- 1 5)的核糖体基因 (r DNA)和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 ,并利用该序列对该藻进行了初步鉴定。测定的序列长 2 658bp,涵盖了小亚基 (smallsubunit,SSU) r DNA基因 3'端 1 747bp,ITS1 - 5.8S r DNA- ITS2全长和大亚基 (large subunit,LSU) r DNA基因 5'端 337bp。同源性分析该序列发现 GYN- 1 5与共生甲藻属 (Symbiodinium)中的 2个种 (Symbiodinium californium和 Gymnodinium varians)的对应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3株藻的各段 r DNA和 ITS序列的相似性均为 99%以上 ;以 SSU r DNA序列中的 3个可变区 (V1 V2 V3)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表明 ,GYN- 1 5与 S.californium和 G.varians构成 1个独立的新的子类群 ,该子类群属于共生甲藻属 ,而与各种裸甲藻的亲缘关系较远。根据这些结果可将GYN- 1 5初步鉴定为属于共生甲藻属。鉴于 GYN- 1 5和其它 2个种所构成的分支明显与 5个已知的子类群 (A,B,C,D,E)不同 ,因此将该分支命名为子类群 F。  相似文献   
57.
最优增长路径下的中国碳排放估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铮  朱永彬  刘昌新  马晓哲 《地理学报》2010,65(12):1559-1568
从能源消费、水泥生产和森林碳汇3 个方面对中国未来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估计。其中,能源消费碳排放是在能源-经济框架下利用经济动力学模型对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下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到的,同时考虑了能源结构的演化及不同能源品种在碳排放系数上存在的差异;水泥生产碳排放则是在对水泥产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认为水泥产量与城市化进程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城市化进程遵循“S曲线”发展规律;森林碳汇是通过引入CO2FIX模型,分别对原有森林与新增可造林的固碳能力进行估算,最终合成了中国未来的净碳排放曲线。结果发现,能源消费碳排放在2031 年达到高峰,为2637 MtC,对应的人均GDP低于OECD国家的实证经验;人均排放高峰出现在2030 年,为1.73 tC/人,远低于美国欧盟和日本2006 年水平;水泥生产碳排放增长放缓,2050 年控制在254 MtC左右,占工业总排放的12%;森林碳汇至2050 年可累计吸收6806.2 MtC,年吸收量逐渐下降;净排放也于2033 年达到峰值,为2748 MtC。  相似文献   
58.
为发展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系统(IMTA),2019年对浙江嵊泗列岛下三横山岛养殖海区潮间带底栖大型海藻周年群落构成及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共采集到36种大型海藻,包含24种红藻、4种绿藻以及8种褐藻,且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显著。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羊栖菜(S. fusiforme)、石莼(Ulva lactuca)、带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复生凹顶藻(Laurencia composita)所有调查站位均有出现,为该海区的优势种,且鼠尾藻四季皆为优势种。大型海藻群落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的年均值分别为0.81、1.85、2.33,且季节变化明显。优势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带形蜈蚣藻、复生凹顶藻生物量与叶绿素a、温度和盐度呈极显著相关,舌状蜈蚣藻(G. livid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生物量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生物量与溶解性无机磷和pH呈极显著正相关,铜藻(S. horneri)生物量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石莼生物量与化学需氧量、pH、盐度和叶绿素a呈显著相关,羊栖菜生物量与化学需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具经济价值的优势种(鼠尾藻、羊栖菜、石莼)可作为IMTA系统大型海藻候选种。  相似文献   
59.
河口海岸沉积动力环境复杂,沉积物粗细组分皆有。对于粗细混杂(同时含有砂砾质和泥质成分)的沉积物样品,单一的粒度分析方法不能覆盖整个粒度分布范围,常采用激光-筛分联合法进行粒度分析。由于两种方法的分析原理不同,经常出现细部的激光法结果与粗部的筛分结果部分重合现象,这会影响整个样品的粒度分布计算。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碎屑岩粒度分析方法》(SY/T 5434-2018)对此问题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可操作的计算方法。本研究根据该行业标准提出的方案,推算出激光-筛分联合法粒度分析结果的修正计算公式。以浙江舟山群岛潮间带197个粗细混杂样品为例,采用激光-筛分联合法进行了粒度分析,分别采用直接拼接算法及SY/T 5434-2018算法计算了粒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对两套算法所得组分含量和粒度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Y/T 5434-2018算法相较于直接拼接算法,扩大了粗颗粒的体积百分比,减少了细颗粒的体积百分比。两种算法得到的组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砾、砂、粉砂、黏土等组分含量的差异从粗到细依次减少。用两种算法的结果分别计算粒度参数,同样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  相似文献   
60.
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概念、起源、应用和先决条件,以及超分辨率图像恢复包含的图像处理步骤和计算上需要有效处理的两个问题;综述国内外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研究现状,对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主要方法及空域方法中的主要类别进行评述,并介绍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算法的评价方法;最后对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